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4/12 20:19:07 來源:藝術中國
時間是一串鏈條,或許藝術史也是。如貢布里希所說,藝術史是“各種傳統(tǒng)不斷迂回、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而延續(xù)這歷史的人,是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
展覽現場(作者拍攝)
2023年4月8日,“伏脈千里——藝術名家綜合展”在藝冠空間開幕,參展的藝術家為:孫宗慰、吳冠中、蘇天賜、羅爾純、李秀實、戴士和、袁文彬、石煜、孟佳寶、羅逸清。展出作品的時間線跨越八十余年,覆蓋了20世紀中國現代美術史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更展現了幾代藝術家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貌,其中有著對油畫民族化的探索和繪畫語言的自由施展,既關注生活,又不斷回應著時代。
展覽現場(作者拍攝)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戴士和將“伏脈千里”確定為本次展覽的主題。之所以叫“伏脈千里”,就是因為藝術的傳承不只是表面的風格,也不僅是狹義的師承,也包括歷史上藝術家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人們對于視覺引起的精神感受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回憶起他的老師李秀實先生的作品《晨》中,一位騎自行車的小伙子把胳膊肘搭在車把上,很是帥氣。這個形象給戴士和留下的印象很深刻:“畫得那么輕松,那么貼近生活,充滿了對于青春的陶醉,這些東西都會在我的畫里邊、在學生中一代代地傳下去”。
晨 李秀實 101×301cm 布面油畫 1961年(圖片來源: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油畫民族化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的一條重要的線索。可以看到,從孫宗慰、吳冠中、蘇天賜、到李秀實、戴士和、袁文彬、石煜,藝術家們對油畫的民族語言形成了一種自覺??v觀整個展覽,正如戴士和先生所說,這種傳承也是中國藝術家腳踏實地、用中國人的情感和視角,努力為油畫開辟新路的過程。
開幕現場(作者拍攝)
策展人陳曦認為:“老一代藝術家以‘立’為己任,在經歷過動蕩年代之后,他們打破俗套,勇于嘗試,并重新將藝術作為本真性的表達。而新一代藝術家在前人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自律與思辨,他們反而要在飛速發(fā)展的世界中停下腳步,通過遠行與對個體的審慎觀察重新認識世界。盡管身處的時代與境遇不同,但這些藝術家都將東方的語言注入油畫作品中,迥異于傳統(tǒng),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忠于自我的思考與表達,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紫金太和 孫宗慰 56.5×76cm 布面油畫 1947年
孫宗慰(1912-1979)曾在南京中央大學師從徐悲鴻先生。他曾經奔赴祖國西部考察少數民族的生活,研習敦煌壁畫,之后創(chuàng)作出了一批富有中國韻味的油畫作品,在色彩、筆觸、造型、空間方面有著獨到的理解。《紫金太和》立足于中國審美趣味,延續(xù)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美學,又遵循了西方傳入的焦點透視法,別具一格。
塞納河 吳冠中 70×50cm 綜合版畫 1989年
吳冠中的《塞納河》強調畫面抽象結構形成的節(jié)奏,結合了中國畫的“留白”手法。蘇天賜吸收了林風眠作品中主觀的色彩和對造型的歸納,展覽中的《暮春三月》和《瓶中的紅花》融入了中國繪畫的筆法,注重表現對象的神韻和詩意,以含蓄雋永的方式傳達感受,同時也區(qū)分了色彩的冷暖變化和色彩傾向。
暮春三月 蘇天賜 50×64cm 布面油畫 1992年
瓶中的紅花 蘇天賜 40×50cm 布面油畫 1992年
羅爾純先生在作品中進一步解放了造型和色彩,形成了強烈的個人語言。李秀實先生將中國畫的墨線引入創(chuàng)作,發(fā)展成為“墨骨油畫“。戴士和先生基于客觀物象,突出畫面的構成、色彩、筆觸等元素,挖掘對象的內在精神,致力于“寫意油畫”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而在袁文彬、石煜、孟佳寶、羅逸清的作品中表達了藝術家對時代、對歷史和文化的關切,色彩這一繪畫語言得到了進一步強調和拓展。
作家-老柯 羅爾純 72×60cm 布面油畫 1989年
山居輯系列——空谷展翅 李秀實 80×100cm 布面油畫 2020年
春節(jié)期間的百合 戴士和 120×120cm 布面油畫 2012年
摩梭族的阿夏 袁文彬 200×120cm 布面油畫 2022年
擱淺 石煜 110×110cm 布面油畫 2019年
五光十相 孟佳寶 49×58cm 布面油畫 2021年
錦簇13 羅逸清 30×40cm 油畫、丙烯 2023年
藝術家李秀實在采訪中提到,油畫民族化的實踐其實在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油畫家那里就已經開始了,但當時還未形成一個明確的藝術主張。直到20世紀50年代,董希文先生才明確提出“油畫中國風”的概念,他在《從中國繪畫的表現方法談到油畫中國風》一文中寫道:“因為我們究竟有我們自己的生活情況,我們有我們中國人民的欣賞習慣和對藝術的獨特的愛好,我們有我們民族自己的藝術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繼承與發(fā)展。中國畫家應該有中國畫家自己的氣質,自己對于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現法?!崩钚銓嵪壬舱J為,中國油畫的創(chuàng)作不能總是尾隨西方,那樣就容易丟失本民族藝術里獨一無二的東西,就難以在世界藝術中占有一席之地。
京華遺韻系列——鐘樓胡同 61×81cm 布面油畫 1992年
面對油畫民族化的課題,我們該如何處理中西藝術的關系?戴士和先生認為“西方藝術傳統(tǒng)和中國藝術傳統(tǒng)的結合點就在于當下每個中國人的誠意,每個人的真情實感,這里面就包含著從西方學來的技法,也包含著作為一個中國人對藝術的理解,這些都表現在當下你所畫的作品中?!?/p>
旅順美術老師與學生 戴士和 100×120cm 布面油畫 2014年
王老師和她的弟子 戴士和 100×120cm 布面油畫 2014年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副主任石煜認為,藝術家們都在表達自己的時代,但更深層次的是“一種文脈的延續(xù),以及對這種文脈的關心和熱愛,是一種表達方式”。
夜奔 石煜 110×120cm 布面油畫 2014年
天津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袁文彬在采訪中表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不同的表現方式,但也有共同面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課題?!拔覀兯f的油畫民族化不是用油畫畫國畫,而是要先進行傳統(tǒng)資源的當代轉化?!痹谡钩龅淖髌分?,他用五彩的云來表現瀘沽湖上的霧氣。而在油畫中,色彩也是最具有主觀性和意象性的東西?!皩懸庵饕且磉_內心的意象,不僅是如實地反映現實,而要融入情感和感受”。
瀘沽湖上的五彩云 袁文彬 200×120cm 布面油畫 2022年
錦簇6 羅逸清 30x40cm 布面油畫 2023年
正如策展人陳曦所說:“繪畫傳承的不僅是技法,還有思想與精神,即追求形式與精神的內在同一性?!敝灰@片土地上的人們依然對美有著純粹追求,有著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藝術的文脈將會繼續(xù)在繪畫中傳承下去。
據悉,展覽將持續(xù)至5月7日。(文/鮑明源,作品圖片由藝冠空間提供)
出席開幕的嘉賓合影(作者拍攝)
出席開幕的嘉賓合影(作者拍攝)
參展藝術家李秀實致辭(圖片來源:藝冠空間)
參展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戴士和先生致辭(圖片來源:藝冠空間)
參展藝術家、天津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袁文彬致辭(圖片來源:藝冠空間)
參展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副主任石煜致辭(圖片來源:藝冠空間)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陳曦致辭(圖片來源:藝冠空間)
開幕式由藝冠空間負責人徐建欣先生主持(圖片來源:藝冠空間)
展覽現場(作者拍攝)
展覽現場(作者拍攝)
展覽現場(作者拍攝)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