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9/26 17:00:33 來源:雅昌藝術網
“席德進是一個很誠實的人,他沉醉在大自然中,追求他美好的夢境,他用西方寫實的技術表達了東方繪畫的傳統(tǒng)精神。他是這一個時代的人,在繪畫上說出了這一個時代的話。他不模仿抄襲,也不追求時髦,他始終是老老實實做人,誠誠懇懇畫畫,他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中國現(xiàn)代主義之父林風眠
真善美的極致體現(xiàn)
席德進1970年代創(chuàng)作大觀
1943年,席德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杭州藝專,在林風眠的教導下,習得繪畫的基本功夫以及現(xiàn)代主義的創(chuàng)作精髓。1948年他以全校成績之冠畢業(yè),離開故鄉(xiāng)四川隨軍隊至臺灣,至此走遍大江南北,但均未曾再回到故國。如其曾在1957年以《賣鵝者》一作代表臺灣參加第四屆“巴西圣保羅藝術雙年展”,也曾在1963年應美國國務院的邀請,和廖繼春一起赴美考察藝術,后轉赴歐洲,在法國定居長達三年。
藝術家席德進
在巴黎東方圖書館學習時,受書籍中的中國民間藝術品啟發(fā),頓悟“靈感無須外求,而應向內追索”,故于 1966年毅然返回被其視作第二故鄉(xiāng)的臺灣,以寫生的方式潛心創(chuàng)作,紀錄他眼見的真實之美,并由1969年開始勤練書法,試圖從秦漢碑帖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挖掘新的創(chuàng)作養(yǎng)分,自此迎來其藝術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
是次秋拍,我們匯聚了四件席德進70年代初期至晚期的作品,全面飽覽其杰出的創(chuàng)作特色與精神。
人文視角與關懷
Lot 48 席德進(1923-1981) 海邊木麻黃
水彩 紙本 | 一九七〇年作 | 33 x 44.7 cm
展覽
1981年7月4日,“席德進書畫臺中收藏展”,臺中市立文化中心,臺中
來源
原藏家直接受贈于藝術家本人
亞洲私人收藏
注:畫背貼有臺中市立文化中心“席德進書畫臺中收藏展”展覽標簽
估價 : HK$ 80,000 – 150,000
在完成于1970年的《海邊木麻黃》中,席德進采取了一個極為特殊的視角,高聳參天的林木占據(jù)絕大部分的畫幅,仿佛正歌頌著熱帶氣候植物繁茂的生命力,而在其間藝術家將中國水墨“墨分五色”的特色,轉以用水彩來表現(xiàn),體現(xiàn)在以墨黑、藍紫與墨綠為主色的樹木上。樹蔭下方,戴著斗笠的勞動農民,或挑著扁旦行經林間,或停下單車駐步休憩,藝術家席德以簡練的用筆與線條生動地勾勒出人物的身姿,筆下含情地展現(xiàn)他對于民間農家深刻的觀察與認同,向觀者展現(xiàn)著平凡、樸實又真切的美。此作曾被挑選放入1981年于臺中市立文化中心所舉辦的《席德進書畫臺中收藏展》中,代表性不言而喻。
Lot 47 席德進(1923-1981) 雙船
水彩 紙本 | 一九七一年作 | 31.7 x 40.5 cm
來源
現(xiàn)亞洲私人收藏家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估價 : HK$ 60,000 – 100,000
而在1971年的《雙船》上,則見臨摹書法碑帖帶給藝術家的幫助,展現(xiàn)在勾勒船身的線條上,下筆果斷,自信,船只的結構精實,沒有一絲的贅筆。席德進曾說:“船,是人要征服水域而創(chuàng)造的。也創(chuàng)造了一件有生命的、游動的、飄逸的美的形象。臺灣古老的漁船像是色彩最美麗的一條魚,隱藏在偏僻的小漁港哩,展耀著他的英姿與光華。”對應于此作豐富的用色,無不展現(xiàn)共鳴。
神情定見墨筆中
Lot 50 席德進(1923-1981) 韶華
碳筆 紙本 | 一九七三年作 | 47.4 x 26.6 cm
來源
現(xiàn)亞洲私人藏家購自藝術家本人
估價 : HK$ 30,000 – 60,000
而除了水彩之外,席德進另一喜愛的繪畫方式即為素描,從杭州藝專起學畫石膏像與人體模特兒,到巴黎時期在公園替人畫速寫,看似即興的素描,展現(xiàn)了藝術家畢生的功力。完成于1973年的《韶華》即為一例。畫面中少女,深刻的五官與炯炯有神的大眼和濃眉,均為藝術家所特別喜愛的人物典型。而其眼眸流露出她剛強、堅毅的性格。藝術家以強而有力的黑色線條,一絲不茍地對衣領、發(fā)絲等細節(jié)著力刻劃,展現(xiàn)其對美的完美追求。
平淡而真實的現(xiàn)代美
Lot 49 席德進(1923-1981) 漁塭
水彩 墨 紙本 | 一九七九年作 | 55.7 x 75.2 cm
來源
法國私人藏家直接得自藝術家本人
2016年5月29日,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428
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 : HK$ 200,000 – 300,000
而步入1979年,席德進透過寫生與自然的對話進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作品展現(xiàn)一種“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詩意?!遏~塭》即為個中代表。藝術家著眼于臺灣南部沿海一帶常見的魚苗養(yǎng)殖場景致,在平淡的生活場景中,席德進看到了它無與倫比的美。其以老辣的用筆,快速地以水平的平筆交錯縱橫,勾畫出田中阡陌。畫中渺無人煙,若捕捉了清晨太陽正在醞釀但尚未升起的一瞬,眼前透著水氣和淡淡的霧氣,流瀉超絕出塵的現(xiàn)代美與詩情,使觀者內心獲得極大的平靜與撫慰,《魚塭》若箴言般地提醒著我們放慢繁忙的腳步,用心、用眼,體會與感受生活中的大美,幷學習席德進所言中國含蓄儒雅的生命態(tài)度,作品令人過目難忘。
落英繽紛,只為剎那芳華
丁雄泉的春夏浮生
與趙無極、朱德群同樣來自中國江蘇省的丁雄泉,是二十世紀華人藝術家中一位極為重要的先鋒。其23 歲時便因對藝術的喜愛及自由的心性,離開上海美專,獨自一人赴巴黎闖蕩。在此結識比利時畫家阿雷欽斯基(Pierre Alechinsky)、丹麥藝術家瓊恩(Asger Jorn)等眼鏡蛇畫派重要人物,幷一同舉辦展覽,徹底融入了彼時巴黎主流藝術圈。1958年,為尋求更多機會,他轉至美國紐約發(fā)展,旅居紐約期間活躍于國際藝壇, 成為在此地發(fā)展的華人領軍人物。
1950年代末,丁雄泉在紐約工作室的屋頂作畫。
(©The Estate of Walasse Ting)
本次秋拍,嘉德香港為藏家饕餮了七件藝術家不同年代之創(chuàng)作,題材豐富不一,涉蠟筆、壓克力彩、彩墨等多元媒材,足見藝術家毫不拘泥的開放心態(tài)以及對藝術體裁的不懈嘗試。
綻放,只為剎那芳華
Lot 11 丁雄泉(1920-2010) 春天漫步
壓克力彩 畫布 | 一九七二年作 | 150 x 226 cm
出版
2018年9月,《亞洲藝術九至十月號》,亞洲藝術出版社,香港
來源
原藏家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美國私人收藏
估價 : HK$ 1,000,000 – 2,000,000
丁雄泉 1960 年自巴黎移居紐約,受到友人弗朗西斯(Sam Francis)的影響而畫風轉變,跳脫原本純粹抽象的探索,在構圖上更有敘事性,亦受到當時最為風靡的普普風潮,而在色澤上更為大膽、瀲滟。關于二人的友情,著名藝評家及藝術史學者錫德(John Seed)在今年 9-10 月號《亞洲藝術》雜志中作出了詳細描述,引用弗朗西斯評價丁氏作品的話:“丁雄泉將最古老的東方水墨繪畫,變?yōu)椴噬?。令我們仿佛身臨其境,甚至感受到其中會呼吸的空間?!辈⒖d丁氏 1972 年創(chuàng)作的《春天漫步》(拍品編號11),證實此作于藝術家生涯中的代表性及重要性。
美術史學家錫德(John Seed)在9-10 月號《亞洲藝術》雜志仲介紹了丁雄泉與弗朗西斯的友情,并特別刊載本件《春天漫步》(p.84),足顯此作的重要性。
《春天漫步》中,藝術家以蔚藍色的壓克力彩為底色,幷在其上潑灑粉色、黃色、綠色等色澤鮮亮的顏料,營造出落英繽紛的春色,好不愜意,令人暢快淋漓。這潑灑的顏料由上至下,由密至疏,形成自然的延伸,在底部留下大量未鋪滿的空間,令人體會到弗朗西斯所說的“會呼吸的空間感”。視覺效果不難令人想到活躍于五十年代的美國藝術巨擘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可謂是對于抽象畫作的一種全新的探索和嘗試,令觀者在大境中品讀出萬物盛放之美,成就這瞬間的剎那芳華。
《春天漫步》作品局部
花紅果綠,但惜夏日長
“他毫不留余地的畫,在他筆下所有的花都變成真的,盛開在眼前?!?
——阿雷欽斯基
Lot 5 丁雄泉(1920-2010) 夏日
壓克力彩 畫布 | 一九八六年作 | 77 × 108 cm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 : HK$ 180,000 – 250,000
作品《夏日》(拍品編號5)色澤繽紛,藝術家在天藍色的背景上,以油彩點綴出盛放的繽紛花朵,花朵的熒光粉色在綠色枝葉的襯托下格外嬌艷欲滴,予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視覺享受。除去作畫,丁雄泉也是眾所皆知的美食家:作品中多汁鮮甜的西瓜正是夏日最具代表性的水果,加之畫面底部放置于平面的李子和桃子亦色澤鮮艷,相映成趣,象征著旺盛的活力及對生命的熱愛,成就一幅燦爛迷人的別致景象。搭配其最具特色的熒光色彩,令人感受到藝術家如灼灼夏日般的創(chuàng)作熱情。
Lot 6 丁雄泉(1920-2010) 五鳥花果圖
壓克力彩 墨 紙本 | 約一九八〇年代末作 | 97.5 x 180.5 cm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 : HK$ 300,000 – 400,000
在靜物主題的創(chuàng)作方面,丁雄泉采用抽象畫時期的色塊、線條與滴、流、潑、灑、噴的躍動色彩,創(chuàng)作出許多花卉、水果等靜物題材的作品?!段屮B花果圖》(拍品編號6)便是其將標志性的壓克力彩及彩墨創(chuàng)作于紙本之上的一幀創(chuàng)作典型,透過色彩的巧妙運用,展現(xiàn)盛夏的熱情與豐饒。丁雄泉在此依舊以花為主題,然而這次葉子占據(jù)了畫面主體,花朵則變?yōu)辄c綴,紫色與粉色的鮮花成簇盛開,前排依舊是李子與桃子,而西瓜則未切開,未見鮮甜的果肉,置于畫面一側,與前排籠子里的鸚鵡相呼應,鸚鵡雖在看似華麗的金色籠子中,卻一心向往著外面芬芳燦爛的世界,呼應藝術家熱愛自由的天性。
女子阿娜,中西皆為畫
六十年代開始,休.赫夫納(Hugh Hefner)于紐約創(chuàng)辦的《花花公子》雜志公開傳播及討論女性裸體的影像,顯示了言論及消費的自由。而這種整體的開放風氣,也影響了丁雄泉的創(chuàng)作,如完成于1974年的《吻我吻我》(拍品編號9)及1982 年的《三美圖》(拍品編號10),即為典型。
Lot 9 丁雄泉(1920-2010) 吻我吻我
壓克力彩 紙本 | 一九七四年作 | 56.6 x 76 cm
出版
2012年,《丁雄泉紅唇系列:吻我吻我1973-1977丙烯 蠟筆 西 洋紙上作品》,龍門雅集畫廊,上海,第81頁
展覽
2012年10月26日至2013年1月13日,“丁雄泉紅唇系列 1973- 1977 丙烯 蠟筆 西洋紙上作品展”,龍門雅集畫廊,上海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注: 畫背貼有臺北龍門雅集畫廊之展覽標簽
估價 : HK$ 250,000 –350,000
受到馬蒂斯(Henri Matisse)線條奔放、顏色明艷的正面裸女繪畫之影響,1974 年的《吻我吻我》為丁氏極為少見的正面女子裸像,畫面中的橘發(fā)外籍女子以正面示人,坐姿大膽,妝容艷麗,一只手臂向后隨意的放著,強烈予人視覺魅惑之張力。通過《吻我吻我》中女子如此親密大膽的坐姿,我們可以看到不止是丁雄泉個人對女性的情感,還有他對1970 年代與美國普普文化同時興起的“花花公子”風潮的響應,相較于舊時對此禁忌話題的避而不談,丁氏更主張表現(xiàn)女性大膽及開放的態(tài)度,挑戰(zhàn)觀者的欣賞尺度。
Lot 10 丁雄泉(1920-2010) 三美圖
墨 壓克力彩 宣紙 裱于畫布 | 一九八二年作 | 175 × 93.5 cm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附: 紐約丁雄泉遺作與文獻管理會開立之作品證書
估價 : HK$ 400,000 – 500,000
進入八〇年代,丁雄泉偏愛以宣紙為素材,轉向描繪壓克力彩與彩墨的結合韻味,融合八大山人式的簡約線條特質,成為他特有的東方式丁氏風格。他的創(chuàng)作亦滲透在日常生活點滴里:“一點中國的音樂、一碗餛飩湯、一張宣紙、 一瓶墨水、一只筆刷和一杯茶,我如春風拂過般開始畫中國女人。”作品《三美圖》采用其經典直式構圖,畫中的三位東方女子細美長眼,頭戴花飾,各手持鸚鵡,綠色與粉色交迭,為畫面增添動感。鸚鵡在丁氏作品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皆因其一生僑居海外,曾養(yǎng)鸚鵡陪伴家中,常與之對話,因而成為其漂泊異鄉(xiāng)的精神寄托。作品中,鸚鵡相互對望時晶瑩的綠色眼珠仿佛家鄉(xiāng)的一汪池水,呢喃著蘇浙的吳儂軟語。
Lot 7 丁雄泉(1920-2010) 顧盼
壓克力彩 墨 紙本 | 一九九一年作 | 22 x 28.5 cm
出版
1992年,《丁雄泉畫展——風花·雪月·女人》,龍門畫廊、阿波羅畫廊及亞洲藝術中心 ,臺北,第41頁
展覽
1992年9月1日至10月4日,“風花·雪月·女人——女人:丁雄泉畫展”,龍門畫廊,臺北
1992年9月1日至9月16日,“風花·雪月·女人——女人:丁雄泉畫展”,阿波羅畫廊,臺北
1992年9月1日至9月13日,“風花·雪月·女人——女人:丁雄泉畫展”,亞洲藝術中心,臺北
來源
臺北龍門畫廊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注: 畫背貼有臺北龍門畫廊標簽
估價 : HK$ 20,000 - 50,000
除此之外,本次我們還帶來《顧盼》(拍品編號7)和《相思》(拍品編號8)兩件藝術家九○年代的人像創(chuàng)作,寥寥幾筆中,藝術家將東方女子一顰一笑、顧盼生輝的嫵媚姿態(tài)刻畫得淋漓盡致,堪為二幀值得細細回味的精致小品。
Lot 8 丁雄泉(1920-2010) 相思
壓克力彩 墨 紙本 | 一九九一年作 | 23 × 29.5 cm
出版
1992年,《丁雄泉畫展——風花·雪月·女人》,龍門畫廊、阿波羅畫廊及亞洲藝術中心 ,臺北,第39頁
展覽
1992年9月1日至10月4日,“風花·雪月·女人——女人:丁雄泉畫展”,龍門畫廊,臺北
1992年9月1日至9月16日,“風花·雪月·女人——女人:丁雄泉畫展”,阿波羅畫廊,臺北
1992年9月1日至9月13日,“風花·雪月·女人——女人:丁雄泉畫展”,亞洲藝術中心,臺北
來源
臺北龍門畫廊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注: 畫背貼有臺北龍門畫廊標簽
估價 : HK$ 20,000 - 50,000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