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9/12 19:19:20 來源:雅昌藝術網(wǎng)
白云堂存珍
中國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賣會
中國書畫?10月8日
上午10時 | 秋陽──亞洲重要私人珍藏
下午2時 |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展覽廳5BC
Lot 1517 張大千(1899-1983) 致黃君璧“才子英雄”行書聯(lián)
立軸 水墨絹本 丁亥(1947年)作 201.5 × 26.5 cm(每幅)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居士、大風堂
題識:黃克強題東坡赤壁二賦堂聯(lián)也。君璧老長兄法教。丁亥二月二日,弟爰同在漢上。
釋文:才子重文章,憑他二賦八詩,都爭傳蘇東坡兩游赤壁;英雄造時勢,待我三年五載,必艷說湖南客小住黃州。
上款:“君璧老長兄”即著名畫家黃君璧(1898-1991)。
Lot 1518 張大千(1899-1983) 白云堂圖 手卷
水墨紙本 丁亥(1947年)作
引首:
?。ㄒ唬?8.5 × 96 cm
?。ǘ?8.5 × 81 cm
畫心:28 × 167 cm
后跋:28 × 263 cm
題識:白云堂圖。君璧道兄哀慕太夫人,命作此圖。丁亥二月同在漢皋。大千弟張爰。鈐?。簭堧贾?、大千
引首:
1.吳敬恒(1865-1953)題:白云堂圖。丁亥十月,吳敬恒題。時年八十有三。鈐?。壕春憬鹗L壽、稚暉八十以后書
2.葉恭綽(1881-1968)題:白云堂圖。遐翁為君璧題。鈐?。汗Ьb之璽
著錄:
?。ㄒ唬┯谟胰卧娨姟队胰卧娢募?,(正中書局, 1963年版)、《于右任詩詞選注》(時事出版社,第1984年版),題為《題張大千為黃君璧作白云堂圖》。
?。ǘ┩魱|詩見《夢秋詞》,題為《烏夜啼為君璧題白云堂圖》。
說明:“白云堂”為黃君璧堂號。君璧先生早先以“飲綠軒”、“容安居”顏其寓齋,然民國卅一(1942)年,其母歿于粵,君璧身在嘉陵江畔,烽火阻隔,未能回鄉(xiāng)奔喪,悲傖至絕。為追憶母親,取白云親舍之義,所居遂號“白云堂”。君璧幼年喪父,對母親李德賢太夫人眷戀至深。不能陪伴母親走完最后一程,是他心中多年無法開解的塊壘。所以5年后的1947年,張大千與黃君璧同在漢口,將赴海上,黃君璧特屬其作《白云堂圖》,以寄哀思。山崖一側,屋舍儼然,一婦人袖手立于門前,似在盼游子歸來。這位婦人,應該就是黃君璧的母親。白云輕盈,漂浮于巨樹屋舍之上,此處雖被群山阻隔,卻寧靜悠閑,或是對母親歸處的期許。圖成后,得商衍鎏、沈尹默、謝稚柳、溥儒、彭醇士、冒廣生、金湛霖、汪東、吳瀛、潘公喆、喬大壯、伍俶、于右任、劉太希十四人題。題跋者均為藝、文、政界的要人。因未按時序裝裱,可確切的時序為:商衍鎏、謝稚柳、潘公喆、喬大壯題于丁亥年,溥儒、彭醇士、冒廣生則書于1947到1948年間,金湛霖、汪東、吳瀛題于1948年,伍俶題于1952年,其余則不詳。而根據(jù)劉太?!吧n茫十五年前事”一句,此卷最后的題跋時間應是1957年。其中,于右任詩見《右任詩文集》,(正中書局,1963年版)、《于右任詩詞選注》(時事出版社,第1984年版),題為《題張大千為黃君璧作白云堂圖》。
玉郎當日有知音 始識高賢萬古心
張大千丁亥致黃君璧
《“才子英雄”行書聯(lián)》、《白云堂圖》
張大千義薄云天最重友情,黃君璧與大千契闊相交,陪伴始終,是大千知根知底的摯友。據(jù)黃君璧年譜記載,二人訂交于1922年,志趣相投、互相激賞、攸戚相關、情同手足。黃君璧長張大千三歲,大千因而一直以“三兄”相稱。在長達六十余年的交往中,他們時有合作、互贈得意之作、古畫名跡。
二人曾多次同游雁蕩山、峨眉山、廣元等名川大山。渡海后,大千漂泊海外定居巴西八德園,黃君璧遠涉重洋去會晤老友。1976年大千定居臺北外雙溪摩耶精舍,更是往來頻仍,時常合作繪畫,品鑒古物,舉辦聯(lián)展,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黃君璧發(fā)表“張大千是非常人”,憶及二人涓滴往事。1936年底其在南京舉行個人畫展,張大千專程來南京參觀。張大千非常推重黃君璧,評為“云瀑空靈,吾仰黃君璧”。
1937年,張大千、黃君璧、謝稚柳、于非闇、方介堪同游雁蕩
1937年3月,全國二屆美展評審委員工作結束后,張大千與同為評審委員的黃君璧、謝稚柳、于非闇、方介堪等同游雁蕩,合作《雁蕩大龍湫》,方介堪治“東西南北之人”。直至晚年,大千都在反復創(chuàng)作這一題材,謂之“回首前塵,真如夢寐”。王方宇總結大千“博覽群相,四海交游,通達天道、地道、人道”,張大千常對弟子言:“人生最富貴的東西是友情,尤其是情趣相契的人?!痹谂c朋友的交往中,他往往主動關心,問寒問暖,常有慷慨解囊、雪中送炭之舉。
1947年初,張大千與黃君璧同在漢口。3月25日“中華全美術會武漢分會”在漢口美麗餐廳舉行美術座談會,張大千也參加了這一盛事,并隨后在漢口舉辦畫展。黃君璧事母至孝。因其幼年喪父,對母親李德賢太夫人眷戀至深。1942年,太夫人于粵西去,君璧身在嘉陵江畔,烽火阻隔,未能回鄉(xiāng)。為追憶母親,取白云親舍之義,后一直以“白云堂”自命。黃君璧孺慕堂上,憶念母恩,因由這次漢口之行,請大千為其寫《白云堂圖》,永志紀念。大千不負厚望,揮毫而成《白云堂圖》以托“望里白云思杳杳”之情。圖成后,得吳敬恒、葉恭綽題引首,商衍鎏、沈尹默、謝稚柳、溥儒、彭醇士、冒廣生、金湛霖、汪東、吳瀛、潘公喆、喬大壯、伍俶、于右任、劉太希十四人題跋,均為當時藝、文、政界聞名顯達之仕。足見此舉感天動地,以寸草之心報得三春暖暉,成就一段藝壇佳話。
晚年的張大千與黃君璧仍為摯友
大千曾應黃君璧請,于1939年為其作《仿石溪垂釣圖》,其上題跋曰“石溪一脈,三百年來唯吾友黃君璧獨擅其秘,自與訂交,予為擱筆”。1929年在東京的一個中日畫展中,大千恰是看到了黃君璧的《仿石溪幽居圖》,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兩年后南游廣州到黃君璧的畫室“容安居”造訪。三十年代末期,大千的興趣逐漸轉向董巨王蒙,由石溪自玄宰而上窺子久,1940年代中后期于王蒙用功最勤、臨仿最為密集,創(chuàng)作有《夏山高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是時,經(jīng)過敦煌藝術的洗禮,其閱歷、眼光以至技法皆臻極高水平,仿古愈加得心應手,反復演練以至通盤掌握,血戰(zhàn)古人而自出機杼。1947年5月大千于上海成都路中國畫苑舉辦個展,黃君璧為其曠世巨作題簽條:張大千仿董北苑江堤晚景。而1948年5月上海舉辦的“張大千近作展”,更是公推為張大千盛年臨古創(chuàng)作的巔峰。
《白云堂圖》畫高崖峭壁、山間茅舍、巨樹白云,集諸家之大成。結構繁復而充盈,稠密中透出靈動的氣韻。峻嶺之上,山林之間,松林雜樹蒼郁茂密。草堂屋舍儼然,一婦人袖手立于門前,似在盼游子歸來。這位婦人,應該就是黃君璧的母親。白云輕盈,漂浮于巨樹屋舍之上,此處雖被群山阻隔,卻寧靜悠閑,堪為仙境。大千特地選用易于發(fā)墨的舊紙,下筆細致綿密,用功極深,寄寓了深厚而堅固的情感。
此行1947年初的湖北之行,張大千與黃君璧照例懷古興感,同游武漢東南七十公里的黃岡東坡赤壁。蘇東坡于黃州赤壁留下《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一詞二賦,千古雄文。“二賦堂”始建于康熙年間,由李鴻章手書堂號,四周石刻徐世昌、楊守敬等手跡,堂前楹聯(lián)由辛亥元勛黃興所撰。黃克強于革命前夕游東坡赤壁,奮筆撰聯(lián):“才子重文章,憑他二賦八詩,都爭傳蘇東坡兩游赤壁;英雄造時勢,待我三年五載,必艷說湖南客小住黃州?!比迥旰?,戰(zhàn)火硝煙暫歇,世事紛爭未平,大千與君璧游至赤壁,抬望之處,當時明月仍在,古圣先賢的事跡激勵著前來吊古的名仕,滿腔壯志豪情油然而興。在同一歷史現(xiàn)場,大千與“三兄”黃君璧緬懷過往,壯懷激烈,滄海桑田,感慨萬千。此二十一言長聯(lián)正是內心澎湃的寫照。
兩年后,張大千、黃君璧同渡海,與溥儒并稱“渡海三家”。張大千繼續(xù)專注繪畫、精于鑒賞,不斷探索新境,集中國美術史之大成。黃君璧擔任美術最高學府師大藝術系教授兼主任,主持系務達二十年,倡導國畫寫生教學,造育英才門人子弟無數(shù),影響深遠。正呼應長聯(lián)中“英雄造時勢”之句,他們在動蕩之中大江東去,卻始終未棄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守望與傳播,兩位畫壇豪杰雄姿英發(fā),以巨大的時代影響力名垂青史,譜寫出新的人生傳奇。
《白云堂圖》精賞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