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5 19:44:47 來源:藝術中國
與會學者合影
2023年11月20日上午9時,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美術觀察》雜志社主辦的“美術史中的徐悲鴻”學術研討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召開。開幕式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華天雪主持,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杭春曉致辭。適逢徐悲鴻先生逝世70周年,本次學術研討會以“美術史中的徐悲鴻”為主題,采取約稿和征稿兩種形式,邀請來自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及廣州美術學院等單位的26位學者參與討論。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杭春曉開幕式致辭
徐悲鴻作為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對象,歷經數(shù)代學者的努力,對徐悲鴻先生的研究也從回憶、感懷性表述,逐漸走向了深度化的學術研究。此次研討會的數(shù)位學者更是以獨特的視角,將近現(xiàn)代美術史中的徐悲鴻既置于美術史宏觀視野之下進行研究,也有從史料出發(fā)的微觀的細節(jié)性討論,如從徐悲鴻與20世紀中國美術轉型、徐悲鴻與20世紀中國美術教育、徐悲鴻的創(chuàng)作本體、徐悲鴻的藝術觀、徐悲鴻的交游、融合角度的徐悲鴻研究、比較視野下的徐悲鴻研究以及鑒藏角度的徐悲鴻研究等話題展開。
美術史個案的研究離不開對研究對象史料的挖掘、整理和細讀。黃大德討論了王震《徐悲鴻年譜長編》年譜編纂的相關問題,呂曉對1931年徐悲鴻為齊白石畫像進行了考證,張德斌對盛成回憶錄中徐悲鴻在1933年策劃的巴黎中國美術展覽會主要失實表述進行了考訂,金麗華整理了1934年徐悲鴻赴蘇辦展的史實。杭春曉、黃碧赫分別在歷史材料辨析的基礎上對徐悲鴻寫作《惑》的歷史和文本生產語境層面展開細讀。
歷史事件作為徐悲鴻研究的重要內容,更多反映在對徐悲鴻于不同歷史時期有關中國畫理論與實踐的解讀方面。從對文本進行細讀的角度來說,于洋和徐曠之分別從歷史語境和文本出發(fā),對徐悲鴻中國畫改良論等問題進行了“再解讀”。王文娟對徐悲鴻加入“北大畫法研究會”后其藝術理念和身份問題進行了探討。反映在藝術創(chuàng)作方面,李垚從創(chuàng)作實踐層面對徐悲鴻提出的“三寧三毋”提出了新的見解,李永強、張濤、華天雪、龍嫣然及蔡力杰分別對徐悲鴻在不同歷史時期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展開了“圖像細讀”和“文本考證”。
此外,彭飛對徐悲鴻在廣西省府顧問履歷的探析,陸陽對20世紀前期徐悲鴻旅日經歷問題的考察,陳都通過對1934年徐悲鴻主持的“中國繪畫展覽會”考察討論中國美術對蘇文化輸出的影響,朱平注意到1946年中央大學藝術系復員后“徐悲鴻美術學派”對南京藝術教育的影響,以及曹慶暉對徐悲鴻早年收藏和學習任伯年作品的辨析,鄒典飛對徐悲鴻書法風格及其美學特征的關注,張鵬對徐悲鴻人物故實畫題材內容的挖掘與討論,邵曉峰討論了徐悲鴻對法國畫家普呂東的研究,吳雪杉對徐悲鴻在不同時期自畫像的細讀,楊肖對徐悲鴻畫馬實踐的再解讀,杜永梅對徐悲鴻所作兩幅“相馬”題材畫作題贈內容與民國時期教育制度變革過程展開的討論,則是從不同的歷史側面將徐悲鴻的個人經歷和創(chuàng)作興趣置于個人史與社會史的背景下展開討論。
中國藝術研究院華天雪研究員致閉幕辭
最后,中國藝術研究院華天雪研究員致閉幕辭。研討會相關論文集正在籌備出版中,會議在嗶哩嗶哩視頻平臺“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研究”賬號上全程回放。(文/中國藝術研究院張嘯晗)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