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8 20:29:25 來源:美術(shù)報
一般認(rèn)為馬賽克始于希臘,但其實早在“兩河”時就出現(xiàn),一座烏爾時塔廟的柱子和臺階全是用小石塊拼鑲的彩色圖案,這應(yīng)是世界上最早的馬賽克。
“兩河”時用當(dāng)?shù)馗划a(chǎn)的瀝青來粘合馬賽克,其它地方則用樹膠或血漿。羅馬沒有瀝青,卻發(fā)明了水泥,有了這種牢固的粘合劑,就能把磚石砌成拱券,或是穹頂,從而出現(xiàn)了彎曲的面,適合小塊拼綴而成的馬賽克。拼鑲馬賽克要選五彩的石材,顏色盡可能要多,把表面打磨平整,切割成小塊,逐一選色拼鑲粘貼在底板上,等粘合劑干固后填平縫,再打磨上光。這一過程細(xì)致復(fù)雜,效果五彩斑駁,可適合任何建筑幾何形狀的安裝。多彩而復(fù)雜的圖形要比單色的石浮雕漂亮,符合羅馬的奢靡時風(fēng)。羅馬的馬賽克遍布帝國各地,后來被伊斯蘭世界接受。
北非的塔莫加迪羅馬遺址博物館里,有一幅巨大的海神圖,是公元四、五世紀(jì)時羅馬的作品。畫上是海神尼普頓,手執(zhí)三叉戟,駕著由四匹半馬半魚的“海馬”拉著的車,在海里巡行,身邊是游魚和海豚,威風(fēng)八面。海神和海馬的肌肉色彩很豐富,是精心選了很多顏色近似的石頭,切割成很小的塊來拼鑲,才形成這種漸變的效果,重要而微妙的部位還加上手繪顏色。
龐貝城廢墟里有著大量的馬賽克畫,它們有的是公共場所的裝飾,有的是宮殿里的壁畫,但也有很多是鋪在地面的地畫。羅馬人不放過一切可以裝飾自己家庭的地方,極盡奢華,有很多地畫面積相當(dāng)大,畫著各種動物、花草、美女、神話、圖案。在一處官員府邸的客廳地面,有一大幅關(guān)于伊蘇斯之戰(zhàn)的馬賽克拼鑲畫,畫面上,亞歷山大正率軍與波斯的大流士三世作戰(zhàn),兩軍對壘,長矛如林,流矢交墜,無敵的亞歷山大神情堅毅,正與大流士三世怒目對視,大流士三世反露張惶恐懼。
這是描繪亞歷山大最出名的一幅繪畫,也是存世僅有的珍貴資料之一,按題材的重要性來說,它本應(yīng)被安放在某個紀(jì)念堂或是宮殿的正墻上,沒想到竟然在一處私宅的地下。這幅畫上有數(shù)千片細(xì)碎的馬賽克,全部用彩色的小石塊拼鑲而成,其耗工量可想而知。
相比單色的石浮雕,馬賽克有色彩,可以適應(yīng)彎曲異形的墻面。相比起繪畫,馬賽克堅固耐久,有光澤,后期的馬賽克壁畫加入了釉磚和玻璃,還貼了金箔和寶石,更有光澤,體現(xiàn)了一種神的魅力,對于神廟來說是相當(dāng)適合的。
馬賽克傳入中國后,被稱為是“拂菻嵌”,“拂菻”是中國古時對拜占庭的稱呼,那段時期,馬賽克在拜占庭的使用非常普遍。
等到高聳的哥特式建筑出現(xiàn)的時候,歐洲已接受了基督教,玻璃鑲嵌畫也應(yīng)運而生。哥特式教堂以孤危高聳為特點,有了在穹頂和拱上開窗的做法,它的頂和墻可以大部分由窗戶組成,只有輪廓框支撐,這樣既減輕了塔樓的重量,也使得超高的建筑不至于黑暗無光。
《圣經(jīng)》中說,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時說:“要有光!”彩色玻璃鑲嵌畫使這一愿望的實現(xiàn)有了可能,各色玻璃片拼鑲成的畫面嵌在窗戶上,光線從外面射進(jìn),熠熠奪目,光彩照人,對于匍伏在神前膜拜的信徒來說,這無異就是主的光芒,是神的召喚。他們仰看窗戶,如同仰看天穹中神的顯靈,使他們的靈魂能夠超脫塵世、飛升云霄,進(jìn)入天堂。
馬賽克壁畫只能被動地映射出光線,而彩色玻璃壁畫卻能夠透光,能夠自己“發(fā)光”,一個個宗教故事如同在云端中映現(xiàn),信徒們從神秘氣氛中既感受到了宗教,也欣賞了藝術(shù)。
沒有玻璃工藝,就不可能有玻璃鑲嵌畫。它先由工匠畫成草圖,再選擇相應(yīng)的色玻,切割成相應(yīng)的圖形,如果色彩不夠還要用顏料加繪細(xì)部,形成明暗。再燒熔固化粘合,邊框用軟鉛條封閉。這一過程非常細(xì)膩,和彩石馬賽克異曲同工,但效果卻是更為斑斕明亮。中世紀(jì)之后,教堂的窗戶已成了彩色玻璃鑲嵌畫最為璀璨的風(fēng)景。
彩石鑲嵌、彩釉鑲嵌和玻璃鑲嵌畫都屬于馬賽克家族,以它們的繽紛而各具風(fēng)采。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