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2/5 10:39:40 來源:中國當代藝術網(wǎng)
序
一部中國石窟藝術史,是一部宗教史,也是一部文化史。鑿山開窟,鐫壁造像,漢魏以來,自西而東,代有興建,北方的云岡、龍門為其犖犖大者。隋唐以后,流風迤邐而南,重慶大足石刻繼起,自佛而道、而儒,融合三教,獨樹一幟,堪稱南方之代表。
大足石刻始創(chuàng)于唐,中經(jīng)五代,至兩宋而臻于鼎盛,相關遺跡遍布大足西南、西北、東北諸山,凡二十余處,尤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為最。1999年12月,以“五山”為代表的大足石刻,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令人矚目??v觀諸山造像,如北山、寶頂之佛教造像,南山、半邊廟之道教造像,石門、石篆、妙高山之三教融合造像,可一窺公元九至十三世紀中國石窟藝術風格之丕變與發(fā)展。儒、釋、道三家在大足兼容并蓄,似乎意味著信仰從神壇走向人間,漸趨本土化、世俗化,顯示出與塞北、江南迥異的地域特色。
此次展覽得到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展示其館藏以五山石窟為代表的大足石刻,謹在此表示衷心感謝。女作家張愛玲曾說“人生三大恨,一恨海棠無香”,唐宋時期的大足,隸屬于昌州,一度以海棠有香名于世,唐人詩已贊其“一時開處一城香”。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載“昌居萬山間,地獨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頗敬重之,號海棠香國”,可惜明清以后,遽失其種。千載以來,惟諸山造像,曾沐其香,今與相對,一眼千年,如見海棠,花開漫山,獨香蘇城。
此為序。
蘇州博物館館長 陳瑞近
序
公元三世紀左右,源自古印度的石窟藝術,翻越蒼山大漠,沿著商旅古道,循著駝鈴之聲,經(jīng)西域傳入中國,并在北絲綢之路和黃河流域歷經(jīng)了北魏燦爛、隋唐輝煌,產(chǎn)生了諸如敦煌、云岡、龍門石窟這些偉大遺跡。
然而,當唐末中國北方石窟慢慢褪去歷史的光暈走向衰落之際,在長江流域的大足,雕刻家們卻仍在揮錘鑿石,以其兼收并蓄、吐故納新的胸襟,創(chuàng)造了大足石刻這一驚世杰作。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qū)境內(nèi)所有石窟造像的總稱,迄今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窟點多達75處,造像5萬余尊。它始鑿于初唐,歷經(jīng)晚唐、五代,盛極于兩宋,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后的一座豐碑。1999年,大足石刻以“無與倫比的天才的藝術杰作”等符合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三項標準而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然而,這座珍貴的藝術寶藏,曾長期湮沒于荒山野嶺之中。直至清嘉慶年間,著名考據(jù)學家、大足知縣張澍尋幽探壑、拭跡辨文,才叩開了這座藝術殿堂的大門。其后百余年間,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科學考察,在大足石刻發(fā)現(xiàn)之旅的紀念冊上,寫下了梁思成、楊家駱、馬衡、顧頡剛、王朝文、劉開渠等一批又一批、一位又一位近現(xiàn)代中國學術界、文藝界熠熠生輝的名字。他們不僅用雙手拂去歷史的塵埃,還用淵博的學識揭開了這座寶藏的面紗。
在石窟藝術發(fā)展的漫長歷程中,大足石刻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兼收并蓄,對外來藝術的改造和轉(zhuǎn)型,造就了中國美術史上的“大足石刻時代”。
在傳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傳承。本次展覽由蘇州博物館、大足石刻博物館精心策劃合作舉辦,旨在讓千年石刻從大足的山崖之上來到蘇城的文化殿堂,并將其特有的文化品質(zhì)和藝術氣質(zhì)分享給蘇城人民,讓獨香海棠在江南水鄉(xiāng)更添芬芳。
是為序。
大足石刻博物館館長 黎方銀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