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8/14 20:13:02 來源:美術報
暑期西泠研學2022年
最近,西泠印社孤山社址里熱鬧非凡,來自天南海北的藝術愛好者、游客專程來“朝圣”:參觀社址,更參加西泠印社的“西泠研學”項目。
今年,除了推出固定形式的暑期研學課程,西泠研學也為廣大市民游客和金石書畫愛好者們精心準備了傳統(tǒng)藝術體驗活動,在了解孤山社址百年金石歷史的同時,制作一件精美的作品帶回家?!拔縻鲅袑W”是西泠印社面向社會,著力打造的公益性傳統(tǒng)文化研學平臺,以西泠印社百年社史為文化背景,以孤山社址人文景觀為展示依托,面向廣大書畫愛好者提供金石篆刻、書法繪畫、藝術鑒賞等研學課程。這項公益活動已經堅持了很多年,受到眾多的贊賞。我們看到,許多中學生、大學生,甚至是杭州本地人,通過這樣的公益活動,第一次走進西泠印社社址,第一次拿起篆刻刀,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件篆刻作品,這讓他們欣喜不已,紛紛拍照、發(fā)朋友圈留念。
據(jù)《浙江通志》記載,在浙江,篆刻已有700多年歷史,宋元是開創(chuàng)期,清乾隆時,以“浙派篆刻”開山鼻祖丁敬為首的“西泠八家”崛起,稱雄印壇百余年,成為印學史上的一個高峰。晚清民國時期達到鼎盛,其間名家輩出,流派紛呈,并在中國篆刻史上占據(jù)半壁江山。雖然浙江有著深厚的篆刻底蘊,但是在當代,篆刻仍然是小眾藝術,并沒有真正地破圈發(fā)展。
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社旨的西泠印社,如何發(fā)揮自己的能量,讓篆刻藝術深入尋常百姓家,飛向全國各地的呢?除一系列高端、有學術含量的展覽、論壇等,不得不提到西泠印社的公益性項目。如前面提到的“西泠研學”項目,還有已堅持10余年的、面向中小學生的“印之愛”公益項目,以及針對經濟文化薄弱的偏遠地區(qū)推進文化惠民和篆刻普及的“西泠公益行”項目等。
2019年初,西泠印社為適應新時代社團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和拓展社團工作新思路、新途徑、新范圍,以“西泠公益行”為載體,加快向經濟文化薄弱的偏遠地區(qū)推進文化惠民和篆刻普及,積極號召和組織社員參與到公益文化服務活動中來,擔當新時代社會責任。當年4月,“西泠公益行”首站走進廣元市,舉辦了書畫篆刻展覽、扶貧捐贈、公益講座等系列活動。此后,“西泠公益行”足跡從四川廣元延伸至四川西昌、成都成華、吉林長白山以及江西弋陽、安徽省亳州市、江蘇省鹽城市、陜西省咸陽市榆林市、青海省敦煌市、海南省三亞市等等,形成了當?shù)卣С?、西泠印社學術保障、社員廣泛聯(lián)絡參與的“公益行”模式,建立起專業(yè)展覽推廣傳統(tǒng)文化、無償捐贈支持事業(yè)發(fā)展、教育講座推進文化扶智的基本“公益行”版塊,得到受訪地的廣泛歡迎和贊譽。
如果從2009年6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首次開展活動算起,“印之愛”到現(xiàn)如今已走過近14年的時光。2012年5月,中國印學博物館發(fā)起“印之愛”希望工程愛心支教公益活動,以傳承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充分發(fā)揮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和資源優(yōu)勢,主要面向全國中小學開展相關文化傳播活動,讓更多的孩子們近距離地感受與了解中國傳統(tǒng)印文化。此后,又在全國多個省市積極開展篆刻文化“五進”活動,特別還走進西藏、青海、云南、新疆、甘肅、寧夏等地,尤其是偏遠地區(qū):在云南怒江貢山縣丙中洛小學開展篆刻藝術啟蒙活動;在青海玉樹,給牧民的孩子上課,與老師們進行交流;在西藏軍區(qū),與拉薩八一學校、工布江達縣中學、拉薩中學、拉薩書畫院等學校進行交流……在向外拓展的同時,中國印學博物館運用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豐富的藏品資源,持續(xù)做好篆刻進校園活動,先后與杭州上城區(qū)青少年宮合作,在杭州建蘭中學、杭州時代小學等名校建立了教學基地,在浙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杭州春芽實驗學校等學校建立了課程基地,并開設篆刻專業(yè)課程,安排專業(yè)人員定期授課,幫助學校篆刻社團發(fā)展。
這些年來,通過西泠印社的公益活動,有多少人因此認識、了解、愛上篆刻、金石文化,甚至變成自己的愛好、專業(yè),我們不得而知。但回望創(chuàng)社之初,“創(chuàng)社四君子”為弘揚國粹、苦心孤詣、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百折不撓的精神,并最終成就西泠印社傳承百余年,歷久彌堅的傳奇歷程,西泠印社的公益活動,正是另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傳承與發(fā)展,曾經“冷門”的金石印學變得不再高冷,讓小眾的篆刻藝術變得大眾,讓古老的藝術煥發(fā)新的生機。
歡迎分享你與西泠印社的交往,講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及你所知道的西泠印社的人事物,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以這樣一種有溫度的方式鉤沉美好往事,再現(xiàn)時代風采。文字可長可短,投稿截止至9月30日。投稿郵箱:msbxwb@163.com,注明西泠印社故事。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