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4/11 20:20:09 來源:美術(shù)報
塔是中國建筑群中的王者。因?yàn)橹袊膫鹘y(tǒng)建筑相對低矮,所以塔自來到東土以后,很快就成為矮屋家族中的偉男子而招至眾目睽睽,并很快就喧賓奪主地成為寺廟里的中心建筑。從漢代起,各地建塔的事便史不絕書:佛籍載三國時孫權(quán)崇佛,從胡僧康會處得到舍利,便在建業(yè)建塔以祀之,號建初寺,曾經(jīng)被認(rèn)為是中國佛塔之始。
但實(shí)際的情況更早,漢明帝在為攝摩騰和竺法蘭建白馬寺的同時,就在寺內(nèi)建有塔。稍后,漢獻(xiàn)帝時的丹楊人笮融大肆弘法,耗巨財(cái)禮佛,在下邳建九鏡塔,“大起浮圖祠,以銅為人,黃金涂身,衣以錦采,垂銅槃九重,下為重樓閣道,可容三千余人?!背跗诘乃聫R,塔是主體,是中心,其它的建筑都要圍繞和服從于塔而建。只是到了后來,塔的主體位置才被供有佛像的大殿所替代。于是塔就或置于廟后,或置于寺側(cè),或是別立塔院,中國文化以一貫的寬容和大度接納了塔。
北魏時最著名的佛塔是洛陽的永寧寺,這是胡太后仿照平城的永寧寺而建的,寺中一座木結(jié)構(gòu)的9層塔竟高達(dá)90丈,其上又疊以10丈高的金剎,合去地1000尺。行人在百里之外就能見到塔影,塔身上僅大小金鈴就有5400枚之多,塔上“金盤炫日,光照云表,寶鐸含風(fēng),響出天外。”連見多識廣的禪宗初祖達(dá)摩見了都贊嘆說,“我活了150多歲,歷經(jīng)諸國,也沒有見過如此精麗的寺塔,連印度本土也沒有”。對著它合掌數(shù)日,口唱南無,盤桓良久方戀戀不舍地離去。后來,這樣一座精美壯麗的寶塔竟然慘遭火焚,經(jīng)三月而不滅,洛陽全城都可聞到糊焦味,足見其規(guī)模之大。這是佛塔進(jìn)入中國以來最為壯麗的一例。
目前中國漢以前的塔都已不存,只能在云岡、敦煌、龍門等石窟中見得到北朝時的塔形浮雕。中國目前最古老的塔是位于河南的嵩岳寺塔,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座磚砌的地面建筑。它始建于北魏孝明帝時的正光元年,距今已經(jīng)將近1500年了。這座塔高不足40米,為密檐式,全用磚砌,塔的平面為罕見的12角,在塔頂部安有7層磚砌的相輪。整座塔呈拋物線型,非常流暢優(yōu)美,如同一枚玉米棒般矗立在嵩山山麓。塔的下部有著高大的基座,底層明顯高大,遠(yuǎn)比以上14層之間的距離要大。塔體沒有使用中國傳統(tǒng)的斗拱式,而是用了疊澀的方式來出檐,漸而外伸,恰到好處地收分,適度自然地到頂部形成一個攢尖狀。塔身每一層的4個正方位開有磚砌的圓拱門,其余8面各砌有墓塔形的佛龕1座,并在券頂作火焰狀的尖拱,塔的各角都砌有倚柱1根,柱頭有覆蓮紋。此塔外部為12角形,內(nèi)部卻為8角形,縱向15層,但內(nèi)部只有10層,內(nèi)外明顯有別,顯示出高超的磚砌造工藝。從塔身的造型和紋飾來看,都有印度北部拋物線型錫哈拉式塔的影響。
隋唐之際仍是中國的建塔高潮,隋文帝得到天竺僧贈他的佛舍利1包,即位后便下令將舍利子分送全國,53州都要建立舍利塔供奉,前后共有3次,在國內(nèi)立塔110座,這是舍利塔這種形式在中國的一次濫觴。
當(dāng)萬千佛塔在神州大地上樹立,引來了萬千信徒的敬仰膜拜,同時也引來了萬千風(fēng)雅人士的登臨送目。登塔凌風(fēng),這是中國人引為自豪的雅舉,也是印度人連想也不敢想的事,任何印度人都不敢登上那神圣的窣堵坡或錫哈拉之頂,他只能俯拜在地,遙望叩首。
一個人所處的空間位置對于他的心理有相當(dāng)大的影響。人是匍匐于地的侏儒,一旦當(dāng)他升到百米半空中時,一切都會因空間位置的提升而有所改變。因此而生發(fā)的當(dāng)然還會有宗教感,因?yàn)樯碓诟咛?,與凡塵拉開了距離,與自己習(xí)慣所見的景象拉開了距離,而與不可知的溟濛靠得更近,人的精神就必須有所依托。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相信神棲于高處,為了達(dá)到神人共語,天人相通,高聳的宗教建筑也就此產(chǎn)生,無一不是直指蒼穹、凌虛欲飛的巨靈族。嵯峨的建筑物壓迫著信徒的自尊心,使他們變?yōu)槊煨。顾麄冃纳謶?,使他們在震懾之余的靈魂得以皈依和飛升。但登塔之后信徒們的心會與建筑物的高度合并,從而獲得一種驕傲和自信。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