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9/29 20:55:55 來源:中國嘉德香港
中國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賣會
瓷器工藝品?10月7日
上午10時30分 | 應物希古──中國古代陶瓷
上午11時30分 | 觀古──瓷器珍玩工藝品:瓷器
下午2時 | 古道新輝──香港鄧氏家族舊藏民國瓷藝
下午2時30分 | 妙物心鑒──中國古代藝術(shù)之美
下午3時30分 | 觀古──瓷器珍玩工藝品:文房雜項、玉器
下午7時30分 | 瓊玉蒼素──美國舊金山私人珍藏古玉遺產(chǎn)拍賣Ⅱ
下午8時 | 玄禮四方──中國古代玉器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5BC
“妙物心鑒——中國古代藝術(shù)之美”專場是此次秋拍重點推出的一個新的主題專場拍賣。專場概念以“美”字為標準,歸集中國古代各個時代的藝術(shù)品,力圖向大家呈現(xiàn)中國古代的美學概念。這種美學概念區(qū)別于日常所見之繁復的明清宮廷華麗藝術(shù),而是采取一種新的視角,去詮釋中國古代藝術(shù)的美感。這專場范疇囊括了金石趣味之“金”,主要指三代銅器;“石”,則主要包括造像藝術(shù);以及各種文房趣味之物和自然歷史奇珍。以滿足各藏家搜奇想法,收藏各種“天下奇秘”、“世所稀有者”,博物洽聞,值得關(guān)注。
“天地間無一物不是妙物,無一物不可成文,但在人意舍取耳?!睔v史不會為何物駐足,歷經(jīng)千載,流傳至今的都是福緣深厚的妙物。有緣妙人得之,陳于居內(nèi),置于案頭,觀賞把玩皆為妙事。妙物,妙人,妙事,杯酒輕歌,逐浪千年。是次專場遴選妙物數(shù)十件,奇峰跌宕,多姿曼妙。采采流水,蓬蓬遠春,太華夜碧,人聞清鐘,觀物,觀妙,觀心,以慰君懷。
Lot 758
北齊·砂巖菩薩頭像
來源:
出光美術(shù)館,日本
展覽:
《歷代佛雕藝術(shù)之美》,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 年
《歷代佛雕藝術(shù)之美》,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 年
《佛像,智慧與慈悲之身》,首爾大學美術(shù)館、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年
出版:
《歷代佛雕藝術(shù)之美》,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 年,編號17
《佛像,智慧與慈悲之身》,首爾大學美術(shù)館、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年,編號13
高 53 cm
A SANDSTONE HEAD OF A BODHISATTVA
Northern Qi Dynasty (AD 550-577)
Provenance:
Idemitsu Museum of Arts, Japan
Exhibited:
The Beauty of Buddhist Sculptures,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Taipei, 1996
The Beauty of Buddhist Sculptures,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Taipei, 2006
Buddha: The Embodiment of Wisdom and Compassion,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Museum, Seoul, 2007
Literature:
The Beauty of Buddhist Sculptures,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Taipei, 2006, no. 17.
Buddha: The Embodiment of Wisdom and Compassion,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Museum, Seoul, 2007, no. 13.
53 cm high
估價ESTIMATE:
HK$ 3,000,000-4,000,000
菩薩頭以砂巖雕刻而成,質(zhì)地細膩瑩潤,色澤溫雅,雕鑿刻劃精細。菩薩頭戴高冠,面相豐腴飽滿,高鼻深目,大耳垂肩,雙目低垂作俯視眾生狀,嘴唇寬厚,神情安詳,猶顯端和。該尊菩薩頭像尺寸大,結(jié)構(gòu)嚴謹,傳神靈動,不失為一件不可多得的佛教藝術(shù)珍品。菩薩本為男相,最早期還留有胡須,到了北齊卻賦予了太多女性容貌,這是作者藝術(shù)上的加工所致,也是當時民心所向,希望佛像多添些女性之美,以顯慈悲為懷的本性。
本尊菩薩臉形渾圓豐潤,五官精致,神情柔美,加之體現(xiàn)“曹衣出水”繪畫風格的技法,完整展現(xiàn)北齊佛教藝術(shù)特色,飽含歷史氣韻,更代表著高水平的佛教雕塑工藝,實為難得一見之個中臻品。
Lot 794
商晚期·三羊首獸首紋青銅瓿
來源:
香港私人收藏
展覽:
《“云行雨施”——中國龍文物》,香港東方陶瓷學會及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2012年
出版:
《“云行雨施”——中國龍文物》,香港東方陶瓷學會及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2019年,頁132
腹徑 25.5 cm
AN ARCHAIC BRONZE FOOD VESSEL, POU
Late Shang Dynasty
Provenance:
A Hong Kong private collection
Exhibited:
Divine Power—The Dragon in Chinese Art , Art Museum of CUHK and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2012
Literature:
Divine Power—The Dragon in Chinese Art , Art Museum of CUHK and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2019, p. 132
25.5 cm diam.
估價ESTIMATE:
HK$ 8,000,000-12,000,000
三犧首獸面紋銅瓿造型美觀,紋飾謹嚴,鑄造精良,堪稱商代晚期銅瓿的上乘佳作。該器圓潤端莊,小侈口,窄折沿,斜方唇,短束頸,圓溜肩,弧鼔腹,緩平底,高圈足??谘嘏c頸部均光素無紋,頸部以下以兩周橫向素面窄條間隔開肩、腹、圈足三個紋飾帶,又以縱向三段對應的扉棱將紋飾帶三等分。肩部裝飾有三個等距分布的高浮雕犧首,一雙犄角對稱外卷前勾似盤羊,臣字形雙目,圓睛凸出,蠒耳外張,額、鼻及吻部以陰線勾勒;以犧首為中心,飾三組對稱的夔紋,夔首相對,主紋間隙填以卷云紋或勾連雷紋,各組夔紋之間以四節(jié)式長條形扉棱相分隔。腹部飾三個淺浮雕式大獸面紋,獸面的額、鼻與肩部所飾的犧首上下對應,雙角高聳內(nèi)卷,呲牙瞋目,圓睛鼓凸,身軀簡化,尾部下卷,獸面各部位以陰線勾勒,線條疏朗流暢,主紋間隙也以卷云紋填地。圈足亦飾三個獸面紋,因受空間所限,紋幅寬扁,不過主紋間隙仍有卷云紋填地。此外,內(nèi)底近中心位置有一不規(guī)則圓孔,外底上數(shù)條菱形加強筋清晰可見。該器通高19.5厘米,腹最大徑25.5厘米,重3.9千克。銅瓿不見自銘文。
銅瓿流行時間不長,存世數(shù)量稀少。此次上拍的這件銅瓿年代約為殷墟文化二期,正值中國古代青銅器發(fā)展的頂盛時期。雖然其與日本住友氏所藏犧首獸面紋銅瓿、泉屋博古館藏犧首獸面紋銅瓿、藤田美術(shù)館藏犧首獸面紋銅瓿等(見張懋镕主編,孫妙華著《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瓿卷》,附表3,科學出版社,2019年。)比較相似,但是造型更為厚重,裝飾更加華麗。圓潤的器身配以高浮雕犧首、三段式扉棱和三層花紋等裝飾,其中精細繁縟的三層花紋即以云雷紋襯地,以肩、腹部的夔紋和獸面紋為主紋浮于地紋之上,主紋上又飾以各種陰線彰顯各部位特征,尤其構(gòu)圖嚴整的獸面紋為這件銅瓿更增添了幾分奇詭神秘與肅穆莊重。這些復雜而高超的裝飾工藝是商代晚期青銅裝飾藝術(shù)的杰出代表,展示了商代晚期青銅文明的燦爛輝煌。
Lot 767
五代·越窯青釉鏤雕卷草紋寶珠紐帶蓋香薰
來源:
臺灣私人收藏,20 世紀90 年代購入,留存至今
直徑20 cm
A RARE YUE CELADON-GLAZED INCENSE BURNER
Five Dynasties Period (AD 907-960)
Provenance:
A Taiwanese private collection, acquired in the 1990s, and thence by descent
20 cm diam.
估價ESTIMATE:
HK$ 1,100,000-1,700,000
此件香薰系五代越窯產(chǎn)品,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面寶珠頂鐘式鏤空蓋,鏤刻卷草紋,莖葉之外皆鏤空,實用與裝飾渾然一體。器蓋邊緣以及圈足均飾鏤空紋樣,器身弦紋凸起,圈足外卷。內(nèi)外通體施釉,釉面瑩潤,釉質(zhì)細膩,富于流動,積釉處翠綠幽深,邊緣處釉薄清亮,溢彩流光。子母口,器蓋及器身咬合口沿處亦有墊具痕跡。香熏胎土淘洗精煉,胎體致密,采輪制拉坯,修胎完美,線條流暢圓潤。此香熏造型精巧,釉色純凈,是越窯青瓷的佳作。越窯是中國古代最為著名的青瓷窯系,其釉色類玉、類冰,造型精美,器物眾多。生產(chǎn)年代自東漢至宋。發(fā)展至唐代,越窯系產(chǎn)品已成為青瓷燒制技術(shù)的最高代表,產(chǎn)量既大,質(zhì)量又上乘,并影響了同代及后世大批青瓷窯的燒造。“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這是唐代陸龜蒙在《秘色越器》中對越窯青瓷的描繪。陸羽所著《茶經(jīng)》,評碗以越州為上,一方面考慮了越窯瓷碗襯托茶色的絕佳效果,一方面也有力地證明了越州瓷器確為當時翹楚。至五代,吳越國錢氏每年需要數(shù)目巨大的優(yōu)質(zhì)青瓷用以供奉及外交,這一時期的越窯青瓷,從廣義上來說,都可稱作秘色瓷。宋人在《高齋漫錄》中說,“吳越秘色窯,越州燒進,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這種說法,固然強調(diào)了秘色瓷質(zhì)量之精,然而又多有謬誤。秘色瓷之“秘色”,部分觀點認為指秘草之色,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秘色”蘊涵神秘珍奇之意。五代越窯入貢的精品青瓷即命名為“秘色瓷”,后世則將越窯青瓷中所出上品都混稱為秘色瓷,最后更擴大為優(yōu)質(zhì)青瓷之代稱。目前部分學者認為“秘色瓷”應統(tǒng)指唐、五代越窯所產(chǎn)青瓷之精品,即認為廣義上來說,秘色瓷即為越窯青瓷,而狹義上來說,則應為越窯中那些上乘精品的青瓷。觀此越窯香熏,制作精美,工藝精湛,釉色瑩亮,確屬五代越窯青瓷中的上乘之作,可以秘色稱之。
Lot 745
戰(zhàn)國晚期·西漢早期·銅鎏金嵌青玉榖紋璧蜻蜓眼琉璃珠龍鉤
來源:
云中居舊藏,臺北
長16 cm
A GILT BRONZE AND JADE-INLAID “DRAGON” BELT HOOK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Provenance:
Chang Wei-Hwa & Co., Taipei
16 cm long
估價ESTIMATE:
HK$ 350,000-450,000
帶鉤青銅鑄造,呈琵琶形。龍首鉤頭,鉤柄較長。鉤體寬大,兩端皆浮雕一虎形獸面,接鉤柄的一端虎嘴銜住鉤柄,雙耳上聳,另一端雙角彎曲,獠牙上卷。雙目點綴小黑珠,目間鑲一個圓形琉璃珠。鉤體近中央部位置一圓鈕。此件帶鉤最引人矚目之處是鉤體的中部鑲嵌了一塊青玉谷紋璧,玉璧中央飾七個同心圓的琉璃珠,這種制作工藝在銅帶鉤中是比較少見的現(xiàn)象。本品工藝獨特,紋飾精美,散發(fā)著濃郁的上古神秘氣息,加之通體鎏金,一派富麗華貴之氣。
Lot 749
遼·木雕菩薩舒坐像
來源:
臺灣私人收藏
高59 cm
A CARVED WOOD FIGURE OF SEATED BODHISATTVA
Liao Dynasty (AD 907-1125)
Provenance:
A Taiwanese private collection
59 cm high
估價ESTIMATE:
HK$ 500,000-700,000
木雕菩薩坐像,菩薩頭戴寶冠,兩側(cè)繒帶飄逸靈動,背飾鏤空卷草紋背光。面部豐滿圓潤,柳葉彎眉,鳳目微垂,櫻唇欲啟,表情莊嚴肅穆,若有所思。其上身筆直,右手扶膝,左手后撐,呈現(xiàn)舒坐的自在妙相。寬袍長裙,袒露右胸,衣衫飄逸,裙裙開揚,坐于蓮臺上,蓮座下承三層臺座,臺座與背光之間用榫卯固定。身飾手鐲、臂釧、瓔珞等飾品。菩薩頭部及背光局部有殘留彩繪,可以想見此尊造像當時的精美。此木雕菩薩坐像,面容莊嚴、慈祥,造型與神態(tài)都十分生動傳神,雕刻衣紋流暢、逼真。由于長期受人供奉、久歷煙火熏蒸,歲月洗禮,木質(zhì)變輕、古樸滄桑。菩薩坐像,雙腿隨意盤屈,顯現(xiàn)出世俗的自在坐式。通身比例舒展勻稱,整體渾凝圓融,雍容大度,體現(xiàn)出了觀音菩薩的慈悲善良和端莊靜穆。
Lot 764
清雍正·銅鏤空云龍紋手爐
“大清雍正年制”款
來源:
香港私人收藏,入藏于1990 年代
寬16 cm
A RARE OPENWORK BRONZE “DRAGON” HAND WARMER AND COVER
Yongzheng Six-Character 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22-1735)
Provenance:
A Hong Kong private collection, acquired in the 1990s
16 cm wide
估價ESTIMATE:
HK$ 1,200,000-1,800,000
爐體長方,邊角處理渾圓,敦厚規(guī)整。頂開方直口,上置器蓋,子母口相合,嚴絲合縫。蓋面鏤雕蒼龍教子圖,中央一條騰龍,四周環(huán)飾八條小螭龍,群龍首尾相連,顧盼有姿,游曳于團團祥云之間,使蓋面通透靈秀、疏密得益而極富裝飾效果。爐身兩側(cè)鉚接提扣,置帶狀提手,活動自如。爐底平而微弧,中央開長方框,內(nèi)鑄“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地深字俊,結(jié)體長方,布局充實,字面精修,是為官鑄本朝款無疑。整器包漿皮殼深沉厚潤,原栗殼皮色內(nèi)斂沉穩(wěn),其上包覆綠銹,古意斑駁。手爐屬傳統(tǒng)香爐造型之一,因體小可手捧懷袖取暖而得名。最早的手爐出現(xiàn)于明晚期,是由兩位銅器名匠胡文明和張鳴歧制作的。當時,手爐是文人雅士幾案上冬季常備的設置,用于暖手及疏通血液,以便書寫繪畫。到了清代,手爐傳入宮中,作為皇家御用品,材質(zhì)、工藝更為豐富。本品線條張弛有度,簡約自然,方正中見圓潤。質(zhì)精工精,又署雍正本朝官款,必為當時宮廷用爐。明清宣銅爐中,屬本朝年款者,除各式“宣德”款識外,最多見的為“正德”,其余少之又少。本朝年號款宣銅爐,因明確指出了鑄造年代,尤其是清宮舊藏者,是為各朝標準器,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但此類宣銅器數(shù)量并不多,在清宮舊藏器中比例亦極少,究其原因,或許是受到清代禁銅令的影響。順治初年即曾有意禁用銅器,后因大臣反對而未能實行;康熙十八年(1679)實行禁銅政策,禁止打造重量在“五斤”以上的銅器;雍正初年銀賤錢貴(銅為國之貨幣)現(xiàn)象十分嚴重,雍正帝認為主要原因是民間銷毀制錢打造銅器,因而實行了更為嚴厲的禁銅政策:既禁止打造黃銅器皿,又強制收買現(xiàn)有黃銅器。在這樣的背景下,官造國朝年號款銅爐注定不會有太多。但從文獻記載及清宮舊藏雍正款宣銅器可知,雍正朝宮廷內(nèi)宣銅器的制造從未停止,雍正帝還親自過問,并修改樣式。如《雍正四年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雍正四年八月初八日銅作,郎中海望持出銅雙螭耳罐一件。奉旨:照此罐款式做宣銅的二件、銀的二件,螭耳改夔龍式,欽此。于十二月初三日做得銀罐二件,……初四日做得宣銅罐二件……?!?/P>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