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电影99_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第二_中文字幕人伦无码_一夲道无码视频在线无码_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首頁 > 藝術(shù)新聞 >藝術(shù)品拍賣信息> 正文

古董教父Eskenazi致函慶祝保利拍賣十五周年:乾隆御制精彩亮相

時間:2020/9/23 11:51:36  來源:北京保利拍賣

  Eskenazi:中國古董教父,世界頂級的東方藝術(shù)商行之一。埃斯卡納齊家族生意于 1923 年在米蘭創(chuàng)立,他們的名號逐漸成為東方藝術(shù)權(quán)威的同義詞。朱塞佩 · 埃斯卡納齊是公司 50 年來的負責(zé)人,他對東方藝術(shù)的深刻了解與熱愛在業(yè)內(nèi)幾乎無人能及。埃斯卡納齊的客戶包括全球 80 余所重要博物館以及部分私人藏家。

藏家寄語

  祝賀保利拍賣15周年。這一次的慶典實至名歸。這些年,你們?nèi)〉昧司薮蟮某煽儭D銈兘?jīng)手了許多頂級的瓷器與工藝品,有些出自西方的重要收藏,有些出自重要的中國收藏。

  每當(dāng)收到你們的圖錄,看到你們能征集到如此多超頂級的拍品時,我都經(jīng)常感到驚喜又意外。

  再次祝賀,并預(yù)祝前程似錦。

  ------Giuseppe Eskenazi

  清乾隆  霽紅及窯變釉描金御題詩社稷長春紋膽瓶

  “乾隆年制”款  H32cm

  備注:英國約克郡私人藏家收藏

  瓶小口直頸,溜肩鼓腹,下腹部內(nèi)斂,圈足;周身施勻潤霽紅釉,足內(nèi)以礬紅彩書“乾隆年制”四字雙框篆書款,余處施松石綠釉。整器以金彩裝飾,口部、頸部及近足處分別繪夔龍紋、變形蕉葉紋、如意云頭紋等;瓶身主體一面以金彩繪月季、谷穗、桂花等祥瑞花卉植株,另一面書乾隆御題詩。乾隆曾于詩中贊曰,“膽瓶、紙槌瓶,皆瓶式最佳者?!贝似餍沃埔?guī)整,展現(xiàn)最佳瓶式之端莊貴雅。描繪五谷源自《嘉禾圖》之傳統(tǒng)。嘉禾谷穗,乃民生之本,關(guān)乎江山社稷。雍正元年,蔣廷錫曾繪飽滿之谷穗于《四瑞慶登圖》,與此瓶所繪相類,皆有太平豐收、社稷永固之美意。嘉禾配以馥郁之桂花、四季芬芳之月季,象征江山萬年、登科奪冠、四時長春,是對盛世之慶賀,亦寄托著一代圣主之殷殷企盼。

  明宣宗繪 《嘉禾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蔣廷錫繪 

  《四瑞慶登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瓶身所書為弘歷所作《上林花氣》:“戶外春光到幾分,嫩紅新綠間繽紛。清浮玉露瓊葩潤,芳透珠簾沉水焚。散彩偏承晴旭照,飄香多為惠風(fēng)熏。錦叢繡徑經(jīng)行處,蛺蝶驚飛已半醺?!痹娗皶扒∮啤彼淖?,并繪“乾”“隆”二字篆書方章。讀之如見春色滿園芬芳,蛺蝶翩躚,惠風(fēng)和暢。此詩收錄于《樂善堂全集》卷三七。乾隆二年,弘歷諭旨發(fā)行《樂善堂全集》,收錄其居藩期間的詩文作品,集中反映了年輕皇子的政治理想、生活情趣及閑適恬淡的心境。收錄詩文除用于瓷器,亦常用于裝飾其他工藝品。此類器物主要以大型陳設(shè)器為主,另有少量的壁瓶、鼻煙壺、筆筒等,詩文多配以花卉圖樣。乾隆十七年清宮檔案載,“十月十六日,總管王常貴交御制詩四套。傳旨,著賞唐英,嗣后燒造瓷器,應(yīng)用詩之處即用此詩揀選燒造,不必用樂善堂集詩文。”由是可知,題寫《樂善堂全集》收錄詩文的瓷器,當(dāng)做于乾隆十七年及以前,即厥功至偉的唐英督陶期間。

  唐英自雍正六年起至景德鎮(zhèn)監(jiān)督窯務(wù),后歷監(jiān)淮安關(guān)、九江關(guān)、粵海關(guān),曾在景德鎮(zhèn)“杜門謝交游,萃精會神,苦心勠力,與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乃清代歷任督陶官中成就最高者之一。此瓶展現(xiàn)出的絕佳創(chuàng)造力、極高制瓷工藝,彰其斐然成就,亦只有唐英,方能有此稀世珍品。

  本器于放大鏡下觀之,得見霽紅釉上、金彩之下,隱隱呈現(xiàn)窯變之藍紫色,精罕絕妙至極。推測其制作工藝為:膽瓶成坯后,施銅紅釉,待釉面陰干,以鈷料蘸水寫詩文、描繪紋飾,入窯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后以金彩作點睛之筆,再次入窯燒制。如此多次上釉、多次入窯,方成此器。其文字的筆畫轉(zhuǎn)折和紋飾面積較大之處,鈷料較多,形成比較明顯的藍色,邊界則有藍紅虹彩漸變,非上手細觀,無以體會其絢爛,設(shè)計構(gòu)思之巧、成效之佳,令人驚嘆。

  放大鏡下可見其釉彩局部

  雍正七年,監(jiān)督窯務(wù)不久的唐英派心腹吳堯圃調(diào)查研究鈞窯配方,并稱其成功與否,關(guān)乎鐘鼎尊罍之國寶重器。窯變釉便誕生于此時,為仿宋鈞釉創(chuàng)燒之新品種。其釉面多呈現(xiàn)紅、藍、紫、白等色,偏紅的稱為“火焰紅”,偏藍的稱為“火焰青”。《景德鎮(zhèn)陶錄》有云,“窯變之器有三,二為天工,一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睖喨惶斐烧?,變化莫測,有妙手偶得之美,但于瓷器燒制而言,則頗難掌控?;蛟S正是因此,窯變多見整器施釉,如此器以火焰青之法繪制紋樣,且線條、字體筆畫清晰無暈散,乃欲以人巧,營造、控制天工之美,自是難上加難,彰顯出對火候控制的至高水準(zhǔn)??v觀清代瓷器,霽紅、窯變、金彩裝飾皆時常得見。然如此器將三者結(jié)合于一身,充分發(fā)揮每種釉彩之效,乃至營造出新的藝術(shù)審美境界,堪謂鳳毛麟角。嗣后歷朝,再無復(fù)見,乃制瓷工藝巔峰的絕品!

  故宮博物院藏一同時期佳器,尺寸略大(高48cm),同樣以金彩裝飾,所繪紋樣及御題詩與本拍品如出一轍,見《故宮博物院藏御制詩陶瓷器》,北京,2016年,圖版42。但其器身僅施窯變釉,足內(nèi)施醬釉,“大清乾隆年制”刻款描金,工藝相對簡單。詩前同樣書“乾隆御制”四字,詩后鈐“乾隆宸翰”“惟精惟一”金彩方章。

  清乾隆 窯變釉描金題詩花卉紋膽瓶

  故宮博物院藏

  香港佳士得,2005年11月8日,編號1313,成交價:HKD 19,160,000

  遍查資料,相似裝飾手法似僅見另二例。其一與本器無論器型、裝飾手法及紋樣題詩皆極為相仿,底款或也出自一人之手,曾上拍于蘇富比紐約,1983年12月7日,編號373,后為費莉斯女士(Ruth P. Phillips)收藏,并于佳士得香港2005年11月28日再次上拍,編號1313,成交價1916萬港幣。此后由知名收藏家莊紹綏先生雅蓄,見《中國瓷器 莊紹綏收藏》,香港,2009年,圖版67。其尺寸(高35.2cm)與本品(高32cm)相當(dāng),口沿處略去夔龍,近足處多繪變形蓮瓣紋一周,御題詩前同樣書“乾隆御制”四字,詩后鈐“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二章,紋樣布局與本拍品似有對稱之

  清乾隆  霽紅釉窯變描金御題詩花卉紋膽瓶

  莊紹綏藏品

  另一相似器為雍正時期小膽瓶(高19.9cm),霽紅釉上以金彩繪松竹梅歲寒三友,僅口部金彩下可見窯變光暈朦朧之效,當(dāng)為初創(chuàng)階段之作,底書雍正六字青花雙圈款。其曾上拍于佳士得紐約,1994年6月2日,編號324,后為望星樓收藏,見《清代康雍乾官窯瓷器 望星樓藏瓷》,香港,2004年,圖版39。

  清雍正  霽紅釉窯變描金歲寒三友膽瓶

  望星樓藏

  此器底部所書雙框四字篆書方款,書寫規(guī)整而不失書意,極為少見,僅在品級極高的器物上偶見一二。相似僅見藍料彩書就,如故宮博物院藏黃地開光題詩山水人物圖方茶壺,見《故宮博物院藏御制詩陶瓷器》,北京,2016年,圖版81,其繪工頗具洋彩風(fēng)格。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幾件琺瑯彩及洋彩器上,亦見寫法微異之四字篆款,見《華麗彩瓷 乾隆洋瓷》,臺北,2011年,圖版4、38、42。

  清乾隆  磁胎洋彩玉環(huán)蒜頭瓶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御制芙蓉三羊開泰“敬業(yè)”璽

  3.3×2.1×6

  印文:“敬業(yè)”

  備注:張群先生舊藏

  著錄:《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璽印譜》第五冊,乾隆卷一,頁三十六

  著錄:《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璽印譜》第五冊,乾隆卷一,頁三十六


  皇帝璽印與其它種類的宮廷遺物相比數(shù)量極少,可謂鳳毛麟角,代表了當(dāng)時藝術(shù)品制作的高水平。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璽印在制作過程中皇帝都直接參與,故其能真實地反映出皇帝們的思想狀態(tài)、性格特點、生活情趣和文化修養(yǎng),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該璽為壽山芙蓉石質(zhì)地,橢圓形,隨形雕三陽開泰鈕。通高6.6厘米,印面2厘米,縱3.4厘米。印文為陽文“敬業(yè)”二字。此璽在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的《乾隆寶藪》有明確著錄,經(jīng)與實物比對,無論是材質(zhì)、體量,還是篆法布局都與《寶藪》中的記載完全相合,可以確定此璽為乾隆皇帝寶璽的真品。作為乾隆皇帝御用小璽,此璽的刻制有其特殊的背景。

  該璽是乾隆皇帝早期御用小璽之一。由于和乾隆皇帝早期的學(xué)習(xí)交游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只有對此有所了解,才能充分認識該璽之于乾隆皇帝的意義所在。此璽也讓我們看到了帝王冷峻威嚴(yán)的面孔背后相當(dāng)溫情的一面,其間隱含著的親情和友情,實在是不多見的。通過對它的考察,可以豐富我們對乾隆皇帝此類小璽的認識。(郭福祥)

  清乾隆  御制黃水晶“德日新”、“所寶惟賢”、“乾隆御筆”組璽三方(原配紫檀印匣)

  2.6×1.4×4.3;

  2.1×2.1×4.6;

  2.3×2.3×5

  印文:“德日新”、“所寶惟賢”、“乾隆御筆”

  備注:法國藏家舊藏著錄:《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璽印譜》第五冊,乾隆卷一,頁十七

  著錄:《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璽印譜》第五冊,乾隆卷一,頁十七

  清代皇帝的寶璽,絕大部分得以保存至今,種類齊全,體系完備,從不同側(cè)面勾勒出清代皇帝自身的性格特點、生活情趣、文化修養(yǎng),成為難得的宮廷史研究資料,而其中乾隆皇帝的御用璽印可以說非常具有代表性。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組黃水晶“德日新”組璽,從印文組合的方式來看,應(yīng)是乾隆皇帝在位早期制作的重要組璽之一。

  此套璽印為黃水晶質(zhì)地,異獸鈕,附紫檀木原裝罩蓋匣。印文分別為“德日新”、“所寶惟賢”和“乾隆御筆”。其中引首章“德日新”陽文,印面長2.7厘米,寬1.5厘米,通高4.4厘米。壓腳章“所寶惟賢”陰文,印面2.15厘米見方,通高4.7厘米?!扒∮P”陽文,印面2.4厘米見方,通高5厘米。此套璽印在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的《乾隆寶藪》中有明確著錄,經(jīng)與實物比對,無論是材質(zhì)、體量,還是篆法布局都與該書中的記載完全相合,可以確定此套璽印為乾隆皇帝寶璽的真品。無論是組璽的組合方式還是組璽的內(nèi)容都顯示出乾隆皇帝璽印的基本特點,以及乾隆皇帝的內(nèi)心世界和為政情懷。乾隆皇帝將“德日新”和“所寶惟賢”放在同一組璽之中,決非隨意而為。只有將其結(jié)合起來考察,才能明了乾隆皇帝選取如此印文組合的真實意圖。

  不僅如此,更近一步的是,乾隆還御筆親書“德日新”匾懸掛于紫禁城建福宮后之敬勝齋內(nèi)西室。乾隆五十四年乾隆皇帝還特意寫下了《德日新室示志二律》的詩作,詩中有“敬勝齋中室,久名德日新”之句。因此,我們也可以將此套組璽看作是宮殿組璽,只不過與后來宮殿組璽的組合方式稍有區(qū)別,顯示出其早期組璽的特點。

  此套“德日新”組璽應(yīng)該是乾隆皇帝常用的小璽,在清宮所藏的書畫作品上可以見到其鈐用的痕跡,只不過三方小璽很少同時出現(xiàn)在同一幅作品上,而是分開來鈐蓋的。其中《題明董其昌雜書》冊題于乾隆十一年(1746),所鈐二璽均完好。在錢維城的畫作御題中,“乾隆御筆”璽未變,“所寶惟賢”璽右上角已經(jīng)磕缺。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離騷經(jīng)》冊御題后面“乾隆御筆”璽仍未變,而“所寶惟賢”璽右上角和右下角則均已有微磕缺,其殘缺狀況與該璽的現(xiàn)狀一致。另外在一份乾隆四十一年分查養(yǎng)心殿等處物件并呈熱河隨圍備帶物件清單中,也有此套組璽的身影,“德日新一方、所寶惟賢一方、乾隆御筆一方,俱水晶,三方一匣”,說明乾隆皇帝在外出巡幸時,此套印章也是隨侍的物品之一。從上面的鈐用記錄和印章殘缺變化情況,可知此套璽印的鈐用頻率是相當(dāng)高的。

  從筆者掌握的資料看,乾隆初期共用不同材質(zhì)刻制了四套“德日新”組璽,印文都是引首“德日新”,壓腳“所寶惟賢”和“乾隆御筆”。其中北京故宮現(xiàn)存一套,另外三套全部散佚出宮。而在散佚出宮的三套中,只有此套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包括盛裝的紫檀罩蓋匣都原封未動,殊為難得。(郭福祥)

  清雍正  張在辛刻 張廷玉自用芙蓉石獅鈕方章

  來源:日本關(guān)西地區(qū)重要藏家舊藏

  印文:張廷玉硯齋氏

  邊款:辛亥重陽,相印軒主仿漢鑄印,年八十有一。

  出版:

  1:《中國歷代印風(fēng)系列-清初印風(fēng)》P33,重慶出版社1999年12月。

  2:《中國歷代印風(fēng)系列-清代徽宗印風(fēng)》上冊P95,重慶出版社1999年12月。

  張在辛(1651~1738)字卯君,字冤公,號柏庭,又號子輿,山東安邱人。清篆刻家,貞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貢生,授觀城教諭不就。筑園城隅,偕在戊、在乙兩弟及群從討論風(fēng)雅。工篆、隸,雍正十三年(1735)隸書送若干親家分闈江南詩,時年八十五。兼精刻印,畫入逸品。家有墨寶樓,喜收藏書、畫、古玩。有印相軒印譜,著隸法瑣言、隱厚堂詩集。《清畫家詩史》、《隸法瑣言》、《畫石瑣言》、《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再續(xù)印人傳》。清初大詩人王士禛在題贈詩中稱贊道:"苕苕三玉樹,挺生東海隅。"此"三玉樹"就是指張在辛和他的兩位弟弟張在戊(申仲)、張在乙(亶安)。三兄弟治印不僅深得家傳,張在戊還有幸得到程邃的親授。文人篆刻風(fēng)氣至清初從蘇皖地區(qū)逐漸向北方滲透,張貞及在辛兄弟的出現(xiàn),使齊魯印壇擺脫了一片荒蕪的狀態(tài),并由此成為當(dāng)?shù)刈趟囆g(shù)的標(biāo)幟。像山東籍印人高鳳翰、聶際茂、郭偉績等,皆師事張氏。郭偉績在《松筠桐蔭館集印》自序中稱:"安丘張氏三先生以平妥見長,遠近篆刻家悉宗之,遂為當(dāng)時印學(xué)師范。余自幼數(shù)過渠丘,謁卯君、申公、亶安三先生,觀其全譜,因求其操刀之法,先生樂引后學(xué),一一指示無倦色。"張氏兄弟一門風(fēng)雅,自為師友,所作用刀嫻熟,朱文取法元人與林皋,秀逸工穩(wěn),兼參六朝朱文,風(fēng)骨勁健,白文印古雅醇厚,直逼秦漢。張氏兄弟不僅篆刻風(fēng)格相近,且勤于奏刀??滴跷迨拍?1720),三兄弟輯自刻印二千余方,成《張氏一家印存》

  清雍正  張在戊銘 張廷玉自用芙蓉螭鈕“澄懷園”橢圓印

  來源:日本關(guān)西地區(qū)重要藏家舊藏

  印文:澄懷園

  邊款:乙巳八月,上賜居戚畹舊園,庭宇華敞、景物秀麗京師所未有也。園無署名,因憶康熙癸巳秋,扈從塞外。蒙圣祖御書“澄懷”二大字以賜。今所居之地,碧水漣漪、不染塵滓,于澄懷之意有會心焉?敬以二字名園所以志兩朝圣主之恩,示子孫于不忘耳。廷玉恭記,則葊氻石。

  張在戊(1668--1738),張貞仲子,字申仲,號則庵,例貢生,書法篆刻皆工,曾集漢唐以來官私印璽體式各為傳注,著有《郁棲書話》《篆刻年歷》《寶典》四十八卷 。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xué)士(內(nèi)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后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死后謚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此次保利15周年拍賣會禹貢專場,有幸徵得兩方源自東瀛,十分罕見的張廷玉自用印。張廷玉(1672-1755)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學(xué)士張英次子。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xué)士(內(nèi)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后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身世顯赫橫跨康雍乾三朝為官,實可謂位高權(quán)重。死后謚號“文和”,配享太廟,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其一是張貞長子張在辛為張廷玉所制名號,印文:張廷玉硯齋氏,署款:辛亥重陽,相印軒主仿漢鑄印,年八十有一。施篆者張在辛(1651~1738)字卯君,字兔公,號柏庭,又號子輿,山東安邱人。此印經(jīng)由《中國歷代印風(fēng)系列-清初印風(fēng)》P33、及《中國歷代印風(fēng)系列-清代徽宗印風(fēng)》上冊P95兩本重要印譜著錄,而且原印與印譜的比對,大小完全一致,筆劃亦十分吻合,誠然可信。

  其二是張貞仲張在戊為張廷玉所制堂號印,印文:澄懷園,邊款:乙巳八月,上賜居戚畹舊園,庭宇華敞、景物秀麗京師所未有也。園無署名,因憶康熙癸巳秋,扈從塞外。蒙圣祖御書“澄懷”二大字以賜。今所居之地,碧水漣漪、不染塵滓,于澄懷之意有會心焉?敬以二字名園所以志兩朝圣主之恩,示子孫于不忘耳。廷玉恭記,則葊氻石。張在戊(1668--1738),張貞仲子,字申仲,號則庵,例貢生,書法篆刻皆工,曾集漢唐以來官私印璽體式各為傳注,著有《郁棲書話》《篆刻年歷》《寶典》四十八卷 。

  此二印的特殊性在于,一為張廷玉六十壽誕之物,而另一則為其緬懷康熙帝及感恩雍正帝的真實內(nèi)心寫照。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二印的施篆者張氏昆仲,為康雍時期齊魯?shù)貐^(qū)的領(lǐng)軍人物,傳世作品十分罕見。平心而論齊魯印派的形成和崛起,一方面填補了徽派、如皋派沒落后浙派興起之前的空白;另一方面,又影響了后來流派印的發(fā)展,從而使齊魯印派成為清朝篆刻發(fā)展史上,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huán)。且此二印有著極為詳實可靠的史料記載,以及權(quán)威印譜著錄,珍稀程度可見一斑。

  清中期  田黃“潘仕成收藏金石文字之印信”章

  2.8×2.8×5.8,重113g

  印文:“潘仕成收藏金石文字之印信”

  備注:天津重要藏家舊藏清乾隆

  田黃“皇十一子”方章

  1.9×1.9×5.3,重44g

  印文:“皇十一子”

  著錄:上海博物館編《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記》上冊P225-18,文物出版社1987年12月

  鈐?。罕本┕蕦m博物院藏《絳帖》分裝十冊,每冊兩卷

  愛新覺羅?永瑆(1752-1823),號少廠,一號鏡泉,別號詒晉齋主人,滿洲愛新覺羅氏,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第十一子。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異母兄。是與翁方綱、劉墉、鐵保并列的清代皇室書法家。對其書法的評價,有楊翰《息柯雜著》謂:「王得窺內(nèi)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故書法大備如是,大抵皆從帖中問津,未深究古碑耳?!梗ㄇ澹┒Y親王昭槤《嘯亭雜錄》謂:「永瑆幼時握筆,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趙文敏,又嘗見康熙時內(nèi)監(jiān)。言其師少時猶及見董文敏用筆。惟以前三指握管,懸腕書之,故王廣推其語,作撥燈法?!褂终f:「永瑆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只字,重若珍寶。論者謂國朝自王若霖(澍)下,一人而已?!埂断⒖码s著》又謂:「詒晉齋書,素未究心,但知其從趙承旨上溯歐陽率更,雖偶涉諸家,終不離兩家宗旨。集卷隨手雜臨,竟有脫盡町畦,不似本家筆意者。篆、隸亦有法度,蓋書非一時,臨非一家,不甚經(jīng)意,而精神所寄,一一渾足,此無意勝于有意也?!股剖詹?。著有《詒晉齋詩文集》及《續(xù)集》、《隨筆》、《倉龍集》等?!肚迨犯濉肪矶俣挥袀?。

  永瑆作為皇族,其書法的成就也得益于眼界寬、收藏廣。乾隆間封為成親王,謚號哲。嘉慶間任軍機處行走,總辦理戶部三庫。精于書法、善纂、隸體,曾書寫裕陵圣得神功碑,作《撥鐙法》,論述懸腕作書之法。富于藏書,因家藏有陸機真跡《平復(fù)帖》,遂名其藏書處為「詒晉齋」,另有「看云閣」、「聽雨屋」,所藏多宋元舊刻秘籍,宋元代的書畫,為一時之冠。藏書以經(jīng)、史、子、集編次為目。曾題詩有「錦軸牙簽富自夸,深居也說積書家??粘参纯蠌臇|野,拈買猶須嘆浣花」。藏書印有「皇十一子詒晉齋印記」、「皇子永瑆之印」、「成親王」、「校理秘文」、「皇十一子永瑆鑒賞古書真跡珍藏之印」、「詒晉齋印」、「皇十一子」等。

  此印即為著名的「皇十一子」印,是永瑆的常用印,印材為田黃凍石,重43.8克。四方素材、頂部隨型。呈桔皮黃色,蘿卜紋清晰易辯,質(zhì)感凝膩油潤,色澤純正,包漿古穆,撫之在手,有如羊脂一般溫潤。所刻印文「皇十一子」,篆刻手法為減地陽文,其布局從容,結(jié)字充和,剔地平整,是非常典型的清代宮廷印章刻法。在上海博物館編《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記》上冊P225-18中有明確著錄,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絳貼》上亦鈐有此印。

版權(quán)與免責(zé)聲明:

【聲明】本文轉(zhuǎn)載自其它網(wǎng)絡(luò)媒體,版權(quán)歸原網(wǎng)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nèi)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