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3/16 20:19:23 來源:中國藝術報
中國攝協(xié)三門峽培訓中心自成立以來,每年舉辦十幾次公益攝影培訓活動,針對一個時期攝影領域普遍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邀請各類攝影專家為學員授業(yè)解惑。在最近一次培訓中,陜西省文聯(lián)副主席、陜西省攝協(xié)名譽主席胡武功提出,如何引導大眾從娛樂攝影轉向文化攝影?
放眼當今國內攝影界,各類攝影團隊活動豐富多彩,技術培訓線上線下無一不足……大眾攝影已然不是有熱情沒熱情,而是熱情如何引導;不是有錢沒錢,而是錢往哪里投;不是努力不努力,而是如何有效地傳播作品產生效益……如何將攝影這一最普及的大眾娛樂形式引入文化屬性,提升大眾攝影的內涵與深度,一直以來,成為大眾攝影發(fā)展的一個瓶頸。為此,中國攝協(xié)三門峽培訓中心結合當下大眾攝影在旅游風光人文領域的廣泛性,邀請胡武功、孫振軍、蘇學、蘇唐詩、李學峰等業(yè)界專家現(xiàn)身說法,生動具體地從選題立意、觀察視角、風格特點以及傳播渠道等多方面,給予專業(yè)指導;鼓勵學員專注一點堅持不懈,將攝影熱情引向文化關注。
旅游攝影是大眾攝影中最熱門的一類,是走馬觀花到此一游?還是用攝影這一視覺語言,有目的地記錄一次異國人文之旅,傳遞友情促進共同進步?曾經在15年間30多次深入尼泊爾的亞朵集團首席攝影師蘇學通過拍攝大量影像,以東方攝影師真誠友善的視角,觀察深描這一東方古國的人文生態(tài),有態(tài)度有情懷,用攝影語言傳遞價值觀。蘇學指出,把握探索(拍什么)、發(fā)現(xiàn)(拍誰)、記錄(怎么拍)、傳播(給誰看)四個環(huán)節(jié),明確主題,做好功課,拍有用的片子,才能“用攝影語言講好國際故事”。建筑攝影是旅游攝影中的一大熱門。“千只長鏡聚焦十七孔橋金邊”的壯觀,是中國大眾攝影熱頗具代表性的一景,那么學習效仿經典作品的背后,是否存在機械復制名家之作,將統(tǒng)一標準誤入充滿個性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創(chuàng)作之隱患?以拍攝建筑成名的河南攝影家蘇唐詩引導大家,“用心看見,用心呈現(xiàn)”,才能避免千人一圖,拍出自己的風格。
大眾攝影的另一大問題是普遍缺乏選題的視野和眼光,見啥拍啥,眉毛胡子一把抓。河南省攝協(xié)副主席、攝影家孫振軍以自己幾十年的攝影經驗積累,為大家提供了一系列用于實踐十分具體的“解藥秘方”。他認為,攝影主體的思想傾向、鏡頭的觀察視角、圖像的表達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是一個成功攝影人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要以小見大,抓取“典型環(huán)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瞬間”,堅持經年,以時代敘事,積累總結成系列。出身農學專業(yè)的山西攝影家李學峰,是一位以工作身份關注行內熟悉的農耕文化,堅持數(shù)年走向成功的典范。他三年來將鏡頭聚焦一年四季的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物候,影像如詩一般,呈現(xiàn)詳盡精美,由中國攝影出版社結集成書,兼具學術性與科普性。
中國攝協(xié)三門峽培訓中心歷次培訓學員,除部分為來自各基層攝協(xié)工作人員外,大部分為非職業(yè)攝影愛好者。以最近舉辦的這次培訓班為例,142位學員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地區(qū)基層單位,其中攝影愛好者人數(shù)過半,基層攝協(xié)及攝影機構人員占四分之一,學員平均年齡50余歲。盡管攝影經歷和興趣方向各異,但熱愛攝影、具備一定攝影技能、期待在攝影領域開拓自我做出成就,構成這一群體的共同特點。大家?guī)е鴱娏业膶W習熱情不遠萬里聚于三門峽,充分說明基層攝影隊伍求知若渴、期待提高。大眾如何從娛樂攝影走向文化攝影,專家引路,始于足下……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