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4/25 10:44:36 來源:西泠拍賣
西泠網(wǎng)拍·四月大拍 預展即將上線
敬請關注【藝是網(wǎng)拍】APP
文人、官吏、僧侶、白丁,茶事各別?;蚋畸惢蚯搴?,或以琴詩入境,或以竹花構室。然從最初開始,不過是坐下來,侍弄一壺一杯一撮茶。
從最樸實隨意的茶席開始,陸羽看到了燒沸的水的樣子,從小到大,像魚目、涌泉和波濤。
然后,顧況在官場的華宴上感嘆宮廷茶席之繁復華麗,玳筵展瑤席,凝思藻,間靈液,賜名臣,留上客,盛況如斯。
而僧人皎然于清風拂茶煙的氤氳下寫詩:“晦夜不生月,琴軒猶為開,墻東隱者在,淇上逸僧來。茗愛傳花飲,詩看卷素裁,風流高此會,曉景屢裴回。”
明代徐渭,因茶看到了十六種美,“茶宜精舍,宜云林,宜瓷瓶,宜竹灶,宜幽人雅士,宜衲子仙朋,宜永晝清淡,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鳥間,宜清流白石,宜綠蘚蒼苔,宜素手汲泉,宜紅妝掃雪,宜船頭吹火,宜竹里飄煙?!?/P>
由茶延伸出的范圍越來越廣,從“閑中一盞建溪茶”到“一盞空茶也醉人”,茶成了“道”。
這種喝茶的精神,亦融入到茶器中。為得“杯茶盞水也風流”的意境,古人分出了種種繁復的器具。可說到底,與茶最相關的,不過只是煮茶泡茶的一把壺而已。
紫 砂 壺
自明代以來,重力勞民的“龍團鳳餅”被罷,惟采芽茶以進皇帝。由是,“開千古茗飲之宗”的散茶轟轟烈烈地登上歷史舞臺。
散茶的制法,與團茶、餅茶相比,簡便異常,天趣悉備,盡茶之真味。也因這種簡單真切的泡茶法,使得紫砂壺蔚為流行,至清朝時,紫砂壺以當仁不讓之勢位居茶具之首。
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紫砂壺之興,因其不帶有砂泥本身的異味,同時能夠最大程度地表達茶的本真。
周高起著《陽羨茗壺系》論:
陶曷取諸,取諸其制,以本山土砂能發(fā)真茶之色香味,不但杜工部云“傾金注玉驚人眼”,高流務以免俗也。至名手所作,一壺重不數(shù)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
旋瀹旋啜,盡得色香味之蘊,壺雖小,重不過幾兩,但倘若為名家所作,身價可比肩黃金??梢娮仙皦匾巡粌H僅限于泡茶之具,更是作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為士人逸客所崇。
清代《溪山臥游錄》中云:“畫有士人之畫,有作家之畫。士人之畫妙而不必求工;作家之畫,工而不必畫妙。”士人畫多墨戲之作,為士大夫詞翰之余,適一時之興趣,重寫意、抒靈性。
明清文人尚雅致、尚清幽、尚古趣,而紫砂壺的樸拙自然,文人恰可以坯當紙,或撰壺銘,或書款識,或刻以花卉,或刻以印章,在壺上生生作出一幅文人畫來,也因此,壺有了獨特的文意。
紫砂壺質樸無華的材質,溫潤內(nèi)斂,有幽野之趣,與茶親之愈久,壺愈顯光華油潤,而壺上所作的字畫,亦隨著時間的留白成為茶器生命與價值的延續(xù)。
銀 壺
銀器自古便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歷代均以“煮水以銀壺為貴,泡茶以銀壺為尊”。
《茶經(jīng)》云:“瓷與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用銀為之,至潔。”銀制壺且雅且潔,既能完整保有茶之原味,亦用之恒久。但銀作為貴金屬,手工鍛造成壺需要極長的工時,費力耗材,極為奢侈,實乃貴族用具。
自茶文化從唐代傳入日本后,銀壺的制作亦在日本興起。一塊白銀原料,須經(jīng)數(shù)十工序,工匠心、手、力通融合一,用最原始的工具——錘子,反復捶打,精雕細琢,始成銀器。
看似簡單,實際上對匠人的技術要求非常高,因捶打時需打出壺身型體,連炮口壺嘴也一并打出,全壺一氣呵成,沒有差錯,如果中間有一錘稍微打重了,壺型就差了,打重一些,壺會被打通。如此工藝稱之為“一塊造”。
一塊造的成品幾乎沒有雜質,不留粘連之痕。整壺純凈渾然,壺內(nèi)一片無瑕如月光皎白。茶器中有個“以器引茶”的概念,意指不同茶器的材質與工藝,可以引出同款茶的不同口感。然而最終,還需回歸到那一片茶葉之本真。
敬請關注
西泠網(wǎng)拍 · 藝是 四月大拍
▼
▲
民國·萬豐順記款泉石刻
段泥拋光紫砂茶道具一組六件
壺:高6.5cm 長13.4cm 直徑8.8cm
杯:高4.8cm 直徑5.6cm
容量:170cc
款識:萬豐順記(壺底款) 柏壽(杯底款) 泉石、泉石主人(刻款)
鐫刻:壺:香分花上露 水汲石邀泉
杯:飲之清心
說明:此組茶道具為一壺五杯,壺為柱礎壺形,柱礎壺取古時房屋立柱之基石為形,名曰“柱礎”,為晚清較為流行的壺式。此壺以段泥為胎,呈赭黃色,壺體似圓石鼓凳,上小下大,蓋虛嵌而隆起。其杯內(nèi)施開片釉,瑩白光滑,利于清洗及茶湯的審評。壺杯器表均作拋光處理,而國內(nèi)使用紫砂器一般不拋光,民國初期至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暹羅(泰國)客商曾訂制一批紫砂『獨鈕壺』,運到泰國后由工匠進行拋光,并將蓋鈕、壺嘴端部及口沿蓋沿部包上金屬(主要是銅,也用金、銀的)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觀感效果。因此可判定此組茶道具為其中的回流款。
作者簡介:泉石主人,一說為譚洪泉,制壺陶刻名家,宜興潛洛人。談洪泉自幼習書法喜繪畫,15歲學藝制壺,藝成后,以制作牛蓋蓮子、竹鼓、犀登、矮鐘壺為主,所制壺具印款為“伯章”、“談伯章”、“談氏伯章”。上世紀20年代,談洪泉在任鐵畫軒技工期間,與盧蘭芳、陳少亭等陶刻名師的長期接觸中,對陶刻發(fā)生了興趣。于是他拜陳少亭為師,專事陶刻,并在紫砂器上署款“泉石”、“泉石主人”等落款,刀工純熟,技藝精湛,曾為邵全章、沈孝鹿、吳云根、顧景舟等名家鐫銘。
▲
明治(1868-1912)·北村靜香造
寶石鈕豆莢式鐵提梁口打出銀壺
高:18.5cm 長:15.2cm
直徑:13.5cm 重量:333g
款識:畫押款(底款)
說明:附共箱。此件銀壺由日本明治時期金工大家北村靜香所造,眾所周知北村及其師傅真鍋靜良皆集金工之大成,個人風格鮮明,以“一塊造”“口打出”絕技聞名於世,其作品傳世較少,件件皆為精品,是廣大茶友及此門類愛好者爭相競購的佳器,在拍賣場上亦屢創(chuàng)佳績。觀此壺,器形規(guī)整,形制中正,口打出短壺流,與壺渾然一體,鈕上嵌寶石環(huán),蓋微內(nèi)凹,制式較為罕見。提梁鐵造,作豆莢狀,異材質的處理有效的隔斷了熱傳導,壺身薄壁,持感輕盈,雖沒有繁復的紋飾,素心素面,卻以飽滿的造型、流暢的線條令人賞心悅目,是為煮水品茗之利器。
作者簡介:北村靜香(1904-1976),本名茂雄,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俗稱“人間國寶”。師承金工名家真鍋靜良,以“一塊造”、“口打出”(一體成型包含壺嘴的技藝稱之為“口打出”)絕技聞名于世。作品特征顯著:手把豆莢型,器身用錘子由一塊銀反復錘打而成(即“一塊造”“口打出”),簡約素雅,大方美觀,被視為世界金工史上的神話。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