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9/16 22:40:34 來源:證券日報
編者按:油畫、潮玩與中國符號、中國意境如何巧妙結合,如何走近年輕人、走向世界,以及當代藝術的市場秩序、如何建立、又有何種特征,這些問題看似散漫,背后卻是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參數(shù)。本期向讀者推介一位表現(xiàn)中國和古典意境的油畫家、一則潮玩與非遺結合的好案例(該作品為第三屆非遺大會高峰論壇入選國家社科基金重點代表性展示項目的優(yōu)秀非遺作品),以及一個當代藝術市場構建的新理念。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需要更多年輕人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在嘗試中了解當代藝術市場的規(guī)律。本期三篇稿件以點帶面,體現(xiàn)了我們在上述幾個方面的思考,也藉以啟發(fā)更多青年藝術家、藏家朋友們。
■ 劉曉丹
2023年4月份,草間彌生的《南瓜(L)》在香港蘇富比以6264萬港元成交,這位被譽為“圓點女王”的日本藝術家再度引起關注。
以符號感極強的圓點而聞名的草間彌生,近10年來作品十分暢銷,僅雅昌藝術網(wǎng)顯示的數(shù)據(jù),其上拍量便高達2600余條。由圓點構成的“網(wǎng)系列”和“南瓜系列”,是其中的亮點。除了《南瓜(L)》,另有2021年在上海嘉禾以9150萬元人民幣成交的《無限的網(wǎng)》原作及區(qū)塊鏈數(shù)字存證(NFT),2022年在富藝斯紐約以1050萬美元成交的《無題(網(wǎng))》,2019年在香港蘇富比以6243萬港元成交的《無盡的網(wǎng)#4》。四者分列其個人成交價榜單前四位。從草間彌生的圓點、網(wǎng)和南瓜可以看到,任何一件藝術品財富都并非獨立存在,而是依托于龐大而復雜的符號系統(tǒng)。
藝術品成為財富的首要條件,是進入藝術符號系統(tǒng),由個人藝術“言語”變成社會藝術“語言”。
藝術品財富的核心是信息,從語言學角度看,藝術品承載的信息可處于“言語”和“語言”兩種狀態(tài)。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將言語和語言做了嚴格區(qū)分,他指出,言語是受個人意志支配的、自由的個人行為和個人現(xiàn)象,而語言是社會成員共有的、有規(guī)律的社會行為和社會現(xiàn)象。語言系統(tǒng)由語法系統(tǒng)、詞匯系統(tǒng)構成,個人如果不掌握屬于某個語言共同體的語言系統(tǒng),便無法與他人進行言語交流。當藝術創(chuàng)作僅作為藝術家個人行為時,其表達信息所使用的符號是個性化的、異質性的、不穩(wěn)定的,屬于個人的藝術言語。個人藝術言語如果想被其他人接受,必須使用其他人能夠理解的藝術語法和詞匯系統(tǒng),轉化為社會藝術語言。
草間彌生的圓點,以及用圓點構成的網(wǎng)和南瓜本來是其個人藝術言語,是她對自己看到的幻覺的忠實記錄。她10歲時被診斷出神經性視聽障礙并伴隨精神分裂癥,經常出現(xiàn)幻聽、幻視,她看到的世界仿佛隔著一層斑點狀的網(wǎng)。她畫大量圓點,是為了嘗試逃離幻覺帶來的驚恐,獲得內心平靜,她說“從童年時代起,它們(南瓜)就是我的精神家園”。草間彌生28歲時移居美國,于1959年在紐約舉辦赴美后的首次個展,展出五幅“無限的網(wǎng)”,引起了極簡主義運動領袖弗蘭克·斯特拉、唐納德·賈德的關注,其的繪畫言語從此被匯入國際藝術語言系統(tǒng)。盡管她稱自己只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但被評論家歸到女權主義、極簡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原生藝術、波普藝術、抽象表現(xiàn)主義等藝術流派。被草間彌生看作“藝術藥物”的個人藝術言語,成為療愈世界的藝術語言,同她創(chuàng)作的布滿圓點的軟雕塑、裝置藝術等一起風靡世界。
藝術品財富價值的放大,還需要借助“第1’信號系統(tǒng)”。
索緒爾在《教程》中闡明了語言系統(tǒng)中的聯(lián)想關系,認為“那些有共同點的詞在記憶中聯(lián)系起來,形成了具有各種不同關系的集合”。聯(lián)想系統(tǒng)中的詞潛藏在頭腦里,會由于某種刺激而出現(xiàn),并因為具有相似性而可以相互替換。匈牙利美學家盧卡契在《審美特性》一書中提出的“第1’信號系統(tǒng)”理論,讓我們看到了藝術語言的聯(lián)想性潛質。對藝術語言發(fā)生反應的“第1’信號系統(tǒng)”,既不同于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理論中對色彩、光線、形狀等具體信號發(fā)生感性反應的第1信號系統(tǒng),也不同于對語言、文字等抽象信號發(fā)生理性反應的第2信號系統(tǒng),而是融合了二者。藝術品符號兼具感性特征和理性特征,使其更容易形成藝術語言系統(tǒng)內的聯(lián)想關系,發(fā)生藝術價值的輻射和強化。
草間彌生1990年代開始與眾多流行品牌合作,比如與路易威登合作推出Yayoi Kusama for Louis Vuitton系列包袋皮具、高級成衣、珠寶配飾,與可口可樂合作推出紀念款可樂和自動販賣機,與服裝潮牌X-LARGE合作推出“X-girl×草間彌生”系列,與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合作推出藝術滑板系列,與京東合作推出“IN THE NAME OF LOVE”為主題的帆布袋。在更為廣闊的藝術語言系統(tǒng)中,她的藝術與諸多流行符號共振,成為全世界都認識的藝術財富。她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被美國《時代》周刊譽為世界現(xiàn)存的史詩級藝術家,被美國藝術網(wǎng)站My Morden Met評為21世紀十大前衛(wèi)藝術家,被英國Art Newspaper評選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不僅是因為藝術,更是關于財富。
(作者為李可染畫院中國藝術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