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9 20:36:25 來源:中國藝術報
宋拓王羲之《十七帖》冊開封市博物館藏
覽翰墨風華感書圣風骨——記“世間遺跡猶龍騰——王羲之與《十七帖》特展”
書圣書風今猶盛,世間遺跡現汴京。
楷、行、草,中國書法的幾種書體娓娓道來;摹、拓、臨,古人書作得以流傳的方式一一出場。唐摹王羲之草書《寒切帖》卷、宋拓王羲之《十七帖》冊、明文徵明行書蘭亭序卷……珍貴文物徐徐展開,揭開書圣王羲之筆墨風貌。近日,開封市博物館2022年大展“世間遺跡猶龍騰——王羲之與《十七帖》特展”開展。展覽聯合天津博物館、南通博物苑、濟南市博物館、鄭州博物館、新鄉(xiāng)市博物館、開封市文物商店6家文博單位萃集31件書畫精品,分為“適我無非新”“逸少書中龍”“書為右軍法”三大主題單元,采用浸入式感受,宏觀敘事,微觀描述的策展手法,力求直觀、生動、全面還原“書圣”其人,傳遞中國獨特的文人精神,弘揚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022年是開封市博物館建館60周年,本次展覽作為立足館藏特色、突出館藏重點策劃的原創(chuàng)展覽既是慶祝開博60周年的重要獻禮之一,也是開封市博物館以深耕細作、守正創(chuàng)新之理念保護利用館藏文物,喚醒激活文物價值并使之得以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又一次充滿誠意的實踐。”開封市博物館館長、文博研究員葛奇峰說。在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培仕看來,“這是魏晉風度與優(yōu)雅汴京的一次交相輝映,是書法意蘊之美在中國書法名城開封的具象呈現”。
開篇“適我無非新”單元考鏡源流,為觀眾梳理了王羲之“總百家之功,極眾體之妙”,創(chuàng)造出的不同于漢魏草、行、楷書的新書體樣式。以何為新為指引,探尋書林遺跡,以微觀視角再現“書圣”書風特點。在這一單元展出的唐摹王羲之草書《寒切帖》卷作為較為完整的保留王氏晚年書風的書作之一再現了羲之剔除隸書筆意,將連綿的筆畫引向下字的今草風貌;宋拓《黃庭經》冊以其“墨光如漆,字如黃玉”的特點將王羲之楷書形巧勢縱的筆法、筆意、結構顯現;明文徵明行書蘭亭序卷體現了被后世贊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的無限書法魅力和巨大文學成就。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致力于將主題展品放置于中國歷史的高度給當下以啟迪。在本單元展出的文物不只用作解讀王羲之諸體風格或形質特征的依據,亦傳達這些以原跡為基礎進行摹拓復制而成的作品,在原跡佚失的情況下,必然成為最為可靠、最忠實于原作、最具研究價值的古代藝術珍品,對中國書法藝術的傳承和發(fā)展也同樣有著積極意義?!妒哪刮摹肥菛|晉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辭去會稽內史職務后,于父母墓前慨然誓言不再為官。棄官歸隱不是人生小事,“吾不減懷祖,而位遇懸邈,當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非氣極而語,包含著對家族興衰的擔憂。正如他在文中所誓:“憂及宗祀,豈在微身而已!”他所憂心的并不僅是自己的前途職位,而是整個家族的命運。以剛正不阿聞名遐邇的明末書家黃道周于明崇禎九年(1636年)臨寫王羲之《誓墓文》卷,以行、草、楷體三種書體相參而書,和諧有致、安排得體,毫無生硬造作之感。另遒媚勁健之外又寄托了許多不媚俗的堅毅人格,與羲之人生態(tài)度不謀而合。在此前一年,黃道周曾被削官為民,所以他應是在對王羲之的境遇和謝氏被王道子排斥頗有感觸下書寫的此卷。雖臨寫不免夾雜個人筆意,但羲之的書風體格仍會因黃道周的喜愛和崇拜而有所保留。此次展覽學術專家吳岳認為:“讓文物展品與其所承載的時代價值在展陳中相互滲透滋養(yǎng),使觀眾在欣賞文物的同時領略羲之經典巨作在書法史上的示范引領,更能感受到書者傳承千年的臻于至善的精神?!?/p>
“逸少書中龍”單元精選《十七帖》宋拓本和清拓本2件,邢侗、董其昌、王鐸和沈荃的臨本4件,通過不同拓本以及書法家臨寫之作,縱向上從一個側面反映經典之作如何傳承、發(fā)展,橫向上可以讓觀眾領略不同歷史時期《十七帖》書跡的真實風貌?!妒咛肥峭豸酥囊徊繒艆R帖,書寫時間達14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書法發(fā)展變化的重要資料。作為書圣草書代表作,《十七帖》有“草書圭臬”之譽,亦有“逸少書中龍”之稱。開封市博物館藏宋拓《十七帖》冊,又稱《十七帖》快雪堂本,拓工精良,字口清晰,紙墨黝古,神韻俱備。該帖封面題簽為隸書“唐搨十七帖”,落款“宜記”,鈐“寶煒”印,朱文。扉頁題簽有二:一為汪中楷書“唐刻十七帖”,落款“辛亥夏日”“汪中”等字跡,墨跡雖略顯斑駁,但以上字樣清晰可辨。另一為馬吉樟篆書“唐拓十七帖”,落款行書“戊辰春閏二月馬吉樟署”,鈐“馬吉樟”印,朱文。帖首左側有行書題“唐刻王右軍十七帖”,無落款。帖尾有“勅”及“付直弘文館,臣解無畏勒充館本,臣禇遂良校無失”字樣,“僧權”二字(缺左半)押署。附帖有馮銓、羅振玉、吳寶煒、馬吉樟、翁亷、周震鱗、王德文等人的題跋和釋文。雖然封面題簽為“唐搨”,1990年7月經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鑒定為“宋拓”。拓本系原開版,無裁剪、缺頁、缺行,內容完整。明初經晉王府收藏,馮銓題跋,汪中題簽,羅振玉、張彥生等品鑒,流傳序列清晰,善本碑帖鑒賞家張彥生曾對該帖進行過鑒定,認為:“是原宋庫裝后重裝,原裝紙面未動,本大甚。馮銓跋,簽題唐刻本,紙墨精潔?!贝藛卧古R本董其昌行草書臨《十七帖》卷,書于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是其53歲之作。董其昌在以“二王”為代表的文人流派書法傳統(tǒng)中扎根至深,從帖學中汲取精華,形成姿質古淡、生秀率意的書風。其用筆精到,曾云“作書須提得筆起,不可信筆,蓋信筆則其波畫皆無力。提得筆起,則一轉一束處皆有主宰”,“轉左側右,乃右軍字勢。所謂跡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臨作不拘泥原書,以意背臨。深得“二王”遺意的同時也顯示出董氏汲取帖學精華而自成一體的書風特色。
集《十七帖》拓本、臨本聯合展覽,在國內尚屬首次。通過此種將展品以群組形式組織共同論述主題、傳遞信息的思考型展示手段,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欣賞型的展覽方式,更直觀地向觀眾顯示了書跡在流傳過程中產生的微妙變化,留給觀眾更多的想象空間和研究空間。
“書為右軍法”單元通過元趙孟頫行書洛神賦卷、明邢侗草書軸、明王鐸行草軸、明祝允明行書詩卷等15位法“二王”大家作品集中展現以《十七帖》為代表的“二王”書風對后世書法的影響,詮釋了中國書法經歷代大師之堅守開拓而得以傳承延續(xù),后世書法家在宗法書圣書風的基礎上不斷認知探求再創(chuàng)造,形成匠心獨運的筆墨意趣和藝術追求。
元代書壇領袖趙孟頫,在“尚意”書風盛行的環(huán)境中提出遵循古法、崇尚“二王”的思想:“若今子弟輩,自小便習‘二王’楷法,如《黃庭》《畫贊》《洛神》《保姆》,不令一毫俗態(tài)先入為主,如是而書不佳,吾未之信也?!蓖砻鲿倚隙保瑫ㄖ饕》ㄓ谕豸酥?,一生臨習不輟,尤其在《十七帖》上下力最深,曾自勒上石刻成《來禽館帖》,其中所刻王右軍《十七帖》被清朝學者王澍評為“有明《十七帖》之冠”。明末清初書壇革新派中間人物王鐸,從其學書始,便宗“二王”,曾云:“《淳化》《圣教》《褚蘭亭》,予寢處焉!”他認為王羲之為其同姓祖先,經年累月研究、臨習“二王”法書,甚至可以做到“如燈取影,不失毫發(fā)”的地步。除此之外,劉理順、王文治、祁寯藻、郭尚先等書法家不為時代環(huán)境和時人審美所限,追求晉韻,沉浸于“二王”書風,勤耕不輟,篤行不怠。他們風格各有特色而又筆墨同源、異曲同工,對于管窺王羲之書法影響及傳承,賞讀傳統(tǒng)書法藝術的魅力,感知中華文化的獨特意蘊和中華民族共通的審美情感具有非凡的意義和價值。
展覽將極具辨識性的書界名家和輝耀古今的書法作品帶到觀眾面前,這些在書本上出現的名字和著名佳作,其背后不僅是傳說和故事,還有中國書法家對傳統(tǒng)書法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