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5/7 20:58:19 來源:中國文化報
第五屆湖北漆藝三年展(簡稱“三年展”)以“變·通”為主題,于近日在湖北美術館拉開帷幕,展覽匯集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泰國、越南、緬甸、西班牙、法國、美國9個國家147位漆藝家的近200件作品,既呈現了漆藝傳統經典的一面,也呈現了一些打破傳統和界限的創(chuàng)作方式;既呈現藝術思考的高度,也呈現工藝之美的極致;既呈現漆語言的探索研究,也從設計角度呈現漆藝生活的趣味,特別是一些影像、互動性作品以及面貌清新、富有巧思的漆藝作品,有效拉近了漆藝與大眾的距離,引起了廣泛關注。
強調思辨,注重影像傳播
本屆三年展對漆藝的“當下之變”和“未來可能”進行了開放式思辨與展望,致力于漆藝物性和精神性的延伸與拓展,建構其廣泛的社會價值。
經過10余年對漆藝的研究,尤其是對漆藝發(fā)展痛點的研究,比如,技與藝的平衡問題、審美和功能與時代脫節(jié)的問題、漆語言的原汁原味問題、漆藝術的邊界問題等等,筆者深刻認識到,傳統認知與定式思維已經影響到漆藝的健康發(fā)展,所以本屆三年展意在提供思辨語境,以期打通漆藝發(fā)展的痛點,將漆藝創(chuàng)作和研究的視野逐層打開。展覽4個單元“致敬藝匠”“漆言思辨”“造物髹漆”“通變重塑”,即是以“工匠精神”“設計的責任與策略”“漆藝的當代價值”和“未來可能”4個話題展開思辨與討論,從而探索“變”的方向和方法,推動漆藝在變通中開新局。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三年展“致敬藝匠”單元首次嘗試征集國內外重要漆藝家和傳承人的影像資料,如中國漆藝界泰斗蔡克振、北京雕漆傳承人文乾剛、安徽犀皮漆傳承人甘而可、山西新絳云雕傳承人陳勤立,日本、韓國國寶級藝術家大西長利、金圣洙等人的珍貴影像資料,生動呈現了漆藝界前輩可書可感的歷史擔當和開拓性,分享他們閃光的思考與經歷,致敬前人也滋養(yǎng)后人,更意在影響更多漆藝創(chuàng)作者注重影像資料的積累和梳理,以建立漆藝影像資料庫。同時,讓觀眾在欣賞國內外最具特色的漆藝作品之余,還能通過影像直觀了解經典技藝之美,真切感受藝匠的高度與風采。
不囿于物和藝術
探尋介入現實的可能
本屆三年展在策展理念上大膽創(chuàng)新,在“通變重塑”單元呈現了漆藝更多元的形式、內容和方法,既有以漆為紐帶的在地藝術項目,也有基于材料和工藝的研究項目或數字交互體驗項目,以及裝置、影像等實驗性表達。作品不再是“物”的概念,也不囿于藝術的層面,而是努力探索漆藝介入現實的可能性,試圖進一步打開邊界。
劉善林實施的在地藝術項目“原鄉(xiāng)原生原創(chuàng)”,讓我們看到活態(tài)傳承的可能,以及漆藝在鄉(xiāng)村文化建設方面的潛在能量。十堰市竹溪縣是優(yōu)質天然漆原產地,同時盛產韌性好的龍須草。當地先民用一根針、一根線,編草成胎,髹漆成器,做成“三不碗”(不燙手、不得病、摔不壞), 給老人小孩用。藝術家?guī)ьI竹溪縣新村民溯源這一傳統,并用漆藝美學在十堰市打造漆民宿,在溯源的同時也努力構建新的在地漆文化。從鄉(xiāng)村到城市,從質樸到精致的實踐中,融入了藝術家從生活到藝術的思考。
李鵬飛田野調查作品《227種子計劃》走訪了山西227個古村落,每個村搜集1顆特色種子髹漆保存,比如花卉、蔬菜、水果或豆谷等,再配以黑色小漆板上的文字記錄這顆種子名字、來自哪個村,試圖用不朽之漆傳不朽文化。
武漢紡織大學劉思捷博士組建團隊開發(fā)了一款《漆與家》虛擬游戲,作為漆藝數字交互體驗項目來參展。觀眾在游戲中了解漆藝流程,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反響非常好,不少業(yè)內專家認為這一項目可以廣泛應用于教學和文化交流。這一嘗試不僅拉近了大眾與漆藝的距離,更是對傳統漆藝數字化傳承與傳播的一種有益實踐。
杭州“融設計圖書館”一直致力于傳統材料和工藝的解構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共享給全球的設計師和藝術家,推動傳統手工藝的再生和當代設計創(chuàng)作。他們曾研究過大漆,本屆三年展邀請他們共享研究成果讓更多人受益,免去重復研究與試驗的時間。展覽展出了50件大漆材料研究樣片,以及2張體系龐大的研究圖紙,從中可見他們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研究思路開闊而清晰,具有啟發(fā)性。除了作品的呈現,這種成果的共享也是三年展積極推動之事,以期產生更大價值。
《我與漆》是一件自述影像,作者劉涵從醫(yī)學專業(yè)轉行漆藝創(chuàng)作,其青春逐夢之旅可謂是如詩如畫:喜歡復古車就學了西班牙語飛去古巴看老爺車;喜歡海豚就考了10張潛水證方便去大海里看海豚;喜歡貓科動物就去非洲做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喜歡漆藝就攢假期去輪島看漆器,然后一邊在醫(yī)院工作,一邊每個周末往返于上海、福州跟老師傅學漆藝,最終辭去醫(yī)院工作,專職做漆。這種韌勁讓筆者為之動容。雖然她的漆藝作品很精美,但通過影像娓娓道來她與大漆的緣分、她的熱血青春,從中所傳遞出的追逐美好、熱愛生命的態(tài)度,比漆藝作品本身更具價值。視頻中有這樣一句話:“農民種糧給你吃,工人織衣給你穿,你能為這個社會做什么,這是一個畫家在3歲小孩心里種下的種子?!蹦敲矗瑒⒑@種年輕人應有的生命姿態(tài),正是筆者想在觀者心中種下的種子。
用漆藝塑造溫良風尚
本屆三年展并不以物的創(chuàng)造為終點,而以漆藝的社會價值及其與當代生活關系的重塑作為更高目標,努力探索漆藝從物態(tài)衍化成為一種“社會實踐”或“價值觀”的可能。這是本屆三年展的大膽想象,也是對漆藝思考的進一步提升。時代變局中,漆藝如何更具溫度,一直是筆者反復思考的問題。漆藝能否真正傳承下去,一定要與更多人建立聯系,一定要找到漆藝在當代更大的社會價值。停留在藝術創(chuàng)作或是消費的層面,都太過狹隘淺表。
剝開漆藝的外殼,我們在“髹”與“飾”的經驗中可見珍貴的民族智慧,一種應對人生無常際遇的溫良品質。比如說易腐物髹漆,永存;破損物髹漆,再生;廢棄物髹漆,變廢為寶。這不僅是一種造物智慧,更是一種處世哲學,漆藝教會我們怎樣與周圍的人和世界相處,怎樣與過往或是自己和解再生。
通過展覽一方面盡可能呈現漆藝豐富的語言特質和創(chuàng)造力,一方面引導公眾欣賞漆藝溫潤含蓄的美,更在了解其萬物可漆的包容性和保護、裝飾、修復等功能性之后,感悟其中蘊藏的可貴品質,完成對自我生命價值的積極塑造,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與風尚,這可能是漆藝更大的價值。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