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9/20 12:08: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足石刻特展現場 田雨昊 攝
在中秋節(jié)小長假來臨前夕,國家博物館連開“殊勝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和“摩崖上的中興頌——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兩展,用藝術盛宴來款待觀眾。
17日下午開幕的大足石刻特展分為“發(fā)現之旅”“蜀道大足”“鐫巖妙相”“承故煥新”四個單元,分別展示了大足石刻的發(fā)現過程、基本概貌、石刻特色以及研究保護成果。
展覽展出82件(套)展品,包括大足石刻研究院收藏的66件(套)文物,既有端莊典雅的觀音、慈悲肅穆的佛陀、神態(tài)謙恭的供養(yǎng)人、形象逼真的醉酒人、花紋繁復的香爐等造像;也有全面細致的石窟全景圖、經變圖和文物修復照片等。
在“蜀道大足”單元,重點展示了一件原位于大足寶頂山小佛灣石窟的南宋釋迦牟尼像。這件造像體現了極高的雕刻技藝水平,是宋代佛像的典范之作,也是大足地區(qū)不可多得的圓雕造像精品。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還展出了4件采用3D打印技術復制的展品,科技為不可移動文物插上翅膀可以“走出家門”。
大足石刻被譽為石窟藝術史上最后的豐碑,它的發(fā)現將中國石窟藝術興盛的歷史延長了400多年。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這座珍貴的藝術寶藏曾長期湮沒于荒山野嶺中,直至清嘉慶年間,著名考據學家、大足知縣張澍尋幽探古,首開大足石刻研究之先河。其后百余年間,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科學考察,在大足石刻發(fā)現之旅的紀念冊上,寫下了梁思成、劉敦楨、楊家駱、馬衡、顧頡剛、王朝聞、劉開渠、葉毓山等一批又一批在近現代中國學術界、文藝界熠熠生輝的名字。
18日上午亮相的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分為“民安國定,摩崖頌中興”和“地緣人彰,山水綠瀟湘”兩部分,精心遴選自唐至近代的近60件(套)永州摩崖石刻拓片作為展覽內容,其中尤以元結撰文、顏真卿書寫的《大唐中興頌》最負盛名,這不僅是中國書法史上的豐碑,亦是大唐磅礴氣象的代表性物質文化遺產,引得歷代文人墨客追模效仿。
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刻藝術。古人題名,就其山而鑿之,用以“化育群倫”“記功立言”,是謂摩崖。
永州地區(qū)境內山崖林立,多奇巖白石,宜于鐫刻,是國內少有的摩崖石刻集中之地。先賢們以摩崖石刻的形式唱和詩文、交流心靈,并為后世文人所追慕和效仿。經過唐代創(chuàng)始、宋代流衍、明代追摹和清代考據的千年積累,形成了歷代詩文同處一崖的獨特文化現象。
據悉,大足石刻特展將展出兩個月,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則只展出一個月。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