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shí)間:2021/6/7 14:54:13 來源:收藏雜志
▌趙慧君 刺繡《金帶圍圖》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畫心 縱70厘米,橫28.8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趙慧君,江蘇昆山人,清代蘇州畫家顧春福之妻,善于刺繡。圖中墨色繡題篆書大字“金帶圍圖”為題,后續(xù)墨繡行楷小字長跋,下繡“春福”朱文方印。圖左下角墨繡款“慧君女史繡”,鈐繡“印珠”白文長方印,右下角繡“寫翠樓”朱文方印。
刺繡金帶圍圖局部
跋曰:“去夏在白門市中購折枝芍藥供玩審視,一種有黃瓣帀(匝)于花腰,蓋所謂金帶圍也。昔人云此花開當(dāng)出宰相,即魏公選客宴賞者曾對花傳神,以紀(jì)其瑞。茲與寫翠樓內(nèi)史述及重勾粉本,囑買絲刺繡,內(nèi)史戲曰:子未讀書,老矣,作山中白衣可耳,若腰金調(diào)鼎,或兆諸兒輩歟?言訖相共撫掌。因并志之。癸卯(1843)閏七夕隱梅庵外史。”
刺繡金帶圍圖局部
原來,按照題跋所記,畫家顧春福到集市上去逛,看見有人賣一種芍藥花。
這種花,花腰有一圈兒黃花瓣,就好像人在腰間圍了一條金腰帶一樣,所以得名“金帶圍”。這吉祥花一開,可是有人要當(dāng)宰相的。顧春福一見當(dāng)然要買回家去。
這可不是顧春福受了賣花商人的忽悠,而是史有所載。
北宋慶歷五年(1045年),韓琦任揚(yáng)州太守時(shí),官署后花園中就有這種“金帶圍”芍藥。此花剛好一枝四岔,每岔開了一朵花。當(dāng)時(shí),同在大理寺供職的王珪、王安石兩個(gè)人正好在揚(yáng)州,韓琦便邀他們一同觀賞。因?yàn)榛ㄩ_四朵,所以韓琦便又邀請州黔轄諸司使前來,但他正好身體不適,就臨時(shí)請路過揚(yáng)州也在大理寺供職的陳升之參加。飲酒賞花之際,韓琦剪下這四朵“金帶圍”,在每人頭上插了一朵。說來也奇,此后的三十年中,參加賞花的四個(gè)人竟都先后做了宰相。這就是有名的“四相簪花”的故事。
顧春福感于“四相簪花”,手繪了折枝芍藥粉本,找到她的夫人,要夫人照著繡一幅。夫人見了大笑,說“你這個(gè)畫家,也不讀書,去哪里當(dāng)宰相呀!還是等你的兒子后輩吧?!币幌?,說得顧春福也大笑。說歸說,其夫人趙慧君還是將這幅畫刺繡而成,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趙慧君刺繡《金帶圍圖》。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hà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