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6 20:30:01 來源:中藝網(wǎng)
“李白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影響。詩仙不僅止于詩作的巧奪天工,更有著璀璨炫目的靈魂與思想。”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學術(shù)帶頭人、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沈文凡15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第35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jié)15日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開幕,來自中國李白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共論李白文化的傳播和影響。
從盛唐時期開始,亞洲文化圈就深受李白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沈文凡表示,李白至情至性,他的疏狂、他的醉吟、他五岳尋仙的飄逸都廣受后世的亞洲文人推崇。朝鮮李朝時期文學評論家、詩人徐居正曾作詩“時復舉杯問明月,月應知我謫仙狂?!?br>
沈文凡表示,唐代隱逸之風大盛,李白在詩作之中常作隱退游仙語,作品充滿了自由逍遙的浪漫精神,世言太白“謫仙人”。亞洲文人在創(chuàng)作中直呼其為“李謫仙”,選用神奇瑰麗的意象群,在詩歌藝術(shù)上表現(xiàn)出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沈文凡表示,李白在《蜀道難》中,著力描繪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以崎嶇的“蜀道”表達對命運險阻的抒情慨嘆。亞洲文化圈對李白詩中蘊含的仕途險阻文化多有接受。緝考文獻屢見“蜀道”字樣,詮釋的意象亦不局限于自然風光,常有人生之艱與濟世之慨。
“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復。”沈文凡認為,李白詩歌多清新俊逸之作,但也有對歷歷前塵的審視與追悔。“四十九年非”不僅出現(xiàn)在亞洲文人的詩句中,更靈活地變更為“二十九年非”“三十九年非”等不同內(nèi)容,這種固定抒情范式的廣為流傳,體現(xiàn)了李白對人生的審視和反思在亞洲文化圈的影響。
沈文凡表示,如今,在日本、韓國等國家,以李白、杜甫為代表的唐詩仍是少年兒童的誦讀詩篇或教材內(nèi)容,這也體現(xiàn)了以李白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亞洲文化圈的深刻影響。
據(jù)中國李白研究會副會長李芳民介紹,目前,研究會共擁有會員300余名,覆蓋美國、日本、韓國、德國、俄羅斯等10個國家和地區(qū)。研究會建立了馬鞍山國際李白資料中心,搜集了世界范圍內(nèi)90%以上的李白研究論文和著作,開通了中國李白網(wǎng),開展各類國內(nèi)外李白文化的研究交流活動。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