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电影99_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第二_中文字幕人伦无码_一夲道无码视频在线无码_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首頁 > 藝術新聞 >滾動新聞> 正文

工夫茶里說功夫

時間:2022/12/9 20:54:19  來源:光明日報

  是工夫茶,還是功夫茶?常有爭論。但在早期的茶葉書籍與學術筆記中,兩個名詞是并行不悖的。從清代規(guī)模最大的茶書《續(xù)茶經(jīng)》,到樸學宗師王鳴盛的學術筆記《蛾術編》,都可以從中找到證據(jù)。工夫茶最初定義是指明末清初時烏龍茶系一個特殊類別,即一類上等的武夷茶。其后語義不斷發(fā)生變化,或被認定為一類紅茶,或成為一種特殊行茶方式的指代,這種多元概念并存的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至今。

武夷上品

  “工夫”一詞,可追溯到晉葛洪《抱樸子·遐覽》:“藝文不貴,徒消工夫?!边@里的“工”,是指做事所費的時間與物質,“夫”是指做事時所花的人力?!肮ぁ迸c“功”同音通假,二者的含義沒有差異。正德年間,陽明心學對《大學》中的“格物、致知”的理解與宋朝的朱熹不盡相同,但“致知”須用“工夫”的意見則是一致的。

  明末紫砂壺與景德鎮(zhèn)瓷器的出現(xiàn),為工夫茶出現(xiàn)提供了物質條件。奉行“知行合一”的士人對物質生活特別講究,明末以來,國人對工夫茶賦予了不少哲理意趣。

  王陽明后人王草堂晚年生活在武夷山,著有《茶說》一書。清雍正年間崇安縣令陸廷燦的《續(xù)茶經(jīng)》輯錄對其撰述:“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攤,攤而摝,香氣發(fā)越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復揀去其中老葉枝蒂,使之一色。釋超全詩云:‘如梅斯馥蘭斯馨,心閑手敏工夫細?!稳荽M矣?!辈⒁峨S見錄》指出“武夷造茶,其巖茶以僧家所制者最為得法”。研究者將釋超全所提“工夫細”與工夫茶聯(lián)系起來,認為茶是百姓日用的物,可說是形而上的“工夫之道”,由形而下的“茶之器”進行承載。

  陸廷燦所著《續(xù)茶經(jīng)》引《隨見錄》指出:“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巖茶,水邊者為洲茶。巖茶為上,洲茶次之。巖茶北山者為上,南山者次之。南北兩山,又以所產(chǎn)之巖名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边@是目前可見最早的對工夫茶的明確定義。

  梁章鉅《歸田鎖記》記有:“今城中州府官廨及豪富人家競尚武夷茶,最著者曰花香,其由花香等而上者曰小種而已。山中則以小種為常品,其等而上者曰名種,此山以下所不可多得,即泉州、廈門人所講功夫茶?!弊鳛橥砬逯宋?,梁章鉅晚年所著筆記小說《歸田瑣記》頗為引人注目,文中將上等的武夷茶稱之為功夫茶,而不是工夫茶。可見兩者的稱謂,直至晚清還沒有固定。

  在鴉片戰(zhàn)爭前后的多數(shù)史料記載中,工夫茶的定義與《續(xù)茶經(jīng)》中的定義無太大差別。近代中國本土出版第一份中文報刊《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有記錄:工夫茶與大茶、揀焙茶、白毫茶、小種茶、安溪小種茶、煕春茶、雨前茶、屯溪茶、皮茶、芝珠茶、上香茶等并列。第一家在上海出版中文期刊《六合叢談》創(chuàng)刊號有茶葉報價單,將茶葉分為三種:工夫茶、綠茶、紅茶。從以上兩則史料來看,處于通商口岸的城市,仍然認為工夫茶是武夷茶的代名詞,與綠茶、紅茶及花茶并列出口茶葉品種之一。

  此外,工夫茶除指武夷茶,也有被定義為閩南民系通行的一類行茶方式,或被認為是一個紅茶品種。三種說法同時存在,使用者擇時、擇機、擇地并行混用。

行茶方式

  清乾嘉年間名士袁枚精于美食,留下了有關品飲武夷茶的描述:“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濃苦如飲藥。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由此可見,工夫茶這類特殊行茶方式,現(xiàn)今雖興盛于閩南粵東,但武夷茶所在的閩北產(chǎn)區(qū)才是其勃興之所;同時說明此種行茶方式,也是建立在武夷茶基礎之上的,與工夫茶概念最早出現(xiàn)的區(qū)域大有聯(lián)系。

  嘉慶年間在嶺東任職的山陰人俞蛟所寫《夢廠雜著·潮嘉風月》一書中,有工夫茶一節(jié),專講工夫茶烹治之法,行茶的茶具尤其精致。工夫茶又有了更豐富的含義: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jīng)》。而器具更為精致:爐形如截筒,高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為之。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許。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致,類非近代物,然無款識,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各一。唯杯之數(shù),則視客之多寡,杯小而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樸雅。壺盤與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于壺內沖之,蓋定復徧澆其上,然后斟而細呷之。

  這段文字詳細描述了作為一類特殊行茶方式——工夫茶的定義。茶具有:細白泥炭爐,陳舊但氣息極佳的宜興紫砂壺、花瓷小杯、閩茶,其他沖泡用具及沖泡、品飲方式。除了燒水工具多數(shù)使用電水壺外,文中描述的歷史場景與現(xiàn)今幾乎相同。作為一種行茶方式的工夫茶名氣也越來越大。

  同屬閩南語系的泉州、廈門、漳州、汀州、潮州等處居民,行茶方式高度相似。這類沖泡方式在此區(qū)域獲得了高度的認同,旅居此地的外鄉(xiāng)人及國內非閩南語系的觀察者有相近的發(fā)現(xiàn)。此外,旅居在外的閩南語系人群無論品茗與否,也樂意將這種行茶方式介紹給其他區(qū)域的民眾。喝工夫茶不是某個階層的特權,而是大眾的一種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種生活藝術。

  由于紫砂壺技術的發(fā)展,大壺逐漸變?yōu)樾?,小壺小杯成為工夫茶的標配。兼顧實用與美學,是江南雅器的一貫風格。紫砂器具的小型化、生活化,最重要的是商品化,為作為行茶方式的工夫茶大規(guī)模推廣,奠定了扎實的基礎?,F(xiàn)在,在茶葉劃分為六大茶類的情形下,甚至出現(xiàn)了哪一類茶葉適合哪一種紫砂泥料的細分匹配。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開始設立御窯廠,在永樂、宣德年間達到高峰。然而,御窯廠雖然規(guī)模宏大,產(chǎn)品數(shù)量不少,還是遠遠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萬歷三十六年,明神宗停止燒造御窯。民窯器物開始興起,所出產(chǎn)品雖與御窯無法相比,但裝飾藝術形式十分豐富。就題材而言,幾乎不見傳統(tǒng)的富貴圖案,取而代之的有松、竹、梅、蘭及螃蟹、蟋蟀小蟲之類圖案,被用為閩南粵東工夫茶杯。當明末清初社會物質生產(chǎn)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尤其是武夷巖茶開始出現(xiàn),紫砂與景德鎮(zhèn)瓷器開始量產(chǎn),作為行茶方式的工夫茶才得以橫空出世。

工夫紅茶

  英國人在《格致匯編》中將工夫茶指為一類紅茶:“中國各省之茶,其味與色不同,略因其泥土、地氣及茶種與采之時、并炒之法等事。最佳之茶產(chǎn)在赤道北二十七度至三十一度之間,其處山不甚高,為百嶺山之分嶺最宜種茶。西人以中國茶葉分為黑綠二種,黑者如武夷茶、工夫茶、小種茶、白毫茶等?!痹缙谖鞣饺藢⒅袊枞~簡單分作紅茶與綠茶,認為工夫茶是紅茶的一個類別。

  最初英國進口的茶葉,幾乎全為綠茶。18世紀后半期,綠茶逐漸不受歡迎。我國紅茶輸出開始增多。日益崛起的美國茶商按照自己的認知,對工夫茶進行重新定義,指其為紅茶。

  在發(fā)行量極大的《申報》上,還有將工夫茶歸為紅茶的報道,如:“滬上茶商各茶棧及茶行,自俄國內亂停辦紅茶后,綠茶交易,亦均減色。茶棧直接受虧,茶行雖不恃銷洋莊,而紅茶不去,巿面步跌。茶行進貨,向山客采辦,成本亦大。全年跌價亦受間接之損失。以是去年遂由茶行之茶業(yè)會館提議,于本年內停辦一年,以冀疏通上海存茶,現(xiàn)存之工夫茶(紅茶名稱)尚有五萬余件之多”。作者在文中沒有繞圈子,括號中表明,工夫茶是紅茶的一類。

  當然也有反例,將紅茶以外的茶葉稱為工夫茶。如1939年有美國茶葉商人將進口茶葉大致分為兩種:白毫茶與功夫茶(英文為PEKOI,系紅茶名稱,源出于粵語“白毫”的發(fā)音)。無論是國內茶葉行業(yè),還是歐美形形色色的茶葉商,均沒有統(tǒng)一對工夫茶的標準稱謂。

  從已有資料看,工夫茶稱謂出現(xiàn)在前,但工夫茶與功夫茶一直存在混用的情況。有操潮汕方言的學者從語音角度指出,工夫茶與功夫茶在潮汕語中發(fā)音有區(qū)別,“按潮州聲韻分部,‘工’屬‘江’韻,‘功’屬‘忠’韻”,認定此為兩者不同原因之一,所以只有工夫茶這個表述才為正解。但在最早出現(xiàn)工夫茶概念的武夷山茶產(chǎn)區(qū),工夫與功夫的發(fā)音并無區(qū)別。

  在改革開放前,潮州工夫茶抑或功夫茶,似乎并沒有今日的名氣,與其并列的還有福建的汀州、漳州與泉州工夫茶。民國年間有文章稱:“品茗一式,本為雅人深致,而講究最精者,尤重閩之汀漳泉三府,及粵之潮州府為最,且其器具亦精絕。據(jù)聞用長方磁盤,壺一而杯四,壺以銅制,或則宜興。壺僅如拳,杯則如胡桃,茶必用武夷?!边@篇文章稱功夫茶而不是工夫茶,說明兩者混用已有時日。文章指明了喝功夫茶興盛的大致區(qū)域,描述了茶具的材質、形狀、大小與茶葉的種類。

  在工夫茶含義的轉變中,國人的審美趣味發(fā)揮了關鍵性作用。工夫茶語義的轉化,是江南風雅之物(紫砂壺、若琛杯)與東南沿海茶葉(武夷茶)的融合創(chuàng)新。在一杯茶湯的起承轉合中,既有茶事愛好者進行“知行合一”生命探尋的歷程,又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文明形態(tài)。

(作者:黃劍,系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講師、廣東省城市與移民研究中心副主任)

版權與免責聲明:

【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wǎng)絡媒體,版權歸原網(wǎng)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