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4 20:57:12 來源:雅昌藝術網(wǎng)
11月12日,歷時三個月的“造化在手——故宮、上博珍藏惲壽平書畫特展”將在澳門藝術博物館落下帷幕。作為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與澳門藝術博物館共同發(fā)起的“清六家”系列展覽的收官之作,展覽精心遴選了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兩家所藏惲壽平等作品180余件,集中展現(xiàn)惲壽平的藝術成就與其深遠影響,受到學界和觀眾的眾多關注和好評。
展覽開放期間,恰逢2023年“藝文薈澳”主場展同期舉行,來自一代大家惲壽平和他同時期朋友以及后輩的明清書畫藝術,帶來傳統(tǒng)與當代的碰撞、東西方藝術的交匯,也為這場當代藝術的盛會增添了更多的亮色。
做一個讓人如沐春風的展覽
本次展覽與上一次“清六家”之一的吳歷展覽相隔五年,期間還經(jīng)歷了疫情。本次展覽統(tǒng)籌趙凱欣表示,展覽集惲壽平各時期代表或重要作品、惲壽平家學與其入室弟子馬元馭、范廷鎮(zhèn)、張偉等作品,以及與王翬、王時敏、查士標等同道藝友之間的藝術交流與真摯情誼,令觀眾能全方位窺觀與理解惲壽平獨特的藝術魅力與畫學思想,同時也期望透過展品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創(chuàng)作題材的對照等,引發(fā)觀眾對“清六家”的整體回顧與思考。
惲壽平(1633—1690年),與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吳歷并稱“四王吳惲”,亦稱“清六家”。他早年工繪山水,宗元人王蒙畫風;后改繪花鳥,遠師宋徐崇嗣,近學明人,注重寫生,更發(fā)展了沒骨技法,即所畫花鳥禽魚很少用筆勾線,主要以水墨直接點染,追求天機物趣,一洗前習的畫法而對后世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影響極大,開創(chuàng)了 “常州畫派”。
惲壽平的繪畫作品存世數(shù)量有限,而且流散于世界各地,深藏罕現(xiàn)。本次展出的作品都來自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據(jù)介紹,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三百余件惲壽平的書畫作品,時代從其青年時期至其晚年均有覆蓋。繪畫以花鳥為最眾,亦不乏山水小品。書法則以尺牘最多;此外故宮博物院在惲壽平的家學、弟子和藝友三個方面的收藏豐富,尤其是惲氏家族的書畫作品頗成體系,時代分布從十六世紀下半葉直至二十世紀初,跨越了超過十代人。其中,惲氏閨閣作品的名目與數(shù)量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大博物館中首屈一指;同時,為了能夠更全面地呈現(xiàn)惲壽平在詩詞、書法、繪畫等各個方面的成就,上海博物館從館藏的百余件及弟子、摯友的作品精心挑選53組共92件佳作。
“這次展覽中的80-90%的作品未曾在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公開展出,對于書畫愛好者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欣賞惲壽平真跡的機會?!壁w凱欣介紹,在挑選作品的時候,除了惲壽平眾所周知的沒骨花卉,還增加了他的山水、詩詞和書法等各類作品;在展覽結構方面,以“造化在手”為主題,分為“南田真跡” “南田后學”以及“同道藝友”三個部分,希望澳門巿民及海內外藝術愛好者對惲壽平的藝術面貌有全面的了解,在欣賞惲壽平清新明麗、淡然天真的作品同時,亦能促進相關學科的研究,梳理其藝術創(chuàng)的影響作的道路及其對清以降中國繪畫。
展場設有惲氏家族譜系和惲壽平畫論專區(qū),增強展覽的知識性。同時,館方希望能打造出讓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在展陳方面做了很多精心的設計——包括布置了花卉、竹子以及搭配了一些清透美麗的薄紗,讓人在欣賞中國書畫之美的同時,還能體驗這種花卉、山水帶來的自然之美。此外,館方還設計了可以讓觀眾利用展場套色圖章來自制的"惲壽平作品明信片"及限量版便箋,在觀看展覽之余,還能親手去制作,體驗藝術的樂趣,可以帶一些富有展覽回憶的紀念品回家。
一個更為全面的惲壽平
展覽由惲壽平的一幅畫像開啟,惲壽平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和重要作品,成為這個展覽中的亮點之一。
故宮博物院藏《靈巖山圖》卷局部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靈巖山圖卷》是惲壽平寫景山水畫中形式美與意韻美相得益彰的典型之作,也是惲壽平和父親的合力之作。清康熙三年(1664年),31歲的惲壽平隨父親明曇云游蘇州,拜訪了當?shù)刂撵`巖山禪寺住持弘儲,時值弘儲60壽誕,惲壽平潛心作此圖,其父撰《靈巖山賦》,以示恭賀。此圖重點表現(xiàn)的是靈巖山,作者便運用遠近、疏密、高低互襯的美學原理,將靈巖山兩側的景致作陪襯性的淡化處理,由此更好地表現(xiàn)主題,烘托出靈巖山的空靈秀色。惲壽平的山水畫作品有許多是根據(jù)游歷所見而創(chuàng)作的寫生之作??梢钥闯?,這些作品并非是對自然物象作純客觀的描繪,而是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作需要進行主觀上的審美取舍、提煉、概括等。
惲壽平 富春山圖 設色絹本立軸 1668 168 x 69.2 cm 故宮博物院藏
同樣來自故宮博物院的設色絹本立軸《富春山圖》是惲壽平在36歲時的創(chuàng)作,描繪了林木蔥茂、山巒起伏的雄秀景色。這件作品是惲壽平仿元黃公望《富春山圖》畫意之作,線條勾勒粗獷,筆勢瀟灑而秀潤。淡墨皴染,墨色透明而不失凝重,顯現(xiàn)出惲壽平對黃氏筆墨技法的嫻熟運用能力。
本次展覽展出的多套沒骨花卉作品中,來自上海博物館的設色絹本《設色花卉冊》最為矚目,為惲壽平54歲時所做,是其晚年的精品力作。全冊作品共八開,包括碧桃、牡丹、櫻桃、牽牛花、豆花、海棠花、菊花、臘梅,均以沒骨法寫成,此次展出了前四冊。其中,牡丹一冊以濃墨勾葉筋,以粉筆、胭脂層層渲染,極妍盡態(tài),氣韻生動。
《建蘭圖》作品局部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建蘭圖》則是惲壽平在收到喜歡的禮物后發(fā)布的一則“朋友圈”。澹遠堂主人將建蘭作為禮物送給惲壽平,這讓愛蘭的惲壽平欣喜不已——寓齋清芬不散,塵襟灑然,于是他“喜而制圖,再占長律以答來美”。九支蘭花直接用色彩描繪,清秀靈動,無論是文字還是畫面,都能感受惲壽平當下的喜悅之情。
本次展覽還展出了惲壽平的多件書法和信札。惲壽平的書法以唐代書法家褚遂良為宗,高雅秀逸,瀟灑可愛,與他的詩詞繪畫相得益彰。 “無論是普通觀眾還是研究惲壽平或者中國書畫的朋友,都會在這些作品之前發(fā)出感嘆?!壁w凱欣如是說。
作為澳門最重要的藝術場所之一,澳門藝術博物館展示了豐富多樣的藝術品和文物珍品。自2004年,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致力于深化京滬澳互利合作,在近十余年間共同舉辦了系列弘揚中國傳統(tǒng)書畫藝術的展覽與學術盛會。在清初六大家系列展覽結束之際,雅昌藝術網(wǎng)對話澳門藝術博物館館長袁紹珊,對這個持續(xù)12年的展覽項目進行復盤,以此了解活動的影響和反饋,因此感受到澳門藝術博物館對于推廣傳統(tǒng)書畫藝術的重視和決心。
袁紹珊:澳門藝術博物館的書畫展已成品牌
雅昌藝術網(wǎng):當初為什么會推出清初六大家系列的展覽?
袁紹珊:澳門藝術博物館自1999年成立以來,一直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大力推動與內地頂級博物館的合作,對書畫藝術板塊尤為重視。我們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展開的合作可以追溯至2004年的“至人無法——故宮、上博珍藏八大、石濤書畫精品展”?!扒辶摇闭褂[系列則在2011年啟動。惲壽平特展是這個展覽系列的收官之作。這個系列全面地呈現(xiàn)了一個藝術體系。以后還會繼續(xù)推動這方面的合作,將書畫打造成澳門藝術博物館的其中一個藝術品牌。
雅昌藝術網(wǎng):清初六大家系列推出后,在業(yè)界和澳門當?shù)禺a(chǎn)生了哪些影響?
袁紹珊:“清六家”系列推出后,在業(yè)界引起轟動,深受學界好評,收到了許多文博同仁的贊譽。除了展覽質量的不斷提升,近年我們亦越來越重視宣傳推廣,觀眾人數(shù)較以往大為增加,今年的夏末初秋,因為惲壽平特展和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的雙重作用,澳門藝術博物館更迎來了開館24年來的單月入場人次的高峰,中國書畫藝術的觀眾年齡層也大為拓寬,吸引了很多專家和書畫愛好者專程遠道而來看這場書畫盛宴。這次的惲壽平特展,藝博館特意舉辦相關的學術研討會和專題講座,邀請各地的專家學者參與,全方位探討南田畫學之深廣,凸顯其傳承與變革的劃時代意義。
總而言之,這次惲壽平書畫特展無論從展覽的質量,還是學術的深度,抑或觀眾的體驗感,都達到了專業(yè)和優(yōu)秀的水平,總體來說,反響非常不錯,形成了很好的品牌效應。我們在策劃展覽時,也會考慮如何和本地的藝術、歷史、文化產(chǎn)生聯(lián)系,如嶺南畫派奠基人居巢、居廉正是在繼承和發(fā)展惲壽平?jīng)]骨畫法的基礎上,創(chuàng)撞水和撞粉法,進而影響了澳門畫壇的創(chuàng)作走向,所以在這次惲壽平特展的推廣上我們會特別提及;又如同我們于2018年舉辦的清六家中的吳歷特展,可謂向這位曾在澳門生活、學習、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的致敬之作。
雅昌藝術網(wǎng):澳門藝術博物館的書畫藏品有哪些?
袁紹珊:澳門藝術博物館的館藏超過16000多件,兼顧了傳統(tǒng)和當代的各個藝術門類,包括中國書畫、印章、西方繪畫、陶瓷、銅器等等,中國書畫藝術占了約11%。書畫收藏一直是我們重視的部分,不少鎮(zhèn)館之寶都是書畫作品,包括不少明清廣東名家和嶺南畫派大師的代表作。對這些館藏的整理和研究,也是我們博物館的重要工作之一。自開館以來,我們每年至少舉辦一個書畫展,還跟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權威、大型機構展開合作,書畫展覽已經(jīng)成為我們博物館一個很重要的展覽品牌,放眼華語地區(qū),很少博物館像我們那樣系統(tǒng)性地、持續(xù)十幾年致力梳理明清書畫。像這次的惲壽平特展,不單是“清六家”系列的收官之作,許多業(yè)內專家亦大為贊譽,認為我們這次特展無疑是迄今以來惲壽平展覽的標竿。我們希望能持續(xù)下去,用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面貌去呈現(xiàn)中國書畫藝術,為推動書畫研究貢獻力量。也希望能讓觀眾和學界有所期待,每逢秋天,就會想起澳門藝術博物館將帶來重量級的書畫大展,專門來澳門看頂級藝術品,深化澳門這座文化名城的底蘊。
雅昌藝術網(wǎng):在您看來,在澳門的書畫藝術土壤如何?
袁紹珊:澳門地小,但傳統(tǒng)文化與藝術的土壤肥沃,很多人對傳統(tǒng)藝術有著非常巨大的興趣和愛好,也有很多人堅持傳統(tǒng)藝術的實踐,所以,在澳門推廣書畫藝術是有傳承,也是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亦是嶺南畫派的一個重要基地。澳門藝術博物館今年一共舉辦了三個書畫展,除了在藝術博物館以外,展覽會擴張和下沉到一些附屬的藝術空間,譬如我們轄下的饒宗頤學藝館,長年有饒公的書畫藝術展覽。這次惲壽平的特展,我們一共推出了81場延伸活動,包括專家導賞、公開導賞、手語專場導賞、工作坊、親子藝游、表演、花藝演示、音樂會等,報名的人們也非常踴躍,參與互動的觀眾也非常熱情,能感受他們對書畫這種中華傳統(tǒng)藝術發(fā)自內心的熱愛。
雅昌藝術網(wǎng):就您的了解,澳門目前的書畫創(chuàng)作的氛圍如何?
袁紹珊:澳門的傳統(tǒng)書畫藝術團體有很多,澳門藝術博物館與他們保持著良好的互動。今年5月,我們和澳門頤園書畫會合作,在藝博館舉辦了頤園創(chuàng)會70周年特展,展出崔德祺、鄧芬、羅叔重、司徒奇、甘恒、林近、余君慧七位前輩畫家創(chuàng)作的國畫、書法及篆刻作品二百件套。這些前輩藝術家們的藝術造詣和文化涵養(yǎng),不僅彰顯了頤園書畫會七十年來的藝術成就,其實也反映澳門書畫藝術的發(fā)展軌跡。所以總體來說,澳門的書畫藝術氛圍是非常好的。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