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4/24 20:58:00 來源:美術(shù)報
明嘉靖四十四年 朱載堉
混元三教九流圖(石刻拓本) 嵩山少林寺
創(chuàng)建于北魏時期的少林寺,在一千余年的歷史變遷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少林文化。其核心是宋末元初以降以曹洞正宗一脈為代表的禪宗文化,特色是寺僧修禪與習(xí)武相結(jié)合的修行方式。不過世人雖多知“天下功夫出少林”,但“功夫”與“武術(shù)”實有區(qū)別。更重要的是,二者皆無法限定少林文化,少林文化也不等同于功夫或武術(shù)。認識少林文化離不開對其整體的把握。少林文化的特質(zhì)實扎根于少林寺所處的“天地之中”地域語境,概括而言,或可以“居中尚和”相稱。寺內(nèi)留存至今的《混元三教九流圖》,正可被視為這一特質(zhì)的“象征”。
該圖為近于圓形的人物圖像。人物的形象初看似是一位頭梳雙髻,神情肅穆,留有髭須的長者團縮而成;但實屬由三人組成的“一體一面”奇特造型:居中以正面示人者,眉間有白毫,穿交領(lǐng)右衽之衣;以側(cè)面示人的二者,廣袖袍服,其中左面形象者后首戴冠,右面形象者后首束巾。三者分別象征佛、道、儒“三教”。這一圖像特征,正相應(yīng)于贊文中的“三教一體”。圖的中央是由雙手展開的一幅朝向觀者的畫卷,繪有從中心輻射而出的九條涌泉,相應(yīng)于贊文中的“九流一源”。
圖的上方另題有《混元三教九流圖贊》:“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綱常是正。農(nóng)流務(wù)本,墨流備世。名流責(zé)實,法流輔制??v橫應(yīng)對,小說咨詢。陰陽順天,醫(yī)流原人。雜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難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膚,鼻口耳目。為善殊塗,咸歸于治。曲士偏執(zhí),黨同排異。毋患多岐,各有所施。要在圓融,一以貫之。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一理,萬法一門?!比m以“三教九流”為主體,但落腳點則在殊途同歸的“百家”“萬法”,并在思想上主張“要在圓融”?!皥A融”亦即該畫題淵源所自的“一團和氣”之“和”。
此圖刻于寺內(nèi)鐘樓前《小山禪師行實之碑》的碑陰上半部分。石碑通高3.35米、寬1.15米、厚0.25米,螭首龜趺,坐東面西;立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三月初一日;碑銘以“欽依住持少林寺嗣曹洞正宗第二十四世當(dāng)代傳法小山禪師行實”題首,鄭藩掌國事德慶王撰文,“三教中人狂仙載堉”篆額并書丹。圖的下方有作者款印:右側(cè)題款“嘉靖乙丑三月吉日,寓南贍部洲狂仙書”,左側(cè)為“酒狂仙客”和“三教九流中人”名章。可知其作者與碑銘的書寫者同為朱載堉。
小山禪師(1500-1567),諱宗書,字大章,俗姓李,直隸順德府南和(今河北南和)人;為明世宗欽命曹洞正宗第二十四世暨少林寺曹洞第十代傳法,對于明代曹洞宗風(fēng)之中興以及少林寺的建設(shè),“其啟后鼎新之功,永不可磨”。(《小山禪師行實之碑》碑銘、《小山禪師塔銘并序》)朱載堉(1536-1611),字伯勤,號句曲山人,別署山陽酒狂仙客等,懷慶府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為鄭恭王朱厚烷長子,杰出的文學(xué)家、音樂家、樂律學(xué)家和科學(xué)家。其至孝篤學(xué),淡泊名利,生前身后向為世人所敬仰。
《混元三教九流圖》不僅以其渾圓一體、“三首一面”的人物造型引人注目,其圖文關(guān)系的“若合符節(jié)”同樣讓人贊嘆。作者的妙思巧借固然是基于其底本,即成化元年(1465)由明憲宗題贊的《一團和氣圖》而生,但此圖的改繪實屬從樣式到內(nèi)容以至思想的總體性再創(chuàng)作。關(guān)鍵的兩個變化,一是圖像上,于人物形體層面由前者的“三人三體”樣式,轉(zhuǎn)化為了“三人一體”樣式;二是思想上,于作品含意層面由前者的宮廷政治指向,轉(zhuǎn)化為了本土宗教指向。而在風(fēng)格與畫法上,相比于宮廷繪畫的工謹細筆《一團和氣圖》,此圖則整體皆呈現(xiàn)出鮮明的簡約化特征;此亦可相應(yīng)于圖贊所言的“佛教見性”,以及重心傳、不假于外的禪宗思想特點。
觀者若來到此地,進而置身于少林寺內(nèi)此圖的跟前,將更能夠體認到其所處的這一特定場域,以及《小山禪師行實之碑》這一特定作品載體,確乎都賦予了此圖釋者居中、整體圓融的特征以更具體的象征意義——少林寺及其以曹洞宗脈為表征的禪宗文化之“居中”與“尚和”特質(zhì)。
“少林”之名就點明了這座禪宗祖庭的獨特地理語境:少室山陰林壑間。其地處“東京近甸,太室西偏;正氣居六合之中,清都控九州之會。”(少林寺唐開元十六年《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少室”與“太室”分別是嵩山西、東兩段山脈的總稱,雙室并峙,“以其在天地之中,故曰‘中岳’,為四岳之尊”(嘉靖八年《登封新志》)。同樣,“天地之中”也是少林寺所在政區(qū)登封的地域特性。而這一特性既是地理意義的,也是人文意義的。
在《混元三教九流圖》之前,明代大臣,金石學(xué)家都穆(1458-1525,字元敬,吳縣人)就曾在正德九年(1514)為《登封新志》題識道:“登封,河南之屬邑也。山有嵩高在其境內(nèi),為五岳之尊。《詩》云:‘嵩高維岳,峻極于天?!衷疲骸S岳降神,生甫及申?!欠舛猩饺缡?,是豈直一邑一郡之重,固將為天下之重也。……今觀邑令李君斯志,其中述作,若盧照鄰、沈佺期,宋之問、李太白、王摩詰、白樂天,皆唐之名流。而大儒君子,若范文正、程伊川、邵康節(jié),亦皆在焉。又為之驚喜,謂他志之所未有,則其重又不止于山而已?!币灾磷詈笕詮娬{(diào)了此志必可傳世,亦因其“有山與文以重之”。該志的纂修者,登封知縣李居仁(生卒不詳,咸寧人),這位來自陜西的“異客”地方官在其跋文中也說,“登封,古陽城郡,山川秀麗,人物清淑,而俗尚視近古較之他邑為最優(yōu)?!?
二人的此番論說并不是名士與地方官的夸耀之談,而實屬對此地“天地之中”特性如其所是的表述。該志風(fēng)俗篇記載:“登封民俗,舊志載:其習(xí)尚節(jié)義,勤稼穡而重廉恥。蓋河南為中州之地,登封又居河南之中,其民氣稟中和,宜乎習(xí)尚之美,而非他邑之可及也?!甭c三年(1569)《登封縣志》風(fēng)俗篇中也記,“府志:民稟中和,習(xí)尚節(jié)義,服勤稼穡,不事商賈,士亦恬退淳樸,無事矯偽?!眱芍厩昂笠回灥谋磉_,要義即在強調(diào)此地民風(fēng)之“中和”。
恰如此地既有以嵩陽書院為代表的儒學(xué)之盛,嵩山也同時遍布佛剎、為道教第六小洞天,允為三教和諧共生之地。此幅《混元三教九流圖》,則堪可謂形象化表征了自元初以來,少林寺洞宗一脈禪宗文化的“居中尚和”特質(zhì)。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xué)研究生院博士)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