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5 14:30:58
在全球繼續(x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舉辦之際,以“生命之光”為主題的“2022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于1月21日在北京拉開帷幕。
世界各國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抗擊疫情、拯救生命的精神可歌可泣,北京冬奧會高高點亮了象征著和平、友愛、光明的生命之光,給人類增加了拼搏的勇氣、團結(jié)的力量和未來的希望。
作為當前規(guī)模最大的線下國際展覽,本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展出了來自117個國家和地區(qū)573位藝術家的707件作品,圍繞“生命之光”主題,采用繪畫、雕塑、裝置、影像等多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追求新穎獨特、異彩紛呈的當代藝術風格,精心塑造純潔高尚的靈魂,昭示出“更干凈、更人性、更團結(jié)”的人類共同理想。
▲ 生命之光(國畫) 333×788厘米 2021年 李宏鈞(中國)
“生命之光”
發(fā)出人道主義的藝術共鳴
本屆雙年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共同主辦,應2022北京冬奧組委會文化活動部之邀加入“相約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jié)暨第22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jié),烘托冬奧會人文藝術氛圍。
展覽主題“生命之光”(The Light of Life),涵蓋奧運精神及抗疫精神,兩種精神高度契合,集中體現(xiàn)了人類生命的價值、尊嚴、能量和光輝。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馬鋒輝介紹,從北京雙年展與北京冬奧會互相匹配的角度來看,這里的生命之光既指體育運動之光,又指視覺藝術之光。運動是生命的強光,藝術是生命的亮色。
“抗疫精神和奧運精神具有廣闊的闡釋空間和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并不只屬于賽場上的運動健兒和急救室里的白衣天使。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所說:‘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恳粋€努力生活、不斷完善自己的普通人身上都閃現(xiàn)著生命的光輝,都被善于發(fā)現(xiàn)的藝術家們挖掘、刻畫。” 作為北京雙年展的資深策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書畫家》雜志社總編輯王鏞介紹,與奧運相關的歷史事件、運動項目、場館建筑、城市景觀、旗幟標識等,都在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作中有所體現(xiàn)?!氨本┦悄壳笆澜缥ㄒ灰粋€同時舉辦過冬季和夏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本屆參展作品也涌現(xiàn)了不少展現(xiàn)北京首都風采、奧運情緣以及冬奧場館建設的佳作,非常值得一看。同時,藝術家們也沒有忽略作為冬奧聯(lián)合舉辦城市的張家口,張家口市的風貌也在參展作品中得到精彩呈現(xiàn)?!彼f。
北京雙年展資深策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丁寧認為,因為這場至今肆虐著、或難以一揮而去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藝術家對于一切生命的感受史無前例地共同達到了一種比欲說還休還要復雜得多的程度。面對疫情,藝術家的視覺表達無疑透出了強烈的人道主義的光芒,因而,也就更能直抵人們的內(nèi)心深處,喚起無以復加的共鳴,藝術對于人心的安撫、治愈、發(fā)掘與激勵的價值得到了極大的發(fā)揮。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藝術層面的多重聚焦,比任何時候都更令人由衷認同與尊重、關愛與呵護。
▲ 走向光明(油畫) 105×154厘米 2021年 尚塔爾·安德里亞·巴泰勒米(法國)
▲ 體育強國,夢想激蕩(油畫) 260×800厘米 2021年 王學賢、燕婭婭、王學儒(中國)
可以看到,此次參展作品既緊扣統(tǒng)一的主題,又不拘泥于具體的題材,既有造型逼真的寫實刻畫,又有超現(xiàn)實主義的浪漫想象。例如,法國女藝術家安德里亞的布面丙烯畫《走向光明》,把抗疫圖像與奧運圖像聯(lián)系起來,表現(xiàn)人類經(jīng)歷了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黑暗時期,逐漸走向生命光明美好的未來。而中國作品最有代表性的,當屬王學賢、李宏鈞和張湸等各自擔綱的3件大型主題創(chuàng)作,分別是以“體育強國”為主題的油畫《體育強國 夢想激蕩》、以“冬奧”為主題的中國畫《生命之光》和《一起向未來——2022北京冬奧會歡迎您》,尤其是李宏鈞的主題創(chuàng)作《生命之光》,以巨幅壁畫般恢宏的超時空構(gòu)圖和工筆重彩的精致描繪,表現(xiàn)了各個冰雪賽場和各項冰雪運動的生動景象。畫面中央2022北京冬奧會的標識光芒四射,兩側(cè)世界各國運動員和人民群眾的隊列,體現(xiàn)了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團結(jié)友愛精神。
參與最多
變“不可能”為“可能”的雙年展
“世界上參與國家最多的雙年展”“填補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型線下國際展覽空白”“歷屆最切題的一次主題創(chuàng)作”等諸多亮點成為本屆北京雙年展的關鍵詞,而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本屆展覽為順利舉辦及為配合北京冬奧會,實行了許多特別舉措。
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多年來,中國美術館陪伴著北京雙年展的誕生與成長,見證了北京雙年展的繁榮與發(fā)展。北京雙年展多元并茂的藝術展示與中國美術館的場域空間相互交融,展現(xiàn)出中華民族對世界各國、各民族文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包容與贊頌。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是講好中國故事、打造國際文化交流平臺的重要橋梁,旨在以藝術之美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gòu)建。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在于心與心的交流。藝術作品源自心靈,恰恰能夠傳遞國家、民族、時代的情感。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分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陶勤介紹,由于疫情,本屆北京雙年展的征稿是有史以來困難最多的一次?!皣H上嚴峻的防疫形勢自不待言,目前仍有許多國家疫情還沒有得到基本的控制,導致藝術家們連自身安全都無法保障,更何談安心創(chuàng)作。國內(nèi)也由于疫情帶來多方面變化,展覽的例行報批比往屆更復雜和漫長,在北京雙年展組委會工作人員積極奔走溝通下,本屆北京雙年展首次在沒有召開籌備啟動新聞發(fā)布會的前提下在業(yè)內(nèi)發(fā)動創(chuàng)作征稿,為廣大藝術家多爭取一個多月的創(chuàng)作時間。即便如此,總共留給征稿和創(chuàng)作的時間也只有3個半月,依舊是歷屆北京雙年展中最緊張的一次。我們想盡辦法通過電話、傳真、郵件等各種‘不見面’非常規(guī)方式聯(lián)系國內(nèi)外藝術家、機構(gòu),通過微信、官網(wǎng)、宣傳冊等宣傳渠道,大力推廣展覽。”陶勤說。
據(jù)了解,2021年8月底截稿時,經(jīng)統(tǒng)計共有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12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352位藝術家投稿近6000件,其中中國大陸合計4162件。經(jīng)嚴格的初評、復評,評選出117個國家和地區(qū)707件參展作品,其中外國(含特展)作品487件、中國(含港澳臺地區(qū))作品220件。
國內(nèi)外藝術家們飽滿昂揚的創(chuàng)作熱情讓陶勤十分感動、歷歷在目。有的國家駐華使館看到征稿消息的第一時間就主動聯(lián)系,約請面談投稿參展事宜;有的國家駐華使館因為看到征稿消息較晚,所以主動來電請求寬限截稿日期,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力發(fā)動投稿;有的國外藝術家自己和家人不幸染上新冠肺炎,但是痊愈后第一時間開始創(chuàng)作,依舊堅持投稿;有的國外藝術家為了提高入選概率,在創(chuàng)作題材和作品題目、說明文字上盡力貼近征稿主題,甚至用“中國風格”“中國樣式”“中國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國內(nèi)藝術家也克服種種困難,在極其有限的創(chuàng)作時間內(nèi)變“不可能”為“可能”,竭力完成多件大作。尤其是一些往屆入選的優(yōu)秀藝術家在組委會的激勵動員下,領取“專題”任務,將其他創(chuàng)作計劃推后,在炎炎夏日揮汗如雨辛勤創(chuàng)作,如期交出滿意的答卷。
特別視角
反思藝術與社會的互動
除了主題展以外,第九屆北京雙年展還設有“歷屆北京雙年展體育題材藏品精選特展”“喬治·莫蘭迪版畫特展”“歐洲十二國當代藝術特展”“托尼·克拉格當代藝術特展”“國際女藝術家當代藝術特展”5個特展。
“歐洲十二國當代藝術特展”以“源于文化多樣性的歐洲精神”為切入點,通過來自歐洲12個國家的知名藝術家的作品,詮釋了歐洲精神的唯一性和認同感?!啊畾W洲十二國當代藝術特展’選擇在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這一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平臺上亮相,致力于為中國觀眾打開一扇了解歐洲精神的大門?!蓖蹒O表示。
20世紀著名意大利藝術家喬治·莫蘭迪如今在中國耳熟能詳,但多數(shù)觀眾只知道這位意大利藝術家以高級灰色調(diào)而聞名的油畫,卻可能忽略了版畫同樣是喬治·莫蘭迪的重要創(chuàng)作。本次“喬治·莫蘭迪版畫特展”除了向中國觀眾呈現(xiàn)喬治·莫蘭迪油畫之外的豐富創(chuàng)作面貌,更難能可貴的是,展出的所有作品都是他親自制作的原版版畫,而非市面上流傳廣泛的復制版畫。
國際女藝術家當代藝術特展以“細嗅薔薇——生命的藝術”為主題,展出具有影響力的當代國際女性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代表性作品,國內(nèi)有陳曦、申玲、向京、閆平、喻紅幾位藝術家,國際藝術家有加拿大熱西丹·艾力、德國安妮特·紹爾曼、瑞士池村玲子、英國羅斯·懷利等藝術家。該特展以女性藝術家的藝術實踐為研究對象,并以此為核心,關注女性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與社會、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
“特展中可謂佳作紛呈,其中有一件極為荒誕而又頗有深意的影像作品,出自西班牙在世藝術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尤金尼奧·安普迪亞之手,題為《布里塞尼奧音樂會》?!倍幷f。這幅作品的拍攝時間為2020年6月22日,恰是巴塞羅那的新冠肺炎疫情有所緩解的當口,當時世界上其他不少地方還處在起伏不定的嚴重疫情之下。拍攝的空間選取在巴塞羅那著名的里西奧大劇院。然而,可以容納2292位聽眾的座席上這一次卻都擺放著盆栽植物。當已經(jīng)很久沒有機會為公眾舉辦音樂會的藝術家們演奏起普契尼寫于1890年的《菊花》這一挽歌弦樂四重奏時,憂郁而又傷感的旋律竟然讓植物聽眾們“動容”和“鼓掌”。同樣有意思的是,翌日,音樂會之后,所有植物都系上了藝術家簽名的卡片以及歌劇院的演出票,贈送給了巴塞羅那抗疫戰(zhàn)線上的醫(yī)務人員,以感謝他們的偉大付出,也讓植物獲得他們的精心呵護。
“藝術家不僅以這種方式讓人們記取‘社交距離’ ‘封鎖’ ‘宅家’等嚴峻事實,而且,也暗示我們要思考自身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以及藝術如何對社會生活變化作出應有的貢獻。反復地觀看此影像作品,耳畔就會響起印度詩人泰戈爾在其《飛鳥集》中寫下的雋永詩行:‘世界以痛苦親吻我靈魂,而我要用歌聲作為回應?!倍幈硎尽?/p>
絢麗的生命光譜
尚輝
當代藝術的本質(zhì)是人類進入后現(xiàn)代文明之后運用各種媒介記錄和呈現(xiàn)人的生命軌跡,所有相關人的生存價值的追問,似乎都回到了生命自身命題的各種解答之中。因為,科技的發(fā)達縮短了距離、壓縮了空間、透視了肉眼所不能企及的神秘世界,人類的后現(xiàn)代景觀實際上是科技文明再造并控制人類智能與感官的新視界景觀。但這些科技文明也同時給人類的生命造成擠壓,本是造福人類的科技文明開始讓人類產(chǎn)生了前所未有的擔憂。生態(tài)的破壞,家園的荒廢,細胞的變異,人類發(fā)明的科技正日益走向一種不可控的挾持人類生存的險境。
人類正是在進入后現(xiàn)代文明之后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自然與科技的角逐也再度把對生命的追問這個人類生存的基本命題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的確,科技只是增益人類能力的手段,但對每個生命個體來說,運動都是保持其生命狀態(tài)最基本的方式。從這個意義看,在全球性疫情尚未得到徹底控制的危情下,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再度凸顯了生命本身的價值與意義。因為,不論人類通過科技文明延伸了多少能力,都只能是以人的生命運動與生理機能為根本,而不是用科技的智能替代人的生命體驗與生命價值。而藝術存在的理由則同樣體現(xiàn)了生命綻放的光彩,藝術家在作品中進行的審美創(chuàng)造都是人類審美的本能,是生命美感融合于自然并進入主體精神表現(xiàn)的一種生命美學的昭示。
本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以“生命之光”為主題,探討的就是在后現(xiàn)代文明中如何處理自然與人、科技與人的關系問題。不是科技要駕馭自然、超越人類,而是通過科技使人與自然更好地和諧相處。入選的許多中國作品都審美地表達了當代城市化進程中人的價值命題,人們注意到這些作品所呈現(xiàn)的城市與鄉(xiāng)村、消費與生態(tài)、科技與自然不再是一種割裂的對立,而是一種優(yōu)雅的諧調(diào),生命的光彩閃爍在每張平常人的臉上。許多作品還描繪了本屆冬奧會的環(huán)境,那是在自然山川之間蜿蜒分布的雪場、索道、場館,而其間飛閃的健將身影,都象征著生命之花的綻放和奧林匹克運動對于人類耐力與勇氣的挑戰(zhàn)。生命的燦爛歸于自然,這正是本屆雙年展凸顯的學術主題。
本屆雙年展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裝置、綜合材料繪畫和影像等多媒體藝術,其藝術門類的齊全也表明了北京雙年展一貫倡導的尊重傳統(tǒng)、崇尚創(chuàng)新的策展理念,這也客觀真實地呈現(xiàn)了中國當代藝術的面貌與特征。和奧林匹克運動始終以人為本的競賽精神一樣,本屆雙年展的中國作品追求的正是藝術對人的審美本能的發(fā)掘,這些藝術作品激發(fā)了生命光譜的絢麗與璀璨。
?。ㄗ髡呦抵袊绤f(xié)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雜志社社長、主編》
2022年1月23日《中國文化報》
第1版刊發(fā)特別報道
《閃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命之光”》
↓ ↓ ↓ ↓ ↓ ↓ ↓ ↓
責編:
陳曉悅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