時間:2023/11/27 20:48:06 來源:中國當代藝術網
(1/2)出走露香園——江南畫繡史
(2/2)出走露香園——江南畫繡史
展覽名稱:出走露香園——江南畫繡史
展覽時間:2023/11/28~2024/03/03
展覽地點:[江蘇]-蘇州市高新區(qū)長江路399號-(蘇州博物館西館)
主辦單位:蘇州博物館
參展藝術家:文物
11月28日,“出走露香園——江南畫繡史“特展將于蘇州博物館西館開幕。本次展覽將展出宋元暑期至今的畫繡精品,將從女性史角度,深度挖掘刺繡藝術背后的故事,以嶄新的視角呈現蘇繡文化。
刺繡作為一門傳統技藝,在中國大地已經流傳千年。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用刺繡作畫的記載;據三國王嘉《拾遺記》載,春秋時期吳主趙夫人就繡有《山川地勢圖》,時人稱為“針絕”。到了宋朝,刺繡藝術經歷了一個重要的轉變,從原本只是日常生活用品的裝飾,逐漸發(fā)展為一類獨立的藝術形式,稱為“繡畫”。
繡畫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在晚明顧繡的出現后發(fā)展到了巔峰。明代顧繡不僅注重技藝的發(fā)展,更將文人畫意與繡者個性融入其中,成功將文人畫中的意境、情感和思想融入到刺繡作品中,提高了刺繡的人文內涵與思想高度。
露香園顧繡誕生于明嘉靖時期的松江地區(qū),因源于明代上海顧名世家族而得名。文獻記載,顧名儒與其弟顧名世在松江“九畝地”,筑園娛老,穿池得一石,有趙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于是便以露香園為名。顧氏家族的兩位女眷:繆瑞云和韓希孟,為顧繡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顧繡也因她二人而聞名遐邇。
今人稱顧繡為“畫繡”,“畫繡”涵蓋了更為豐富的意義,它不僅包括展示以文人畫意為重點的“繡畫”,更包括繡繪結合、以畫補繡的技法,既可突出如畫詩意,顯繡藝精湛,又可補針法所缺,造天工之境。
隨著露香園顧繡的普及與商品化,顧繡的藝術風格與經典題材成為高級刺繡的品牌并進一步推進了蘇繡藝術的發(fā)展。以蘇州為中心,受益于蠶桑水鄉(xiāng)的地域環(huán)境與淡雅清秀的民風民俗,每一位女性都從出生之時便與刺繡結下了不解之緣。那些擁有藝術涵養(yǎng)與繪畫才能的擅繡女性,纖纖素手,以針代筆,托繡言志,不斷地為“畫繡”譜出新意,使刺繡在明晚期以后朝藝術化的方向不斷發(fā)展。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