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3/2 20:34:04 來源:西泠拍賣
2023年3月4日至5日(周六、周日),西泠印社二〇二二年秋季拍賣會精品巡展將在上海靜安昆侖大酒店(上海市靜安區(qū)華山路250號)拉開序幕。
本次巡展,西泠拍賣精選2022西泠秋拍27大專場的部分精品,涵蓋書畫、信札、瓷雜、印硯、油畫、紫砂、玉器玉雕、古籍碑帖、造像、錢幣等全門類拍品,集中亮相上海,精品薈萃,再度相約,誠邀各界藏家蒞臨展覽現(xiàn)場,佳品共賞。
2022西泠秋拍將于2023年3月15日至17日在杭州國際會議中心洲際酒店(浙江省杭州市解放東路2號)舉槌拍賣,3月13日至15日同地舉行預(yù)展。敬請關(guān)注西泠拍賣官網(wǎng)了解最新拍賣信息及瀏覽網(wǎng)上預(yù)展。
2023西泠春拍征集火熱進行中,上海巡展現(xiàn)場同步公開征集中國書畫、古董珍玩等全門類藏品。
西泠印社二〇二二年秋季拍賣會
延期至2023年舉行
上海巡展
— 時 間 —
3月4日 周六 9:30-20:00
3月5日 周日 9:30-18:00
— 地 點 —
靜安昆侖大酒店 二樓宴會廳
(上海市靜安區(qū)華山路250號)
上海巡展現(xiàn)場“2023西泠春拍征集”同步舉行
— 預(yù)展 —
3月13日—3月15日
(周一至周三)
— 拍賣—
3月15日—3月17日
(周三至周五)
— 地點—
杭州國際會議中心洲際酒店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東路2號)
拍賣詳詢:0571-87896778 / 87812580
敬請關(guān)注官網(wǎng) www.xlysauc.com 及微信公眾號實時發(fā)布的拍賣日程。
長按識別二維碼
瀏覽網(wǎng)上預(yù)展
場 次 安 排
原定場次時序不變
拍賣時段整體平移
原12月30日專場 平移至
2023年3月15日(周三)
C廳
09:30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
14:30 中外陳年名酒及滋補佳品專場
16:00 百年登喜路·首屆煙斗藝術(shù)專場
19:00 中外名人手跡與影像藝術(shù)專場
原12月31日專場 平移至
2023年3月16日(周四)
A廳
09:30 中國書畫古代作品暨明清信札手跡專場
15:00 中國書畫扇畫作品專場
19:00 追隨魯迅和中國新興木刻運動——戎戈一生木刻創(chuàng)作紀實專場
19:10 現(xiàn)當代油畫專場
20:40 中國名家漫畫·插圖連環(huán)畫專場
B廳
09:30 忘憂·文人書齋清玩專場
13:00 華藏寶相·歷代佛教藝術(shù)專場
15:00 中國歷代瓷器專場
19:00 江南心境·文房瓷器專場
19:30 江南心境·首屆茶花香器專場
20:00 秋吟·龔心釗、高振霄、高式熊家藏宮廷蛐蛐罐雅玩專場
20:30 中國歷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專場
C廳
09:30 中國歷代錢幣專場
14:00 中國古代玉器及當代名家玉雕專場
19:00 文房清玩·近現(xiàn)代名家篆刻專場
21:00 文房清玩·歷代名硯暨古墨專場
原1月1日專場 平移至
2023年3月17日(周五)
A廳
09:30 中國書畫近現(xiàn)代同一上款作品專場
13:00 西泠印社部分社員作品專場
14:00 中國書畫近現(xiàn)代名家作品專場
16:00 東方瑞麗·珠寶翡翠專場
B廳
09:30 萃古熙今·文房古玩專場
13:00 文房清玩·古玩雜件專場
16:00 西方古物專場
中國書畫
2022西泠秋拍
項圣謨(1597~1658) 夕山秋照圖
水墨紙本 鏡片
63.5×27cm
說明:秦通理舊藏,吳湖帆鑒藏并題跋。
談及明清書畫史,嘉興項氏是繞不開的一座豐碑。作為中國書畫史上最大的私人鑒藏家和明末嘉興書畫世界的核心人物,項元汴之收藏上承吳門、下開華亭,甚至規(guī)范了清代內(nèi)府《石渠寶笈》對歷代名作的收藏品位。
元汴子孫中工書善畫者,則以項圣謨?yōu)樽罱艹?,其自幼飽覽家藏名跡,臨寫揣摩,浸染日深,遂與宋元血戰(zhàn)。其作品兼工帶寫,畫風秀雅而格調(diào)高逸,可謂“士氣作家俱備”,在明末畫壇獨樹一幟,引領(lǐng)作為吳門余脈的嘉興畫派之發(fā)軔。
張庚《國朝畫征錄》記載項圣謨“善畫,初學(xué)文衡山,后擴于宋而取韻于元”,細觀本幅,畫家以清勁細膩的筆法勾畫近景的喬木飛鴻,可謂取法宋人的造型準確、用筆周密,而以極富文人趣味的線條和清潤筆墨皴寫中遠景的林亭坡石和溪山云霧,可謂取法元畫的文人氣息和隱逸趣味。徜徉畫中,頓覺一股靈秀之氣撲面而來,如臨陶淵明“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清新詩境。
項圣謨深厚的繪畫功力和高逸畫格得到了同時代及后世的廣泛稱頌。董其昌在跋項圣謨山水冊時,給予這位晚生后學(xué)以“天韻自合”、“功力深至”的高度評價。而項氏之后繼起的嘉興籍鑒藏家李日華更將項圣謨推崇為“繪林正脈”,認為其“英思神悟, 超然獨得”,在“畫道凋落”的明末畫壇無疑是“崛起之豪”。
此畫傳至民國,曾為海上具眼吳湖帆珍藏。作為其隔代知音的吳氏曾收藏多幅項圣謨的繪畫精品,在本幅邊跋中,他稱“(項)易庵家藏本豐,天資更超,工力尤深,三者俱備,故成香光西廬勁敵,非偶然也。”香光居士董其昌是松江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物,其“南北宗論”對明清畫壇影響甚巨,而西廬老人王時敏則為“四王”之首,開創(chuàng)婁東畫派,執(zhí)清代畫壇南宗之牛耳,二者皆為開宗立派的畫壇巨擘,融匯自然山水與宋元諸家筆墨而自成面目,而吳湖帆認為項圣謨足與二者相抗衡,可見其繪畫造詣之深湛。
2022西泠秋拍
宋旭(1525~1606) 具區(qū)林屋圖
設(shè)色紙本 立軸 1592 年作
270×55cm
出版:即將出版于《水木湛清華:中國繪畫中的自然》。
展覽:“水木湛清華:中國繪畫中的自然”,清華大學(xué)藝術(shù)博物館,2021年4月至10月。
具區(qū)屬于太湖,湖州位于太湖南岸,宋旭作為湖州人,一定非常熟悉太湖的景色,而宋旭與王蒙同為湖州人,本作可稱是湖州人仿湖州鄉(xiāng)賢寫太湖山水之作品,別具鄉(xiāng)賢意義。
宋旭的這幅與王蒙名作《具區(qū)林屋圖》(中國臺北故宮藏)同題,題款方面宋旭也同樣在畫作右上角題有“具區(qū)林屋”四字,是宋旭山水落款的經(jīng)典題法,并用宿墨書寫。宋旭對王蒙《具區(qū)林屋圖》的再創(chuàng)造除了山石皴法的再現(xiàn),在表現(xiàn)太湖方面充滿逸趣,在畫面構(gòu)圖和意境上作出了新的開拓。
宋旭最初活躍于嘉興地區(qū),后寓居華亭,與莫是龍、呂炯、陳繼儒、孫克弘等交往密切。在吳門畫派已經(jīng)式微,而云間畫派還沒有完全形成的間隙里,他對院體和吳門畫派皆有借鑒,也汲取了李成、關(guān)仝、范寬等宋元繪畫精神,加上對于真山真水的參悟,作品中沒有吳門畫派晚期的矯飾和纖弱的頹勢,在其一生之中基本保持了自己藝術(shù)的獨立性,明末趙左、沈士充等皆出其門下,因此被世人稱為“蘇松派”的開山之祖。16世紀最后的幾年,宋旭徜徉于江浙、東南山水,常有紀實性的山水佳作流傳下來。如萬歷十九年(1591)作《湖山春曉圖》,同年又作《西湖圖》。本件作于1592年的《具區(qū)林屋圖》是宋旭寫實與創(chuàng)作完美融合的代表。
宋旭的藝術(shù)貢獻之一是對大山堂堂的崇高風格山水的振興。這得益于他“畫山水惟李成、關(guān)仝、范寬妙智入神,才高出類,三家鼎峙、百代標程,前古莫能方駕,近代難繼后塵。”(《無聲詩史》)宋旭的山水有氣勢磅礴而深藏不露之感,“運宋之理,行元之格”。他擅長創(chuàng)作巨幅山水皆不是吳門畫派和松江畫派所長。另外,明代建筑的室內(nèi)高度的增加也使高軸有了發(fā)揮空間,就像王鐸的巨幅書法出現(xiàn)一樣,宋旭大軸得以有用武之地。
本件《具區(qū)林屋圖》條幅狹長,太湖占據(jù)了畫面一半,近景為湖石沙草,中景是林屋洞、寺廟和地勢低矮的山巒,遠景是高聳入云的縹緲峰,這樣的層巒式構(gòu)圖將林屋山描繪得氣勢磅礴,林屋洞口也顯得幽靜深邃。畫中點景“坐而論道”或“仙人指洞”的點景圖式在陸治的《仙山玉洞圖》、仇英的《桃源仙境圖》、《玉洞仙源圖》中均有表現(xiàn),給畫面增添了仙境效果。
宋旭落款“汾源書屋”為好友郭汾源的書房。郭汾源似與屠隆交往密切,屠隆曾有詩贈郭氏,字里行間可知二人絕非泛泛之交。對比宋旭《湖州十八景》冊中《道場山》一開的建筑繪法對比,畫中建筑確為寺院。畫中廟宇當為包山禪寺和水月禪寺(詳見黃鑫《明清時期“具區(qū)林屋”題材繪畫及其文化寓意研究》)。林屋山本是佛道并存的圣地,兩寺與林屋洞繪于一圖之中,因此本作可為釋道思想互相融合的現(xiàn)象增添依據(jù)。
宋旭作品的紀實性與高超的處理手法常帶給觀者新鮮的體會。他不作仕女花鳥、艷綠之山水少,未見替人代筆。張庚(1685~1760)曾說“少時聽聞前輩論及宋旭,輒深詆娸之”。在南北宗的觀念下,很難對宋旭有公正評價。
2022西泠秋拍
蕭一蕓[明末清初]繪,尤 侗(1618~1704)、姜宸英(1628~1699)、 李宗孔(1620~1689)等對題 山水題詠冊
設(shè)色紙本 水墨紙本 冊頁(共四十頁)
畫心:24×20cm×37 題跋 :46×27.5cm×3
說明:張茂枝上款。于鳳園題簽。
蕭一蕓是蕭云從的侄子。蕭云從作為明末清初新安畫派的重要畫手,更是“姑孰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蕭一蕓則是該流派唯一傳其衣缽的畫家。本件與諸家對題的《山水書法冊》,不僅是蕭一蕓存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姑孰畫派兩代人從新安走向江南文人圈的重要見證。
蕭一蕓也是蕭云從唯一承認的代筆人。蕭一蕓的畫作因面貌酷肖蕭云從,常為牟利者改款,以致其本款作品傳世極少?!吨袊糯鷷媹D目》收錄者僅有七件。本冊共繪山水二十開,為其成熟時期的精心之作,不啻為傳世作品中體量最大、面貌最豐富的標準件。對于研究其繪畫風格本貌,以及蕭云從作品中的代筆現(xiàn)象具有重要的學(xué)術(shù)價值。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蕭一蕓同尺寸、同形制、同上款的山水冊二十開,是學(xué)界公認的范本。本件同為二十開,與故宮本原為上下半本。且本件當為后半部,保留了原冊的題跋部分。
上款人張茂枝為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官至內(nèi)閣中書,是蕭氏叔侄及姑孰畫派的推崇者。本冊跋者多為其在安徽巢縣為官時結(jié)識的友人,其中不乏尤侗、姜宸英這樣的士人名流。眾名士很可能是在題跋這一過程中,熟知了蕭一蕓,乃至姑孰畫派的畫風面貌。張茂枝在巢為官時與蕭氏叔侄亦頗有深交,才能將這對畫林賢阮的浩繁巨制羅致左右。
本套山水合冊并無蕭一蕓款署紀年,題跋中所落年款最早者為順治丁酉(1657年,故宮本),可知本冊當作于1657年以前。蕭云從早年擅長細筆的奇趣畫風,晚年喜用散鋒禿毫,風格更為古淡蕭疏。蕭一蕓則很好得繼承了蕭云從早年細筆這一路的畫風,這種極富裝飾感的奇趣畫風在其后的作品中運用地更為成熟壯邁。
本冊取法諸家山水圖式,當為蕭一蕓早年侍蕭云從身側(cè)的心摹手追之作。在繼承蕭云從清疏蒼秀的畫風以外,帶有更明顯的版畫創(chuàng)作特質(zhì),這也是“姑孰畫派”在藝術(shù)史中的重要特點。
2022西泠秋拍
文徵明(1470 ~ 1559)八十六歲書《醉翁亭記》
紙本 手卷 1555年作
引首:66×34.5cm 畫心:120×29.5cm 題跋:132×34.5cm
出版:1.《文徵明行書名篇》單行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5年。
刊載:2.《收藏家》P28-30,收藏家雜志社,2003年第11期。
說明:啟功、梁樹年題跋。鄭誦先鑒賞并題跋。金禹民鑒賞并題引首。唐怡鑒賞并題簽。金煜鑒藏并題跋及題簽。
是卷書北宋名賢歐陽修之名篇《醉翁亭記》,作于1555 年,時文徵明八十六歲,去世前三年,寓蘇州玉磬山房。
全卷用嘉靖時期典型的白棉紙書寫,烏絲界格,取用晚年最拿手的行書字體,嚴謹法度中又流露自然,為文徵明晚年的精妙之作。卷后有啟功先生難得長跋,不僅指出文徵明書歐陽修原文之不同,也表達了對文氏晚年書此墨妙的欽佩之情。
《醉翁亭記》作于1045年,距今已近千年,其內(nèi)容向來被文士所喜愛,故在歷代傳抄過程中往往有添漏之處。現(xiàn)已知蘇唐卿篆書《滁州瑯琊山醉翁亭記》離作者較近,可作為參考標準。
明人尚勢,崇尚新奇,往往在書寫經(jīng)典的時候多有改動,從明中期到晚明都是如此。所以許多對古文的抄漏添改,對文獻的抄襲現(xiàn)象,在明人眼中卻是習(xí)以為常的?,F(xiàn)存公認的文徵明書跡中,也常有類似現(xiàn)象,譬如《醉翁亭記》,凡書幾遍都不相同。
文徵明書寫《醉翁亭記》,據(jù)年譜記載即有五件,分別作于 1537 年(大字行書,石渠寶笈)、1540年(行書,文嘉跋)、1541年(行書拓本)、1548年(小字行書,書畫卷)、1551年(小楷)。其中以 1537年所作大字行書(現(xiàn)藏于沈陽故宮博物院),與1551所作小楷(現(xiàn)藏于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最為世人熟知。讀此二幅作品,其中亦不乏有文字改動之處,且與本拍品三者都不相同。
對于一位八十六歲老人來說,這四處錯誤不僅無礙于本卷的精妙,反而增加了其書寫狀態(tài)的自然性,也從反面證明一件明代法書的真實性。連啟功都自愧,談及看到了晚年文徵明學(xué)而不怠的堅韌性格:“功學(xué)問藝能仰視衡翁,固不啻霄壤之判,即以年事言之,視翁書此卷時尚少二十三歲,而精力衰減,涉筆訛舛更有甚者,觀此惕然知所自勵?!?
《醉翁亭記》是歐陽修被貶滁州任太守時所寫,描寫了瑯琊山和醉翁亭周圍的優(yōu)美環(huán)境與和樂的社會風氣,含蓄地表達了貶官后的心境,言辭清麗,其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道出了其寄情山水、醉意于山水的真意,與文徵明早年入仕不得志,晚年悠然自適、遠離世俗的狀態(tài)不謀而合,故文徵明多次書寫此文,以抒心中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2022西泠秋拍
齊白石(1863~1957) 和平永續(xù)圖
設(shè)色紙本 鏡片 1954 年作
113×34.5cm
出版:1.《齊白石畫集》,文物出版社,1992年。
2.《齊白石全集》第七卷·繪畫P235,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1996年。
3.《齊白石·禽鳥》P119,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6年。
說明:吳平題簽。京劇名家馬玉琪舊藏,附馬玉琪與本拍品合影照片。
本幅《和平永續(xù)》作于 1954 年,參考《齊白石全集》以及遼寧省博物館所藏兩件相近年份的《雙鴿圖》,此時齊白石畫鴿水平已臻化境,信筆而為,妙趣天成。兩只和平鴿相望,一黑一灰,一濃一淡,憨態(tài)可掬,和藹可親,獨特生動。
白石老人最初創(chuàng)作和平鴿是 1950 年應(yīng)《人民畫報》社創(chuàng)作“和平鴿”之邀,憑借過去寫生印象創(chuàng)作而成。這一時期, 齊白石畫中的鴿子沒有肉冠,造型也比較簡單。在創(chuàng)作幾幅之后,因感對鴿子還缺乏仔細觀察,此后白石老人親自 喂養(yǎng)并日夜觀察鴿子的輪廓、羽毛、爪子、神態(tài)等,直至 1952 年其畫鴿技法已日趨成熟。
以本幅《和平永續(xù)圖》中雙鴿為例,雙鴿羽毛飽含光澤又富有層次,體態(tài)矯健,雙目傳神,并且在鴿子嘴的上部加了一筆小肉冠,白石老人認為肉冠與鴿子的特征有關(guān),故不能省略。齊白石曾將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和平鴿與畢加索所繪和平鴿進行比較,言道 :“他 (畢加索)畫鴿子飛時要畫出翅膀振動。我畫的鴿子翅膀不振動,但要在不振動中看出振動來?!庇^此幅《和平永續(xù)》 中雙鴿深有此感。畫面上方綴有菊花兩簇,自古以來以菊入畫即有延年益壽之意,而本幅和平鴿佐以叢菊便有祈愿 世界和平永續(xù)、謳歌美好生活之美好寓意。
2022西泠秋拍
傅抱石(1904~1965) 金剛坡時期為李宇超作 深山訪友圖
設(shè)色紙本 立軸132.5×45cm
出版:1.《傅抱石精品畫集》圖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名家翰墨·傅抱石金剛坡山水(二)》P102-103,(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3.《傅抱石全集》第二卷P116-117,廣西美術(shù)出版社,2008年。
著錄:4.《傅抱石年譜》P160-16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說明:李宇超上款。羅桂祥舊藏。
此畫系為中共中央上海局秘書長李宇超所作,當年為了保護作品免遭破壞,將上款“宇超”的“宇”字添筆改成“寶”字,從而躲過劫難,本幅杰作得以保全至今,并更添歷史色彩。???
眾所周知,金剛破時期傅抱石因創(chuàng)作條件所限,所創(chuàng)作品多為小尺幅作品,而是幅《深山訪友圖》尺寸竟達五平尺多,此后更陪伴傅抱石十余年之久,由此可見傅抱石對于此件作品也是頗為滿意且心愛至極的,不失為為傅抱石重慶金剛坡時期的精品力作。???
受蜀中山水氣象磅礴的啓發(fā),傅抱石力行藝術(shù)變革,以典型的“抱石皴”表現(xiàn)山水結(jié)構(gòu)。畫面的整體墨色自下而上,由深至淺,以縱向構(gòu)圖,崇山峻嶺充斥全幅,視覺上極具張力與沖擊力,通幅筆墨蒼茫雄奇,夏季的巴山夜雨煙霧彌漫,不辨東西。左下角以凝練筆墨繪二高士,與濃厚山景形成強烈對比,為畫眼所在。傅抱石在本幅作品中展現(xiàn)出收放自如的造境能力,更是藝術(shù)家在學(xué)識和修養(yǎng)的不斷積淀而達到的超脫境界。
文房瓷器
2022西泠秋拍
清乾隆·松石綠釉浮雕夔龍紋花觚
帶座高:14.9cm
高:13.2cm
直徑:7.9cm
此花觚仿青銅器“觚”之形,廣口,長頸,鼓腹,圈足外撇,古雅高遠。器身盡施雍正時創(chuàng)制的松石綠釉,釉質(zhì)明潤亮澤,勻凈純美。器身模印蕉葉紋,上下蕉葉挺拔,紋飾清晰,正中束腰處印螭龍紋,皆源自商周青銅器圖案,即唐英所謂“制不越尊罍彝鼎”。器物配有精美的硬木托座。
本拍品為乾隆御制的文房珍品,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等所藏多件珍貴藏品相似,可作參考。
首屆茶花香器專場
2022西泠秋拍
漢·曹秋舫藏大吉壺、陳子清拓片并隸書六言聯(lián)
大吉壺:高:36.5cm?
耳徑:29cm
中堂:115×50cm?
對聯(lián):132.5×32.2cm×2
“器以藏禮”,商周青銅器一般用作祭祀朝聘等禮儀活動。直至宋代新制禮樂,稽古之風盛行,鼎彝盨簠用以焚香、插花。
大吉壺壺內(nèi)底心鑄銘文“大吉”,寓意大吉大利,萬事順暢,逢兇化吉。壺下設(shè)圓形器座,上刻“大吉壺,懷米山房記”。懷米山房為曹載奎的齋名,可知此壺曾為清干嘉時期金石收藏大家曹載奎所藏。道光二十年(1840)曹載奎《懷米山房吉金圖》內(nèi)收錄四壺,此壺為其一,圖中每器均以乾隆時的衡器,度其大小,權(quán)其輕重,并附釋文,十分嚴謹。
在吳湖帆與陳子清所作的拓本博古畫中,我們得以一睹此壺配上牡丹紅梅置于書齋雅室的風采。吳為此壺拓片補繪兩朵牡丹,并題字:“潘氏海紅華館藏器,子義拓贈。”介紹此壺為潘子義家藏之物,潘拓此壺全角拓片相贈。潘氏家族是蘇州望族,有“貴潘”之稱。潘靜淑的伯父潘祖蔭延續(xù)潘家對書畫古物的鑒藏雅好,潘尤以金石、古籍收藏名重一時,是當時金石圈的紐帶式人物。
潘子義為吳湖帆妻兄,陳子清為吳湖帆表兄,均與吳湖帆交從甚密。陳子清在潘子義家看到此壺并成搨。吳湖帆本人也曾為此大吉壺拓片題字,并繪制兩朵牡丹。潘家將此件青銅漢壺用作插花之器,日常搭配花卉觀賞,在文人交流活動中,此壺又以拓本博古圖形式流傳于世。不過,無論是繪牡丹還是作紅梅,此件青銅漢壺是博古畫中毋庸置疑的主角,加之潘祖蔭收藏精慎,所藏此壺定然十分珍貴。
歷代瓷器
2022西泠秋拍
清乾隆·青花釉里紅纏枝蓮紋蒜頭瓶
高:29.2cm
直徑:16.5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乾隆一朝崇尚摹古,追求融匯古今之精粹于一體,故其御瓷一項多見古為今用,又不乏創(chuàng)新活力,本品造型取法于秦漢銅器——蒜頭瓶,長頸鼓腹,頸飾弦紋,顯然是取自內(nèi)府典藏的古器為范而成,并且是歷史上瓷質(zhì)蒜頭瓶當中與原物外型最為相近的,它與萬歷時期粗拙厚重的風格完全不同,彰顯出乾隆時代的摹古考究精神,是為乾隆官窯早期仿永宣中的絕佳上乘之作,乃解讀乾隆朝造器精神的佳例。
乾隆帝曾多次責令景德鎮(zhèn)御窯廠慕古創(chuàng)新,研習(xí)永宣青花燒造技巧。此件梅瓶,以花卉紋為飾,題材與 15 世紀早期流行的海水云龍紋大不相同,其外型忠于原物,追求俊秀古雅之美,于此基礎(chǔ)之上則賦予新的裝飾風格,更突顯此瓶的雅致,既慕古,亦創(chuàng)新,宣示皇家的審美品味,為乾隆官窯早期的仿明代宣德的精品。
2022西泠秋拍
清乾隆·青花釉里紅海水龍紋綬帶耳抱月瓶
高:16.9cm 直徑:13.5cm
款識:乾隆年制
釉里紅始元代,興盛于明清,至康雍干三朝釉里紅進一步發(fā)展,式樣亦隨之添增了不少。此瓶形制與式樣源自明初永宣時期,器型系受西亞文化啟迪而出現(xiàn),造型乃借鑒永宣官窯青花大扁壺并稍加化裁而成,稱為“抱月瓶”或“寶月瓶”。
本品造型優(yōu)雅雋秀,釉質(zhì)溫潤瑩白,尺寸碩大,繪飾宏壯,紋飾明顯帶有古波斯的異域風格,為清朝瓷匠精工巧藝之左證,炫耀盛世輝煌。傳世至今,實屬珍罕。底部青花書“乾隆年制”兩行四字篆書款。
此瓶將乾隆帝的思古之情,華麗雄渾之品味,納于一身,游龍?zhí)だ?,躍然瓷上。龍紋乃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最重要之紋飾,象征帝王及皇權(quán),此瓶鈷藍發(fā)色濃艷,所施釉里紅一色妍麗,發(fā)色于市場流通中為極上品,宛如佳人初醉,與青花明快鮮亮之色,相互輝映,映襯出乾隆時期國力雄厚、萬國來朝的盛世風采。
2022西泠秋拍
清乾隆·青花纏枝蓮?fù)邪藢毤y盉壺
帶座高:27cm
高:22.5cm
直徑:24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此式盉壺的最初原型來自商周時期青銅酒器“盉”,清宮對其摹制始于乾隆時期,嘉慶、道光二朝沿襲有造,往后未曾經(jīng)見。此器造型古樸典雅,構(gòu)圖繁密有致,繪畫流暢豪放,花紋當中之“點涂法”酣暢淋漓、自然奔放而不失矩度,青花蒼雅明快、嬌妍欲滴,與瑩潤似玉的釉質(zhì)相互映襯,皆見佳瓷麗質(zhì)。器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結(jié)字規(guī)整。
道光二十九年,清宮謹遵道光皇帝節(jié)儉的治國思想,官窯奉旨停止燒造“不急之務(wù)”的16種圓琢瓷器,此器亦在其中。隨著乾隆盛世的繁華遠去,此式代表摹古情趣的盉壺終于退出御瓷燒造之列,成為帝國昔日光輝的一絲追憶。
古玩雜件
2022西泠秋拍
明·蕉葉式古琴
琴長:120.4cm 額寬:18cm?
肩寬:18.7cm 尾寬:13cm
此蕉葉式古琴琴身修長,形似一片芭蕉葉,琴額底面出莖下垂,琴體兩側(cè)若葉緣起伏波曲。通體髹黑漆,鹿角灰,面上見流水斷。琴面嵌十三個銅鎏金徽,嵌紫檀岳山、冠角、雁足和軫。
蕉葉式琴相傳為閩人劉伯溫創(chuàng)制,琴身似芭蕉,琴首蕉葉的葉柄向下彎曲,支撐首部,中生一莖,葉邊起伏,如立庭院舞風承雨。兩側(cè)似蕉葉的葉緣,向下略微翹曲,琴體形態(tài)旖旎秀逸,琴底仿若蕉葉之莖。曲折的線條象流動的音韻,優(yōu)美的身姿既表現(xiàn)了文人浪漫的情趣,又充滿了藝術(shù)感。音色圓潤雅致,觀之如飄然而立之仙人,撫之如人間有情之吟唱。
篆刻印硯
2022西泠秋拍
清·黃士陵刻山水薄意田黃石閑章
3.3×1.2×4.8cm
出版:1.《黃牧甫印存十三集》,鈐拓本,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
2.《黃士陵印譜》上冊 P96,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
3.《黃牧甫印影》下集 P312,榮寶齋出版社,1996年。
4.《黃牧甫篆刻作品集》P5,廣西美術(shù)出版社,2000年。
5.《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黃牧甫印譜九種》下冊 P246,西泠印社出版社,2018年。
6.《黃牧甫自鈐初刻印譜三種?牧甫印稿》P336,西泠印社出版社,2020年。
2022西泠秋拍
清·陳鴻壽刻青田石陳振鷺自用閑章
2.5×2.5×5.1cm
出版:1.《種榆仙館印譜》,郭宗泰輯,清道光間鈐拓本(據(jù)《陳鴻壽篆刻》)。
2.《陳鴻壽篆刻》P74,孫慰祖編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
著錄:3.《陳曼生研究》P241,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
2022西泠秋拍
林朗庵舊藏,清·紀曉嵐銘御賜鐘形洮河綠石硯
16.6×12.5×2cm
出版:1.《古名硯》洮河綠石卷,第91硯,日本二玄社。
2.《乾隆皇帝》圖94,杉村勇造,日本二玄社,1961年。
3.《永青文庫名品選·文具》P16、17,細川護貞著,日本木耳社,1978年。
著錄:1.《紀文達公遺集》卷八,紀昀著,紀樹馨編校,清嘉慶十七年刻本。
2.《紀文達公遺集》卷八,紀昀著,紀樹馥重刊,廣東镕經(jīng)鑄史齋刊行,清道光。
3.《紀曉嵐文集》P470,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4.《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紀文達公遺集,第八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xù)修四庫全書》編委會編,2002年。
5.《紀曉嵐硯銘詳注》P202,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
6.《紀昀集》P213,時代文藝出版社。
7.《閱微草堂筆記》P735,線裝書局。
8.《紀曉嵐全集》第二卷,P63,大象出版社。
9.《三老硯事考》P240,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
10.《直隸學(xué)研究書系·歷代獻縣詩鈔 紀昀詩集》P92、93,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 。
說明:1.紀曉嵐舊藏,林朗庵遞藏,永青文庫遞藏。
2.配紀曉嵐銘紅木硯盒。
嘉慶九年甲子(1804 年),嘉慶帝因高宗純皇帝舊緒,臨幸翰林院,而后賜宴,分韻賦詩,群臣以次賡續(xù)。紀昀、朱珪、英和等三十八人與宴,詩成受賞。
本場所呈獻之紀曉嵐銘御賜鐘形洮河硯,即為嘉慶帝臨幸翰林院時的賞賜。本研呈鐘型,開淌池,硯邊飾回紋,鐘鈕飾雙獸面紋,應(yīng)為龍生九子中的蒲牢。硯崗處浮雕靈鹿銜芝,雕刻溫婉堂皇,鹿身結(jié)構(gòu)起伏微妙,是宮廷硯的典型裝飾手法,也是造辦處硯作的典型雕刻工藝。洮河硯,位列四大名硯之一,宮廷御硯在硯材和裝飾上更是法度嚴格、典雅平和、極致臻品。以鐘作硯,更有以筆醒世的寓意。
《紀文達公遺集》詩卷八,錄《翰林院侍宴聯(lián)句賜硯,恭紀二首》。紀曉嵐自注 :“時臣方領(lǐng)修會典”一語, “會典”即《大清會典》,其中嘉慶《清會典》于嘉慶六年開館編修,二十三年成書。嘉慶六年十一月初八,紀曉嵐充《大清會典》館副總裁,“領(lǐng)修會典”所指即此事?!霸姵少n硯宜珍襲,六十年才第二回”之說,應(yīng)就翰林院侍宴聯(lián)句、詩成賜硯而言,只此二回。而他自己也僅參與一回,唯有這一方賞硯。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
2022西泠秋拍
日本京都仁和寺文庫舊藏紹興重刻《鳳墅畫帖》本《蘭亭流觴圖》
明拓本1卷
紙本 33×1157cm
展覽:《兩宋的金石世界——宋代金石學(xué)與印學(xué) :文獻、實物、圖像特展》,浙江美術(shù)館,2021年10月30日至11月12日。
出版:陳振濂《兩宋的金石世界——宋代金石學(xué)與印學(xué) :文獻、實物、圖像特展圖錄》,西泠印社出版社。
王羲之蘭亭修禊,留下千古名篇,繭紙已入昭陵,自唐以來摹搨相尚,傳本眾多,諸如定武本、唐摹本、唐臨本等。論及石刻留存,尤為繁雜。然集文、圖、跋之大成者,非《蘭亭圖卷》莫屬。據(jù)傳有明周定王世子朱有燉《蘭亭流觴圖》、明益藩朱益鈏《蘭亭流觴圖》、清《乾隆御題補刻明端石蘭亭圖》。
本屆2022西泠秋拍輯得重刻《鳳墅畫帖》本《蘭亭流觴圖》,陳治、沈景修、高振霄等諸家題跋張鳴珂舊藏《東陽本蘭亭》,吳云舊藏諸家題跋《宋搨棠梨本定武蘭亭》、朱拓本《潁上蘭亭》等蘭亭諸本,與君從百轉(zhuǎn)千摹中,觀蘭亭遺跡,尋魏晉風度。日本京都仁和寺文庫舊藏紹興重刻《鳳墅畫帖》本《蘭亭流觴圖》可視為早本,一探諸本之源頭。
《鳳墅畫帖》原刻久佚,拓本無傳,約在元末明初重刻于紹興右軍祠,此紹興重刻本亦極為罕見。目前所知僅上海博物館藏一卷、國家圖書館藏一卷和私人收藏兩件。此即為傳世四件之一,也是保存最為完整的一件。
宮廷蛐蛐罐雅玩專場
2022西泠秋拍
秋吟·龔心釗、高振霄、高式熊家藏宮廷蛐蛐罐雅玩專場
環(huán)視世界各國,似乎沒有哪個民族像我們的祖先那樣,為蟋蟀花費那么多的心血 ;更沒有哪個民族像我們那樣,積累起內(nèi)容豐富的國蟲文化。龔心釗即為蟋蟀罐收藏大家。此專場幾乎全為龔心釗舊藏,高振霄、高式熊遞藏。由高式熊家屬友情提供。
首屆煙斗藝術(shù)專場
2022西泠秋拍
百年登喜路·首屆煙斗藝術(shù)專場
“一把好煙斗,必須是實用、可靠、美觀的,并可長久使用,在同類中出類拔萃的?!边@句話,出自煙斗品牌創(chuàng)始人阿爾弗萊德·登喜路,簡單明確地表達了這位煙斗界傳奇人物對于好煙斗的精辟批注。這句話也體現(xiàn)在他們煙斗制作這一系統(tǒng)工程的全部環(huán)節(jié)中。登喜路無疑是煙斗屆最有代表性的品牌,他們對優(yōu)質(zhì)煙斗的認知和制作要求,可以說代表了煙斗制作的追求和規(guī)范。
本專場由資深藏家收藏數(shù)十年之久,生產(chǎn)年份跨度近百年。且每件精心呵護,幾乎所有都是完美品相,且保留原標原盒,是國內(nèi)市場中最可貴的煙具收藏之一。
歷代紫砂
2022西泠秋拍
清道光·唐云舊藏、瞿子冶刻壺公冶父款紫泥石瓢壺
尺寸:高8cm 長16cm
傳承:唐云舊藏。
出版:1.《宜陶之旅》P166,李祐任陶藝公司,1987年。
2.《中國陶瓷》P44,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89年。
3.《紫砂壺鑒賞》(唐云主編)P58,萬里書店,1992年。
4.《上海工藝美術(shù)》P6,上海工藝美術(shù)編輯部,2009年。
唐云藏壺名于世,然世人對其收藏,多知曼生壺鮮提其他,就如世人對瞿應(yīng)紹壺上刻繪,多知修竹而少識幽蘭。
2022西泠秋拍特別呈獻唐云舊藏紫泥子冶石瓢壺,上刻蘭花,暗香浮動。今日我們便通過這一件幽蘭石瓢,來探尋唐云與瞿子冶的藝術(shù)追求與文人紫砂的代際傳承。
2022西泠秋拍
清早期·龐元濟舊藏陳鳴遠制紫泥蒼髯腴叟松杯
尺寸:高4.1cm 口徑最寬處8.5cm(杯身);
高2.1cm 最寬處9cm(底座)
傳承:龐元濟舊藏,美國李氏遞藏。
出版:1.《虛齋名陶圖錄》,龐元濟自輯,民國。
2.《李氏所藏中國明清宜興紫砂器》(ZISHA:?THE?PURPLE?SAND?OF CHINA?The?Lee?Collection?of?Ming?Qing?Dynasty?Yixing?Ware)P65,2005年。
3.《詩酒茶情 :清代制壺名家遺珍》P183,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2006年。
油畫雕塑
2022西泠秋拍
趙無極(1921-2013)26.1.66
布面?油畫
簽名:無極 ZAO (背)ZAO WOU-KI 26.1.66
說明:1. 附藝術(shù)家親簽作品保證書。2.附倫敦Opera畫廊出具之作品保證書。
出版:1.《中國當代藝術(shù)展》P44,中國美術(shù)館編,2005年。
2.《趙無極 1935-2008》P170,Kwai?Fung出版,香港,2009年。
展覽:“中國當代藝術(shù)展”,韓國首爾藝術(shù)中心,首爾,2005年。
2022西泠秋拍
周春芽(b.1955) 桃樹林中的愛
布面 油畫 2006年作
320×220cm
簽名:2006?周春芽 zhouchunya
出版:1.《藝術(shù)跟蹤》第10期P192,藝術(shù)跟蹤雜志社,2006年8月刊。
2.《花間記》圖版,四川美術(shù)出版社,2007年。
3.《尋脈造山——寶龍美術(shù)館開館展》P99,寶龍美術(shù)館,2017年。
展覽:1.“尋脈造山——寶龍美術(shù)館開館展”,寶龍美術(shù)館,上海,2017年11月。
2.“中國當代藝術(shù)研究”,園美術(shù)館,溫州,2021年10月。
周春芽作為一名跨越“傷痕”時期、“鄉(xiāng)土繪畫”、“85新潮”等幾個藝術(shù)史進程,目前仍活躍且市場表現(xiàn)穩(wěn)健的中國當代藝術(shù)家,實屬難得。他的作品,從“石頭”到“綠狗”再到“桃花”,一直飽含探索和融合的深情,灑脫、耀眼的作品引人徜徉在極賦思考和生命力的藝術(shù)大觀中。2022西泠秋拍精彩呈獻一件周春芽“桃花”系列早期大尺幅代表作,其中的桃花,看似寫實卻是在寫意,讓人感受到其中的熱情、暴力和欲望。
2022西泠秋拍
張恩利(b.1965) 加熱
布面油畫 2012年作
180×199.5cm
簽名:恩利 2012
展覽:“地質(zhì)學(xué)——張恩利個展”,豪瑟沃斯畫廊,蘇黎世,瑞士,2012年。
戎戈創(chuàng)作紀實
2022西泠秋拍
追隨魯迅和中國新興木刻運動——戎戈一生木刻創(chuàng)作紀實專場
新興木刻版畫是“戰(zhàn)時的藝術(shù)”“大眾的藝術(shù)”,在抗戰(zhàn)年代應(yīng)運而生。因其特有的力學(xué)美感以及便于制作、便于傳播的特性,一度成為宣傳抗戰(zhàn)的重要武器,是近現(xiàn)代美術(shù)史中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篇章。
同時,新興木刻版畫運動由魯迅倡導(dǎo),在其栽培下茁壯成長,亦可看作是魯迅精神的延續(xù)。
戎戈是魯迅后時代興起的版畫藝術(shù)家,一生致力版畫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了新興木刻初生的抗戰(zhàn)時期,蓬勃發(fā)展的建國后時期以及開辟新道路的八九十年代,是新興木刻發(fā)展歷程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
本標的包含戎戈一生創(chuàng)作所積累而成的雕版木刻、自作版畫舊藏名家版畫、戎戈創(chuàng)作路上收集的木刻藏書、以及相關(guān)畫稿、文稿、信札一批。
其中有雕版木刻約一百五十種,系所見數(shù)量最為龐大,脈絡(luò)最為完整的木刻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是一幅幅版畫的誕生記,也是戎戈一生的創(chuàng)作歷程具象表現(xiàn),更是二十世紀木刻從抗戰(zhàn)到新中國發(fā)展過程的史料,如此題材豐富,時間跨度長遠的作品向我們詮釋了木刻藝術(shù)如何在戰(zhàn)爭年代尋求出路,又如何在發(fā)展年代被賦予新的意義。
名家漫畫
2022西泠秋拍
施大畏(b.1950)《朝陽花》連環(huán)畫原稿
一百四十七幀(全)紙本
水墨線描 1984年作
2022西泠秋拍 中國名家漫畫?插圖連環(huán)畫專場,將呈獻施大畏的整套《朝陽花》連環(huán)畫原稿。這一作品將20萬字長征傳奇,化作147幀水墨線稿,把我們重新帶回火紅的年代。
《朝陽花》創(chuàng)作之時,施大畏正處在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的巔峰期,線描與水墨、寫意與寫實、特寫與全景,渾融于心,運之于手,筆走游龍,游刃有余。相較于之前的作品,這套《朝陽花》更能突顯畫家即沉穩(wěn)深厚又揮灑不羈的個性風格。作品《朝陽花》于1984年由黑龍江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并在2004年著錄于《連環(huán)畫家與作品》P301,黑龍江美術(shù)出版社。
歷代錢幣
2022西泠秋拍
清·唐石父先生藏萬壽無疆背大雅宮錢
直徑:62.9mm
厚:11.9mm
重量:271.1g
“萬壽無疆背大雅”宮錢據(jù)考是為慈禧太后六十大壽官爐特鑄之祝壽紀念宮錢,是清代宮錢中唯一確實可考的帝后齋名錢。
“萬壽無疆”是祝壽的頌語。背文“大雅”,是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御用畫室的齋名——大雅齋。此枚“萬壽無疆背大雅”宮錢,系由宮廷監(jiān)鑄,直徑62.9毫米,厚達11.9毫米,重達271.1克,文字端莊,字口深峻,大氣美觀,包漿自然。特別是錢體厚重,制作精整,超過明清時期政府鑄造的、用以流通的制錢幾十倍有余,形制上開宮錢厚重之先河,極具宮廷堂皇之氣,凸顯了其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賞玩之物的皇家氣派。
“萬壽無疆背大雅”宮錢與慈禧皇太后直接關(guān)聯(lián),存世極少,且具有極強的專屬性,頗具皇家大氣之風范,故非一般宮錢所比,更非民間所鑄各式清錢可比。此錢存世罕見,稱得上清代宮錢之最。
玉器玉雕
2022西泠秋拍
楊光(b.1970) 宜子孫 白玉匜
帶座高:14.9cm?
高:13.2cm?
直徑:7.9cm
尺寸:158×153×72mm
重量:942.5g
材質(zhì):新疆和田籽料
此白玉匜采用優(yōu)質(zhì)和田白玉籽料,并施與精湛的雕刻技法來呈現(xiàn)。在傳承了古代匜器形的基礎(chǔ)上,留其態(tài)勢,而大變其形,略帶有爐瓶之格調(diào),端正英挺,美觀大方。
整器內(nèi)壁厚度均一,弧面圓融,微鼓腹,下承橢圓形圈足,厚重敦實。匜內(nèi)掏膛干凈利落,光素無紋,拋光細膩。流口形如盛開玉蘭,下方飾以如意活環(huán),精致絕倫,后有同系如意祥紋制式執(zhí)鋬而相呼應(yīng),曲線柔美。匜身鼓腹部兩側(cè)雕對稱雙龍中間環(huán)抱“宜子孫”字樣,章法嚴謹而又舒展,古風盎然。
匜肩頸處雕琢矩形云紋一周,剛中帶柔,古雅流韻,工整美觀。匜蓋為整料一體雕琢而成,可活動打開,以榫卯式原柱承接匜蓋的開合,加之蓋上的如意紋靈動清透,工藝之精令人嘆服。整器造型端莊大氣,雕工卓絕,流暢的線條和圓潤的表面,最大限度地表現(xiàn)了作品材質(zhì)的溫潤,風神絕佳,充滿宮廷莊嚴之氣。
造像藝術(shù)
2022西泠秋拍
明·銅鎏金男相觀音坐像
高:70cm
本尊造像面容寧靜安詳,既富陽剛特征,卻又不失陰柔。造像保存完整,鎏金水亮,臺座上刻畫細膩花紋、連珠精巧,蓮瓣飽滿立體、端頭尖挺有力、相互堆迭,氣勢高大華美,是類此造像的精品之作。
須彌臺座象征巨大的蓮池,圓柱則代表粗碩的蓮莖,最上層的仰蓮座則為盛開的大蓮花,而端坐于上的佛像則是表此心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雖身處卷浪翻波的五濁惡世,心能清明作主,不受染著。此種臺座十分特別,為明代特有,極有可能是明代中期朝宮廷崇尚的一種官樣模式,是為明代鮮明的風格特點。
高達70公分的大體量,除了表現(xiàn)明代銅鎏金工藝細膩精湛外,更展現(xiàn)明代漢地造像獨盛一時的大器之風。
翡翠珠寶
2022西泠秋拍
十一顆玻璃種陽綠蛋面裸石
11顆裸石,顏色靚麗,色彩飽和度極高,11顆同一材料出品,極其難得,可設(shè)計套件,驚艷,獨特,附11本NGTC國家檢測中心證書。
陳年名酒
2022西泠秋拍
1957年貴州茅臺酒(土陶瓶)
數(shù)量:1瓶
規(guī)格:540ml
度數(shù):高度
重量:約869克
產(chǎn)地:貴州
上世紀50年代茅臺酒產(chǎn)量低,而且受到土陶瓶材質(zhì)的局限,較容易揮發(fā),因此這個年份的茅臺非常珍貴。這個時期的茅臺酒封口采用油紙先塞口,再用豬尿泡皮綁扎,最后貼上方形封口紙,該種類型的標貼一直沿用到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1958年后,正標上的文字全部改為簡體字。此酒保存至今,重量仍然高達860克之上,正標、背標和封口較為完整,如此品相的50年代茅臺酒可遇不可求。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