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9 16:17:04 來源:藝術中國
“海洋學”開展現(xiàn)場 攝/鄭華忠
2022年10月22日上周六,TCCA“海洋學”首展在TCCA紅頂當代藝術中心拉開序幕,作為2022廈門國際海洋周系列活動之一展出。
基于對海洋媒介的研究與現(xiàn)地考察,TCCA紅頂當代藝術中心于2022年提出了專注于系統(tǒng)性探究海洋文化的年度計劃“海洋學(Thinking Through Ocean)”,意在通過將海洋作為媒介來重新建立起我們對世界的感知。這種感知區(qū)別于我們在陸地上所習得的認知經(jīng)驗,而是將自身存在浸入水體,去體察一種“同于?!钡纳魍ǜ?。它不只是短期的展覽,而是跨度可能長達3-5年持續(xù)發(fā)生的研究實踐項目,為今后TCCA系統(tǒng)性、持續(xù)性地展開海洋文化研究提供了更為規(guī)整的行動框架。從今年基于行走構建在地網(wǎng)絡、串連地方組織,到此后在地理上對海岸、河流、水系等的外拓內聯(lián),時空上對深層因果的追溯和延展?!昂Q髮W”將發(fā)展為一場基于海洋、基于地方、基于世界、基于人對地方和海洋,歷史的、藝術的、媒介的重新發(fā)現(xiàn)。
TCCA紅頂當代藝術中心館長陳丹妮于“海洋學”開展現(xiàn)場致辭 攝/陳南燁
開幕伊始,TCCA紅頂當代藝術中心館長陳丹妮、展覽策展人之一龍奕瑭、藝術家代表方迪先后講話。而后,策展人和駐地藝術家分別對展覽概念及藝術作品進行了細致地導覽。觀者逐漸隨著展覽中呈現(xiàn)的人類文化的涉海性部分,以及從海洋文明、航海歷史、海神信仰以及生產活動中剝取的“人與海洋的羈絆”而涌動。這種置身其中的“流動性”與陸地上的認識習慣區(qū)分開來——船舶順風相送,鯨魚不分南北,觀者漫游在各種氣候、各種裨海、各種時間、各種潮汐、各種地域與現(xiàn)代技術的交織里,仿若探尋、描繪著一部含混著歷史、想象和虛構,細碎永續(xù)而靈動翻涌的海洋圖景。
“海洋學”開展導覽現(xiàn)場 攝/石祥甫
本次“海洋學”項目展覽由兩個版塊組成,分別為“月亮的倒影是海的脊骨”群展版塊以及“地方體:‘氵’部地理學”駐地版塊,從藝術家們關于海洋的感性認知延展至落足于“氵”的行走成果。
期盼引領觀眾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海洋作為一個環(huán)境媒介所容納的生命現(xiàn)象與形態(tài),感受海洋自我不斷涌現(xiàn)的生機與潛能。
“海洋學”開展現(xiàn)場 攝/鄭華忠
群展版塊|月亮的倒影是海的脊骨
參展藝術家:曹澍、陳丹笛子、陳蕭伊、孔令楠、林鑾崇、劉廣隸、李文嘉、劉雨佳、寧佳偉、童文敏
策展人:邱鼎
藝術總監(jiān):申晨
執(zhí)行策展:TCCA策劃團隊
空間設計:林鷺琪
“據(jù)說,潮汐的起伏是由于月光;巖岸的剝蝕,大多來自海岸?!?/p>
——席慕容《一首詩的進行》
曹澍 《四億年前是海洋,四億年后是沙漠》影像裝置模型漆,亞克力,電線,樹莓派3b,電阻屏尺寸可變,循環(huán)影像 2021攝/石祥甫
“去還”與“波動”
在月亮圓缺的循環(huán)中,潮汐將深海中不可見的地理活動,與港口腹地間的往來、社會發(fā)展聯(lián)系到了一起。當我們從潮汐的去還中深入海底,得以窺見遠古生命的起源和失落的文明,海水的漲退變得更為可見。
李文嘉 《膠囊/稻草》復合材料 裝置攝影,聲音,太陽花,木板,文本尺寸可變 2022 攝/陳南燁
“月亮的倒影是海洋的脊骨”嘗試提出一種基于海洋的嶄新感知譜系:尋著神話學指月的復雜想象、天文學永恒的圓周運動、文學和史詩對海洋的不同色彩描摹,以及因月相變幻計算而得的時間節(jié)日而形成。
陳蕭伊《山的手相》攝影 UV印刷鋁板 50×22 cm/件,共51件 2021 攝/石祥甫
或許我們可以暫時拋開那些宏大的關于海洋文化史、交流史和地緣關系所構建的現(xiàn)代話語,而去往一種更為直接和感性、更加切身的經(jīng)驗認識——如同蘇軾《潮中觀月》的詞話之于中國人的思想與時間觀,全球沿海的不同地方和社群都有著各自的地方性知識(某種前知識狀況),它來源于月亮及其引力所形成的海洋潮汐,一種“去還”與“波動”。
林鑾崇《無題》空間裝置 玻璃 尺寸可變 2022 攝/石祥甫
潮汐所描繪出的場景是——海浪拍打著海岸,在瞬間破碎,但又立刻裹挾著沙石與貝殼返回海中,再與尾隨其后的海水碰撞,最終形成此起彼伏的海浪。作為海水翻涌的形態(tài)之一,潮汐不僅展示了海水自身的力與流速的相互抵抗,也呈現(xiàn)了海與陸地、與月亮之間深層次的互動與影響。
林鑾崇 《無題》 空間裝置 玻璃 尺寸可變 2022 攝/石祥甫
潮汐翻涌在許多文學作品中被比擬為人生的機遇,因地殼運動而分割的海洋與陸地或許原本均是我們的來處,而月所引出的是遠方的召喚與向往。水霧乘著月光蒸騰,就如阿里奧斯托在《瘋狂的奧蘭多》(Orlando Furioso)中所提到的:
“地球上被遺忘或遺失的一切都在月亮上被保存完好。Then he realized that those who have lost their minds here on Earth may yet find them again on the Moon.”
劉廣隸 《如何將大海一分為二》影像裝置3D動畫,3D打印,油畫,銻錠,噴繪打印,書籍尺寸可變,影像時長:60分鐘;7分30秒2022攝/石祥甫
展覽展出了10位活躍于當代藝術領域的中青年藝術家,他們通過含繪畫、裝置、影像、行為和攝影等多種媒介形式的作品,從不同視角向觀眾反映他們對海洋的感性認識。
月影之下潮汐褪去,“氵每”脊遂現(xiàn)。
“海洋學”駐地板塊展覽現(xiàn)場 攝/石祥甫
駐地版塊|地方體:“氵”部地理學
駐留藝術家:方迪、李沐杰、良亮人
同行藝術家:大愛JUNE、犀子、楊迪夢、羊 & RΩ、楊悉尼、陽芷倩、楊子敏、張娜松「蕃仔樓」研究小組、趙翔風、鄭華忠
策展人:楊劍雄、查蕊、李必豪
展覽設計:石祥甫
顧問:劉畑、芬雷
特別鳴謝:在野藝術公益基金
“氵”
2022年“海洋學 (Thinking Through Ocean)”首屆項目聯(lián)合“方志小說”,并同時作為第四屆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緩存在/ Being Theoria》田野計劃的合作項目。過去幾個月,不僅邀請了“記述電影小組”展開基于現(xiàn)地的影像-研究,也聯(lián)動在地藝術家、寫作者、研究員、學院、藝術機構、海洋實驗室、青年社群等,從廈門啟航,在漳州、泉州、汕頭等沿海港口游弋,并順風相送,一路向南,延伸至澳門、東南亞等區(qū)域。整個過程包含策展、駐留、行走、影像創(chuàng)作等不同形式,并同步舉辦講座、論壇、出版等公教活動。
張娜松“蕃仔樓”研究小組 《僑鄉(xiāng)念曲》 綜合材料裝置 影像、模型劇場 尺寸可變 2022 攝/石祥甫
除廈、漳、泉、汕、澳等地外,也探訪了其腹地的縣市區(qū)域,泉港、晉江、安海、雙第、海澄、龍海、漳浦、云霄等,這些地方并不為人所熟悉,但它們的“氵”部偏旁,卻提示著另一種由名稱、制圖和想象力組成的地理狀態(tài)。
良亮人 《海為無波》裝置,影像蠟染土布,特種紙,充氣漿板SUP,金絲麻繩(如其他藝術家無材料,可去除)426*68*15cm 2022 攝/鄭華忠
萍聚霧散,莫可蹤跡
航行途中,同行者們如同水密隔艙里“萍聚霧散”的社會,在近一個月里,攜伴、相遇、送別、離散于崎嶇海岸。他們沿著海岸線行走,深入海絲腹地,尋訪了一個又一個地方。他們與現(xiàn)實中說方言的人、發(fā)生的事、存在的物交往:好奇、受挫、感知與環(huán)境間的差異,以及自身遭遇南方烈日所產生的皮膚灼傷。
孔令楠《一個人的夜晚》(左1)紙上素描 11.2×14.1 cm,21×24.5 cm(帶框)2020 藝術家與膠囊 上?;菰省对疲切?,山》(左2)木板油畫37.5×49 cm 2021 藝術家與膠囊上?;菰省断嘤觥罚ㄓ?)木板油畫 37.5×49 cm 2021 私人收藏《FF》(1)木板油畫 37.5×49 cm,57.5×47.5 cm(帶框)2021 私人收藏 攝/石祥甫
在這些零星瑣碎而溢發(fā)著真實溫度的片刻里,同行者發(fā)散著關于“海洋”這一環(huán)境媒介中人、事、物的無限思緒,并將思路連結至當下被廣泛討論的水系議題與個人藝術創(chuàng)作。數(shù)十位同行者們生產出諸多關于海的長詩、影像、論文、游記、科幻小說、紀錄片,以及觀察者的自述和圖集。
駐地版塊以文字書寫、裝置、影像為媒介,向觀眾展示了本次駐留行走項目中駐地藝術家的研究及創(chuàng)作成果,同行者自然生發(fā)的創(chuàng)作,以及記述電影小組的展映計劃。好似一艘沉浮于史,任萍聚散之行船,在一次次拋錨靠岸中,不斷地起航,又落腳。
劉雨佳《柯蘭島》(左)影像單屏高清錄像,彩色。有聲14分47秒 2017《柯蘭島No.1》(右)攝影噴墨打印 120×120 cm 2017 攝/石祥甫
“跨時空浪痕——海洋的想象與回望”
開展同期,也舉辦了主題論壇“跨時空浪痕——海洋的想象與回望”。TCCA邀請到6位對談嘉賓,包括3位“海洋學”項目駐地藝術家——方迪、李沐杰、良亮人,2位參與同行的研究者——2022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在地行動”單元策展人陳旻、廣州美術學院胡一川研究所研究員肖珊珊,以及“海洋學”項目策展人之一龍奕瑭。以“海洋記憶”與“駐留在地”為線索,探賾索隱海洋媒介中的歷史人文底蘊,討論不同視域下,海洋與地方、人的共生關系。從駐地藝術家對本次展覽作品創(chuàng)作靈感的分享,延伸至3位研究者基于地方知識考古對海洋的回望。
駐地藝術家方迪于“海洋學”開展論壇現(xiàn)場 攝/鄭華忠
方迪從他在駐地行走的過程中收集到的海洋人文圖景談起,東南沿海的獨特人情風貌,成為了他的影像創(chuàng)作《靈海昭國》中的虛構社會所展露的充斥著空虛與欲望的一個個海岸社會元素,以及交織“騙局”與“誘惑”,在海風中飄搖的柔情而現(xiàn)實的閩南語歌謠。
李沐杰以“海洋媒介與思辨敘事“為線索,從平滑空間及紋理化空間,談至其對于海洋界面與語言——織物狀語言、方言、生腌語言的語言建構,分享其通過虛構與制圖法,與AI合寫的裝置互動作品《為阿代舍普度,或為祝禱》的理論著力點與創(chuàng)作經(jīng)驗。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博士陳旻于“海洋學”開展論壇現(xiàn)場 攝/陳南燁
陳旻從建筑群的圖像引擎出發(fā),以中國近代史中的一個重要敘事對象——福州“馬尾港”為例,探見其背后宏大的歷史對象和龐雜交錯的現(xiàn)場,重系時代更迭中馬尾港這片土地上傳統(tǒng)與生活的斷鏈。
駐地藝術家良亮人于“海洋學”開展論壇現(xiàn)場 攝/陳南燁
良亮人從“制作感”與“情感注入”著手,談及其由民俗軼事以及在地偶發(fā)的場景,串聯(lián)起她所關注的“海洋”與“宗教”主題,從一個黃黑笑臉的花狀氣球,到象征著泉州對多元宗教文化的包容性的“六翼天使”,打破傳統(tǒng)的中心化敘事,展露神性的兩面性與不確定性,勾畫其對于人、神、海三者互相糾纏、往來、融合的無限想象。
廣州美術學院胡一川研究所研究員肖珊珊于“海洋學”開展論壇現(xiàn)場 攝/陳南燁
肖珊珊從對于中國革命美術史中最重要的藝術家——“胡一川”這一個體的研究出發(fā),勾勒出其個人與中國現(xiàn)代革命史的發(fā)展脈絡之重合,及其個體海洋際遇與“海洋學”項目駐地行走針路軌跡的交疊片段,讓觀者窺見以個體海洋際遇與生命場域所影射出的20世紀中國社會狀態(tài)與人文精神面貌。
“海洋學”項目策展人龍奕瑭于“海洋學”開展論壇現(xiàn)場 攝/陳南燁
6位嘉賓基于各自不同的經(jīng)驗,重新撰寫關于海洋的聯(lián)系與想象。他們以各自具體的研究與關注方向,從不同的角度介入“海洋”。在工作方法和路徑上,他們均基于對地方知識的考古,面向歷史,在不停的回望與轉動之間,總能瞥到交疊的間隙。在“海洋學”的現(xiàn)場,他們的經(jīng)驗既是個人的,也是全球的。
2022年10月22日至2023年1月15日,海洋的浪漫繾綣與波瀾壯闊將在紗幔般的海霧中,穿越暗藏于字句間的海景幻象,涌至觀者眼前。
船已回航,歡迎到訪。
“海洋學”駐地板塊展覽現(xiàn)場 攝/鄭華忠
“海洋學”展覽現(xiàn)場 攝/鄭華忠
展覽海報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