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10 1:10:55 來源:新浪收藏
12月15日 A廳
20:30 中國歷代青銅器專場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lot3584
清宮舊藏《西清古鑒》著錄 春秋早期·青銅芮公鼎
銘文:芮公作鑄從鼎,永寶用。
RMB: 6,000,000-8,000,000
出版:1。 梁詩正等奉敕纂修《西清古鑒》卷三第十九頁,乾隆二十年(1755 年)。
2。 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四冊第零一八八一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
著錄:3。 盛昱《鬱華閣金文》第二冊二五號,稿本,清(1899 年以前)。
4。 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卷二第五九頁,容庚校輯稿本,清(1899 年以前)。
5。 吳大澂《愙齋集古錄》第六冊第五頁第一號,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 年)。
6。 羅福頤《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表一第三一頁,民國二十二(1933 年)。
7。 劉體智《小校經(jīng)閣金石文字拓本》卷二第五七頁第四號,民國二十四年(1935 年)。
8。 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三第一八頁第八號,民國二十六年(1937 年)。
9。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冊第二四九頁,哈佛燕京學(xué)社,民國三十年(1941 年)。
10。 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著錄表》上冊第一二四頁第七一一號,學(xué)生書局,1977 年。
11。 孫稚雛《金文著錄簡目》第五三頁第零八五一號,中華書局,1981年。
12。 嚴一萍《金文總集》第三九一頁第零九三七號,藝文印書館,1983年。
13。 《殷周金文集成》第四冊第零二三八九號,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1984 至1994 年。
14。 王獻唐《國史金石志稿》第二一三一頁,青島出版社,2007 年。
15。 劉雨、沉丁、盧巖、王文亮《商周金文總著錄表》第三四六頁第二六七四號,中華書局,2008 年。
遞藏:1。 清宮舊藏(乾隆二十年即1755 年以前入藏)。
2。 顧壽臧舊藏(顧壽臧為南潯“四象”之一顧福昌次子,民國初年上海絲業(yè)巨頭,收藏金石甚富)。
說明:芮國之君為周王朝的卿士,一度地位甚高。成王臨終之際,芮伯在顧命大臣中排列第二,顯赫之世可見一斑。文獻中稱芮君為“芮伯”,青銅器銘文則多稱“芮公”,然不乏稱“芮伯”之器。
最早由清宮舊藏,著錄于乾隆時編修的《西清古鑒》,晚清民國時期,盛昱、方濬益、吳大澂、劉體智、羅振玉、容庚諸多金石大家的稿本、書籍皆有論及。出宮后由南潯“四象”之一顧福昌次子顧壽臧收藏?!段髑骞盆b》著錄的芮公鼎共計三件,三鼎中有兩器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形制、紋飾、銘文、乃至皮殼都一致,屬一位芮公的成組列鼎。除臺北故宮博物院兩件藏器外,日本出光美術(shù)館亦庋藏一件春秋早期芮公鼎,其腹部較清宮三鼎為深,兩側(cè)設(shè)附耳,銘文作“芮公鑄飤鼎,子孫永寶用享”,年代稍晚。故本器是唯一一件留在大陸的傳世芮公鼎,更是已知唯一可流通的芮公器。
芮公鼎是春秋早期著名青銅禮器,原清宮舊藏,后為南潯顧壽臧遞藏。是器最早記載于乾隆年間梁詩正等奉敕纂修的《西清古鑒》,繪制線描圖像及內(nèi)壁銘文。晚清民國時期,盛昱、方浚益、吳大澂、劉體智、羅振玉、容庚諸多金石大家的稿本、書籍皆有著錄,傳承明晰。
清(1899 年以前)盛昱《鬱華閣金文》書影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 年)吳大澂《愙齋集古錄》書影
此鼎方唇口,呈外侈之勢,其上立耳微微外侈。腹身較淺,最大徑上有一條線紋分界,底部圓,承三個獸蹄足。器外壁上部裝飾獸體變形紋,這類紋飾舊稱窮曲紋或竊曲紋,盛行于西周中、晚期到春秋時代。外壁下部裝飾波曲紋,波峰和波谷內(nèi)填對稱的獸體變形紋。波曲紋舊稱環(huán)帶紋,主體為寬闊的帶狀體軀上下大幅度的彎曲。在波曲的中腰常有一獸目或近似獸頭形的突出物,波峰的中間填以兩頭龍紋、鳥紋、鱗片或其他簡單的線條,是西周中、晚期到春秋早期青銅飪食器和酒器的主要紋飾。根據(jù)器型和紋飾,此件屬春秋早期器。
鼎內(nèi)壁一側(cè)鑄銘文三列九字:“芮公作鑄從鼎,永寶用?!?
傳世典籍所稱的“芮”,銅器銘文書本字作“內(nèi)”。“從鼎”,乃以類相從,表多件成組之意。東漢鄭玄注《左傳》云:“芮,周同姓之國,在畿內(nèi),為王卿士者?!薄秴瓮鯄劂憽酚小皡瓮鯇氉鬈羌ё饓亍保_證芮為姬姓封國?!渡袝?、《竹書紀年》、《左傳》、《史記》皆載錄有芮國史料,雖只言片語,卻可知其始于商末周初之際,春秋時為秦穆公所滅,存國約四百年。
《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南芮鄉(xiāng),故城在同州朝邑縣南三十里,又有北芮城,皆古芮伯國?!睋?jù)近年考古資料,學(xué)者認為芮國最初的地望在甘肅省華亭、崇信一帶。西周至春秋,又分至“南芮鄉(xiāng)”及“北芮城”,即現(xiàn)在陜西省的大荔和韓城,遷移時間不詳。
芮國之君為周王朝的卿士,尤其在西周初年,地位甚高?!渡袝ゎ櫭酚校骸拔┧脑?,哉生魄,王不懌……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畢公、衛(wèi)侯、毛公、師氏、虎臣、百尹、御事?!背赏跖R終之際,芮伯在顧命大臣中排列第二,顯赫之世可見一斑。文獻中稱芮君為“芮伯”,青銅器銘文則多稱“芮公”,然不乏稱“芮伯”之器。
芮國青銅器自北宋以來陸續(xù)面世,著錄最早的芮公瑚乃內(nèi)府寶藏,收入?yún)未笈R的《考古圖》中。清代、民國直至現(xiàn)代,芮國銅器發(fā)現(xiàn)近百件,然鮮有與芮公鼎相媲美者。
此鼎于乾隆年間收入宮廷,《西清古鑒》作“周鑄鼎”,釋文:“右高七寸一分,深四寸六分,耳高一寸九分,濶二寸七分,口徑九寸三分,腹圓二尺九寸五分,重三百一十五兩?!蹲笫蟼鳌罚骸靶迦⒂阼T?!蓬A(yù)注:‘鑄,國名。’銘曰鑄,是其征也。”書中記載的清代尺寸與現(xiàn)代測量吻合,描繪鼎的器型、紋飾、銘文布局亦相同。器身布滿的熟潤光亮綠繡,屬典型的清宮傳世皮殼。
乾隆二十 年 梁詩正等奉敕纂修《西清古鑒》書影
現(xiàn)存“芮公作鑄從”器共計三鼎、三簋、三壺,皆清宮舊藏。三鼎形制、紋飾、銘文相同,大小有別,為同組之器。依西周晚期禮制,芮公應(yīng)配五鼎四簋,故此套禮器或有缺失。三鼎中的兩件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本件曾歸浙江南潯顧壽臧寶有。
左:小校經(jīng)閣藏芮公鼎拓片
上有劉體智題跋“烏程顧氏兩甗齋舊藏”
即顧壽臧舊藏
右: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
收錄的芮公鼎銘文猗文閣拓本
左下即顧壽臧鈐印
顧壽臧是顧福昌次子,顧福昌(1796~1868),字成之,號春池,是南潯“四象”之一。他少時家貧,棄儒學(xué)賈,機敏好學(xué)。在上海常與洋人往來,漸能通譯外語,后開設(shè)絲棧,經(jīng)營蠶絲出口,獲利豐厚,成為上海絲業(yè)界領(lǐng)袖人物。先后被提升為美商旗昌洋行買辦兼股東、英商怡和洋行打包公司經(jīng)理等,并購入當時上海灘惟一的外洋輪船碼頭——金利源碼頭,在外商中具有很好的聲譽和地位。顧福昌有三子,長子顧壽松,字容齋;次子顧壽臧,字子嘉;三子顧壽明,字頌三。三人繼承父業(yè),經(jīng)營蠶絲,以顧壽臧最具聲望。他擴大祖業(yè),從單純經(jīng)營蠶絲商業(yè)轉(zhuǎn)向繅絲工業(yè),在20世紀初,顧壽臧已是上海絲業(yè)界頭面人物。顧氏兄弟同時又都是著名的古物、金石、書畫收藏家。
民國三十年(1941 年)容庚《商周彝器通考》記顧壽臧藏芮公鼎
容庚在《商周彝器通考》記載:“顧壽臧字子嘉,烏程人。監(jiān)生,分部主事。與兄壽松同居,收藏金石書畫甚富,署其室曰石林山房。藏有魯邍鐘,內(nèi)太子鼎,內(nèi)公鼎……魯伯厚父盤,富子上官豆等二十三器。”文中著重強調(diào)顧氏所藏芮公鼎。小校經(jīng)閣藏芮公鼎拓片,右側(cè)有劉體智題跋“烏程顧氏兩甗齋舊藏”。社科院編纂《殷周金文集成》采用的芮公鼎猗文閣拓本,左下方即鈐印“顧氏壽臧”。
現(xiàn)存芮公鼎共計四件,除臺北故宮博物院兩件藏器外,日本出光美術(shù)館亦庋藏一件春秋早期芮公鼎,其腹部較清宮三鼎為深,兩側(cè)設(shè)附耳,銘文作“芮公鑄飤鼎,子孫永寶用享”,年代稍晚。
清宮舊藏、《西清古鑒》著錄的芮公鼎共計三件,
除本拍品外,上圖二器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芮公鼎。
芮公成組列鼎,
此三件從形制、紋飾、銘文、乃至皮殼都一致。
本拍品為留在大陸唯一一件傳世芮公器,更是已知唯一可流通的芮公器。
本件是唯一一件著錄明確、傳世流通的芮公鼎,極具文物價值和收藏價值。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