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shí)間:2019/12/10 0:21:21 來源:新浪收藏
12月15日 A廳
20:30 中國歷代青銅器專場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lot3585
商晚期·青銅奚卣
蓋銘:奚。
器銘:奚。
帶提梁高:29.8cm
RMB: 16,000,000-22,000,000
附:號(hào)簽 “LONDON ESKENAZI C4856”。
出版:1。羅振玉《夢郼草堂吉金圖續(xù)編》圖版第二六頁,民國七年(1918年)。
2。山中商會(huì)《世界古美術(shù)展覽會(huì)》圖版第二六號(hào),日本東京,昭和七年(1932年)。
3。《中國殷周銅器展》第二六號(hào),日本經(jīng)濟(jì)新聞社,1958年。
4。梅原末治《日本搜儲(chǔ)支那古銅精華》第一冊(cè)圖版第五四號(hào),日本大阪山中商會(huì),1959年。
5。水野清一《古代中國銅器與玉器:殷周文化與銅器》圖版第十五號(hào),《東方藝術(shù)》冬日刊,1959年。
6。水野清一《古代中國銅器與玉》圖版第七八、七九號(hào),銘文第70H號(hào),日本經(jīng)濟(jì)新聞社,1959年。
7。林巳奈夫《殷周時(shí)代青銅器的研究——殷周青銅器綜覽(一)》圖版第二六一頁,卣類第四九號(hào),吉川弘文館,1984年。
8。埃斯卡納齊(Eskenazi)《埃斯卡納齊——二十五周年》圖錄第五號(hào),封面,英國倫敦,1985年。
9。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二三冊(cè)第一二五二八號(hào),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0。埃斯卡納齊《私人收藏早期中國藝術(shù)》圖錄第十號(hào),封底,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2016年。
著錄:11。吳大澂《字說》第九至十頁,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
12。吳大澂《說文古籀補(bǔ)》弟十第六頁,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13。王國維《國朝金文著錄表》表三第二二頁,民國三年(1914年)。
14。羅福頤《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表四第八頁,民國二十二(1933年)。
15。王辰《續(xù)殷文存》卷上第六七頁一、二號(hào),考古學(xué)社,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16。劉體智《小校經(jīng)閣金石文字拓本》卷四第四頁第六號(hào),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17。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二第三五頁第二號(hào),民國二十六年(1937 年)。
18。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著錄表》下冊(cè)第四四八頁第二五三六號(hào),學(xué)生書局,1977年。
19。巴納、張光裕《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匯編》卷七第八冊(cè)第七四五頁,第一一六四號(hào),藝文印書館,1978 年。
20。嚴(yán)一萍《金文總集》第二七四二頁第四九八四號(hào),藝文印書館,1983年。
21?!兑笾芙鹞募伞返谑畠?cè)第零四七三四號(hào),中國社會(huì)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1984至1994 年。
22。王獻(xiàn)唐《國史金石志稿》第二一三頁,青島出版社,2007年。
23。劉雨、沈丁、盧巖、王文亮《商周金文總著錄表》第七一零頁第五一八四號(hào),中華書局,2008年。
展覽:24。“中國殷周銅器展”第二六號(hào),日本東京高島屋,1958年。
25。 “二十五周年”第五號(hào),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1985年。
26。 “私人收藏早期中國藝術(shù)”第十號(hào),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2016年。
遞藏:1。羅振玉舊藏,晚清民國。
2。日本東京岡村小林(HisashiOkura)舊藏。
3。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EskenaziLimited)舊藏。
4。美國紐約羅訥爾德·勞德(RonaldLauder)舊藏。
5。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EskenaziLimited)舊藏。
6。美國紐約私人舊藏。
7。英國倫敦埃斯卡納齊有限公司(EskenaziLimited)舊藏。
此青銅奚卣為金石大家羅振玉故藏,清代即已面世,銘文最早著錄于吳大澂一八九三年自刻《字說》一書,羅氏代表作《夢郼草堂吉金圖續(xù)編》錄有其舊影。民國時(shí)流入日本,一九三二年出版在山中商會(huì)舉辦的《世界古美術(shù)展覽會(huì)》圖冊(cè)內(nèi),并歸東京岡村小林收藏。后復(fù)又在英國和美國輾轉(zhuǎn),分為倫敦埃斯卡納齊、紐約羅訥爾德·勞德等現(xiàn)代藏家所有。自晚清至今,該器出版、著錄二十余次,并在多國參與展覽。
民國七年(1918年)羅振玉《夢郼草堂吉金圖續(xù)編》書影
左:日本昭和七年(1932年)山中商會(huì)《世界古美術(shù)展覽會(huì)》書影
右:1959年 梅原末治《日本蒐儲(chǔ)支那古銅精華》書影
奚卣平面呈橢圓形,隆蓋圓折沿,上有瓜形鈕,兩端出雙翹角,下設(shè)方唇口。器身子母口,頸部有橫榫,套鑄提梁。垂鼓腹,下有高圈足外撇,足底加有寬邊。造型凝練,骨肉勻停,極富張力。
卣是盛酒器,文獻(xiàn)中《尚書·洛誥》有:“以秬鬯二卣?!薄对娊?jīng)·大雅·江漢》云:“秬鬯一卣。”銅器銘文中,盂鼎銘:“錫汝鬯一卣?!笨梢娯帐菍iT盛放秬鬯的祭器。古籍對(duì)卣的器型未有記載?!吨芏Y·春官·鬯人》記:“廟用修?!毙拮x為卣,鄭玄注:“中尊,謂獻(xiàn)象之屬?!边@種模糊的解釋表明漢儒對(duì)古代卣的形象即已無法明確?,F(xiàn)在所稱的卣之定名沿用宋人。卣出現(xiàn)在商代晚期,流行至西周早期,形式多種多樣,多為扁圓體,亦有圓體、方體及筒形體。此件即商末周初扁圓體卣之代表。
整器紋飾精美,采用“三層花”工藝滿布,高低錯(cuò)落,疏密結(jié)合。瓜棱鈕每一辦上作頭下尾上的蟬紋。商代蟬的形象不刻畫翅翼,有處于復(fù)育階段的幼蟲和成蟲兩種形式,盛行于商末周初。由于蟬紋長方形,橫豎都可安置,多作為輔助紋飾,如鼎的腹部多豎式,有的在外部加三角形圖案,又稱三角蟬紋。在觚的脰部、壺的圈足、卣的提梁多橫式。在瓜棱鈕上作幼體蟬豎式排列,較為少見。
蓋部以鈕為中心,設(shè)兩長兩短四條扉棱,四等分蓋面。以長者為鼻基線,短者為分隔線,作兩個(gè)外卷角獸面紋。獸目圓突,兩耳尖翹,角和口的末端皆高于主體,獸面外部填以云雷地紋。獸軀向兩側(cè)展開,尾上爪下,爪前口下,飾一條扭動(dòng)的蛇紋。蓋側(cè)翹角上勾,極似倒置的鳥喙。
器身頸部兩側(cè)作短扉棱,與提梁一同作分隔線,其內(nèi)對(duì)稱裝飾兩兩追隨的彎角鳥紋。彎角鳥紋突目,角向下彎曲復(fù)又上翹,身軀修長,尾部上卷,兩組勾彎,流行于商末周初。頸部間有橫溝紋相隔。腹部出四條等距的扉棱,兩條為鼻基線,兩條為分隔線,布滿外卷角型獸面紋。獸面雙目甚大,橢圓凸出,“一” 字瞳仁。雙角陰刻裝飾,耳口起線勾勒外形。每個(gè)獸面兩側(cè),置有頭下尾上的彎角龍紋。高圈足出四條短扉棱,對(duì)稱兩組彎角鳥紋,與頸部遙相呼應(yīng)。與之不同的是,圈足上的鳥紋眼睛趨于平面,周身紋飾較為舒緩,不及頸部凌厲。
提梁末端圓雕兩個(gè)龍首,臣字目,雙目怒睜,大口內(nèi)露出一排獠牙。兩耳外翹,頭頂雙角直立。梁上以方錐形為間隔,列布兩兩一組的彎角龍紋。一九一八年出版的《夢郼草堂吉金圖續(xù)編》中,該器提梁缺失,而一九三二年出版的《世界古美術(shù)展覽會(huì)》中,已然修繕完整。民國所配的提梁與器身融和一體,修舊如舊,毫無違和,相得增彩。
蓋內(nèi)和器底上下對(duì)銘,作“奚”,為簡式徽記。吳大澂《字說》專有一篇,文曰:“奚字說?!吨芏Y·春官·序官》:‘奚四人。’注:‘奚,女奴也。’又《禁暴氏》:‘凡奚隸聚而出入者,則司牧之?!ⅲ骸呻`,女奴、男奴也?!帧短旃佟ば蚬佟罚骸扇偃?。’注:‘古者從坐,男女沒入縣官為奴,其少才知以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S氏《說文解字》訓(xùn)奚為大腹,而女部別出?字,訓(xùn)為女奴,此非造字之本意也。奚字最古者作‘奚’,見潘伯寅師所藏拓本卣文,象人戴寠數(shù)形,今朝鮮民俗負(fù)戴于道者,男子多負(fù),婦人多戴,童仆亦有戴者,猶有三代之遺風(fēng),故女奴為奚,童仆亦稱奚……”是文描摹著錄了潘祖蔭藏奚卣拓片文字,并加以考證“奚”字源流意義,甚為詳備。
蓋銘
器銘
清光緒十九年(1893 年)吳大澂《字說》書影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 年)吳大澂《說文古籀補(bǔ)》書影
商周之交,青銅藝術(shù)達(dá)到高峰,造型氣勢雄渾,紋飾瑰麗張揚(yáng)。是器凌峻華貴,流傳清晰,乃珍藏之佳選。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hà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