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电影99_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第二_中文字幕人伦无码_一夲道无码视频在线无码_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首頁 > 藝術新聞 >滾動新聞> 正文

志道游藝 學以致用

時間:2022/12/12 20:49:11  來源:美術報

  這些年,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迅猛發(fā)展,大學美育教育一直是一個被人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的確,在物質生活日益豐盈、工作節(jié)奏日益加快、精神問題愈益突顯的現代社會,審美教育將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高等教育持續(xù)蓬勃發(fā)展、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形勢下,特別是眼下正處在經受了三年疫情困擾的“后疫情時代”,人們的心智亟需平復和療治,在校大學生作為擔負國家未來建設和發(fā)展的生力軍,其審美教育與人格塑造就顯得尤為重要,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發(fā)展趨向就越發(fā)值得大家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

  眾所周知,大學美育,簡單來說,也就是對大學生進行美感教育,即通過培養(yǎng)大學生們對美的認識、體驗、感受、欣賞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具備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養(yǎng)。

  事實上,美育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大傳承,歷史相當悠久。早在《尚書·堯典》中,就有舜帝命夔“典樂”以“教胄子”的記載。幾千年前,孔子就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強調審美教育對于人格培養(yǎng)的作用。在儒家的經典著作《論語》中就有關于美育對人的道德、品質的正面促進作用的論述。《論語·述而篇》云:“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禮記·學記》也說:“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及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很好地闡明了“游于藝”的基本內涵。由此可見,孔子培養(yǎng)學生,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憑藉,以“六藝”為基本,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均衡的發(fā)展。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是中國提出美育的第一人,“美育”一詞,最早也是由他從德文翻譯過來的。其“以美育代替宗教說”聞名于世。他曾大聲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并且畢生不遺余力地倡導美育。差不多同一時期的著名美學家朱光潛也提出過用“美育”代替“德育”的想法。

  我國高校美育教育由來已久,它是提升學生的健全人格、綜合修養(yǎng)以及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的重要路徑,近些年來在國家政策引導與基礎層面的持續(xù)推動下,我國高校的美育事業(yè)有了長足進步與發(fā)展,并且已形成了頗具規(guī)模的科研與教學團隊。

  但隨著美育活動的深入和形式的多樣化,有些人對美育的認知存在一定的誤區(qū),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認為美育就是簡單的唱唱歌、跳跳舞、寫寫字、畫畫畫,將美育局限在單純的藝術教育范疇之內,從而忽視了人的內在精神的整體性提升。在一些學校美育的落實情況更是差強人意。某些學校人浮于事,師資嚴重不足,學生得不到系統(tǒng)的美育教育,加之缺乏科學的美育評估體系和督導機制,使美育教育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幾成擺設的“雞肋”。美育教育功利化現象也比較嚴重,在現行評價體系中,美術和音樂等相關公共藝術課程一直被視為是可有可無的“副科”,擠占和應付美育課的現象時有發(fā)生。美育教育碎片化、膚淺化、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

  顯然,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美育工作已經刻不容緩,在此背景下,美育教育得到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據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高等學校美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近日,教育部印發(fā)了《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強調了在各高校開展普遍的美育教育的目標,并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指導意見和要求。

  《綱要》明確公共藝術課程是我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根據教育部《綱要》的要求,所有高校都需要將公共藝術課程及藝術實踐納入高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實行學分制管理。將公共藝術課程納入各專業(yè)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yè)。也就是說,就如同現在學校里所學的“馬哲”“馬政經”一樣,是無論任何專業(yè)的學生都必修的公共課,如果沒有拿到學分,就無法順利畢業(yè)。這不能不說是高校美育史上一項力度最大的“硬性規(guī)定”。

  因此,為了適應《綱要》提出的新要求,各高校不僅要落到實處,而且還要學以致用,收到成效。為此,首先應該從更加宏觀的角度來進行藝術類學科布局,在藝術專業(yè)教育上,構建具有中國風格的藝術學科專業(yè)體系,增強人才培養(yǎng)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契合度。其次,提升大學美育教育的普及,必然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有可能完成,因此,在藝術師范類教育里,培養(yǎng)出更多能夠適應新時代變化的師范生就顯得尤為重要。再次,公共藝術課程體系應有大格局,不能僅限于傳授藝術史論、賞析與實踐知識等,而應在更大格局上開設論及人類與社會發(fā)展的大命題課程,如“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華美學精神”“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等與人類本體生存與發(fā)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密切相關的課程,從而構建新時代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共藝術課程體系。

  還有一點,高校應該以《綱要》印發(fā)為契機,整合資源,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藝術教育,營造出濃厚的人文藝術氛圍,多增加一些藝術實踐類型的課程,必要時開門辦學,讓學生走出教室,置身其中,融入社會這個大課堂,增加藝術實踐與體驗??傊?,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活學活用,求真務實,不搞一刀切,根據需求,因地制宜,因人設課,因材施教。

  志道游藝,學以致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是高校美育教育的終極目標。詩情畫意不必在遠方,它就在你身邊、在你腳下。美育不是校園生活的點綴與佐料,它像空氣、陽光與水一樣從來都是一種剛需,希望每個學生通過美的教育都成為自己人生中的“美學家”與“藝術家”。

 ?。ㄗ髡邽橹袊乃囋u論家協(xié)會理事,杭州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

版權與免責聲明:

【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版權歸原網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