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4/28 14:51:00 來源:雅昌發(fā)布
自唐宋以來,燕居焚香,是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用香熏香的普通使用,對熏香器具的塑造自然興盛。隨之而來,是香器工藝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以瑞獸或動物為造型及裝飾的香器,至少在戰(zhàn)國時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
譬如浙江余姚老虎山一號墩,戰(zhàn)國中晚期墓葬,出土的香爐,以鳥作為裝飾。以后,還有像狻猊、甪端、獅子、鳳、鶴等等造型香具,在熏燃著不同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
唐、宋時,還流行一種香鴨。李商隱有詩:睡鴨香爐換夕熏。范成大則詩言:巴童來按鴨爐灰。這種鴨形香器,到明代仍屢見不鮮。
如是言之,動物香熏器,自戰(zhàn)漢以來,不絕如縷。
明代 兔形香熏
古天一 11年春拍 香云吉金
這件兔形香熏,銅質與鑄造工藝至為不凡。造型有逸趣,形體圓潤飽滿,四足制作得生動形象。極少線條恰當?shù)乇憩F(xiàn)出結構的關鍵部分,簡約而得當。形體以及結構方面,簡潔而到位的細節(jié)刻畫,極顯智慧與功力;且節(jié)制的修飾,反映出制者極高的藝術修養(yǎng)。這件韻味十足的香器,純粹中見雅致,是一件明代藝術杰作。
當香鴨等香具與人們長伴時,亦有熏香小兔,在燃起縷縷煙靄。
這件兔形香熏,雕琢妥帖而得體:豐滿,短頸,長耳,嘴部微凸,眼睛深邃;高超的刻畫展現(xiàn)出絕佳美感。另外,物以稀為貴,各樣式的動物作香熏常見,惟兔形香熏,極稀有。
作為不常見的兔形香器,它的出現(xiàn),也許還跟明代皇帝崇兔相關。
明史載:嘉靖四十一年春,三月辛卯,白兔生子;吏部請告廟,嘉靖帝許之,群臣表賀。
一只白兔產(chǎn)子,竟然如此動靜,可見兔子的份量。再有一點,這位嘉靖皇帝,正是屬相兔。
如此說來,這件兔形香器,或許曾是君王之舊物,亦未可知。
清代 龔吉(款) 三兔圖局部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但無論如此,從宮廷到普羅大眾,從佛事到生活,香器的身影歷歷在目。
陸游曾說:爇明窗之寶炷,消晝漏之方永。其始也,灰厚火深,煙雖未形,而香已發(fā)聞矣。其少進也,綿綿如臯端之息;其上達也,藹藹如山穴之云。新鼻觀之異境,散天葩之奇芬。既卷舒而縹緲,復聚散而輪囷。傍琴書而變滅,留巾袂之氤氳。參佛龕之夜供,異朝衣之晨熏。
與香為友,香事消晝夜,香器與人之生活緊密相聯(lián)。
香熏香器,與人關聯(lián),亦似常與神仙產(chǎn)生聯(lián)系。譬如博山爐,傳統(tǒng)就認為,是與海上仙島結合在一起。
香熏之煙,亦似云霧仙氣。于是古人對香熏之器歌詠:有蕙帶而巖隱,亦霓裳而升仙;若景星之舒光,信名嘉而用美。
說得如此美妙,就像天女嫦娥,在一件香熏器旁翩翩起舞了。而假若真有如此畫面,天女身邊的香器,倒應當是這件兔形香熏。
這件兔形香熏,整體神態(tài)靈氣,兼具內與外之美,既有含蓄內在美,也有明晰動人的外觀。當真是嫦娥身邊跑出來的神靈之器。
?明代 唐寅 嫦娥月兔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參考: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滬杭甬高速公路考古報告》,頁74,文物出版社 ,2002年。
揚之水,《香識》,頁73-80,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