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电影99_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第二_中文字幕人伦无码_一夲道无码视频在线无码_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首頁 > 藝術新聞 >藝術品拍賣信息> 正文

南京經典2018春拍推出“大美”古代書畫專場

時間:2018/7/3 12:29:48  來源:雅昌藝術網

  南京經典2018春季拍賣會將于7月20日在南京金奧費爾蒙酒店拉開帷幕,屆時將隆重推出《大美——中國古代書畫》、《中國書畫》、《一代草圣——林散之書畫》、《禪畫宗師——圓霖書畫》、《兩江師范》、《藝術南京——南京頂級畫家》、《案上煙云——文房清供》等專場。春拍預展時間7月20日——21日,7月22日舉槌開拍。

  《大美——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是南京經典重點推出的學術性專場。自專場推出以來,“大美”專場以學術為支撐,讓學術貫穿拍賣,并聯(lián)合“大美堂書畫鑒藏社”舉辦了一系列的相關學術講座及古代書畫雅集:“從金陵到虞山——明清書畫”、“書畫大美三百年”、“廣陵雅集”、“秣陵雅集”等。專業(yè)性、學術性為專場樹立的良好的品質,兩年來為廣大藏家提供了高質量的古代書畫佳作,成績斐然。

  今春經典拍賣第五次推出“大美”古代書畫專場。專場甄選明清各家二十九件精品佳作,包括金陵畫派高岑藝術成熟期的精品山水,黃賓虹舊藏并多次出版的王鑒山水小景,揚州畫派的金農、鄭板橋、李復堂、高鳳翰的竹、蘭、書法,清代“界畫”名家袁江、袁耀父子的精品界畫,明末清初的兩位女性畫家馬湘蘭、李因的蘭、梅扇面,以及董其昌、祝世祿、金農、梁同書、陳孚恩等名家書法作品將一一呈現(xiàn)在“大美”專場,以饗藏家。

  618 高岑 溪山橫艇圖

  設色紙本 立軸 215×96cm

  備注:鈐印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高岑》,P802,第7印。

  “金陵八家”是清初活躍在南京地區(qū)的一大畫派。

  八家之中,高岑當屬龔賢之外綜合繪畫能力第一人,不但善制高頭大軸,亦長于小幅之內營造天地,取景又多為南京周邊土石相間的丘陵實景,所以順理成章成為八家的代表人物。

  本幅《溪山橫艇圖》是高岑藝術成熟期的精品,因它的尺幅幾乎是現(xiàn)存作品中最大的而尤顯珍貴。三段式構圖融合高遠、平遠與深遠透視,營造出一派中正氣象,正是彼時金陵山水的時代特征,前代的吳門與松江,之后的揚州八怪,都不見氣魄如斯。用筆則是高岑典型的長線條,準確勾勒,重山復水;一絲不亂中,了無匠氣。近景湖中一舟自橫,上面擺設著梅枝與杯盞,而下船游山的高士卻不知去處。畫上自題“古樹云封帶雨煙,桃花源在別人間。碧落山窗松境外,半空飛瀉經千年。石城高岑畫并題”。高岑融合了描述性的寫實主義風格與古典的詩意感,把這種深山幽寂感營造得十分自然、中正、雋永而安靜。

  611 呂潛 山水

  水墨綾本 立軸 124x50cm

  呂潛是移民中的士大夫,而非職業(yè)畫家,但他幾乎是“金陵八家”之外金陵派最重要的人物。

  呂潛是四川遂寧人。崇禎朝進士,被授太常寺卿。明亡之后,呂潛流寓江浙四十余年,特別是揚州、南京一帶留下了大量足跡,以詩文畫藝和龔賢、王翚、毛奇齡等名士相交。

  在繪畫上,呂潛與龔賢共享著一種強烈的時代新風,清初既有“天下二半”的說法(龔賢號半千、呂潛號半隱)。呂潛晚年受龔賢的影響最大。這幅作于1687年的綾本山水,是呂潛66歲時候的作品,龔賢彼時69歲,已進入“黑龔”時間,但這幅呂潛還體現(xiàn)著“白龔”的特征,沒有“黑龔”層層積染的筆墨語言營造出的逆光感,而顯得較為舒淡、開闊,仿佛自題中所記的那樣,這是寫于一個春日的作品。建立這幅山水的筆法、樹石造型以及苔點特征,都是非常開門的龔家面貌,尤其近景部分的筆墨質量之高,幾乎可以亂真,難怪有學者認為龔賢的“白龔”是受呂潛的影響而發(fā)展出來的,呂潛的后期則更多受到龔賢的影響。

  607 王鑒 溪山幽居圖

  水墨紙本 立軸 23x21cm

  出版 1.《神州大觀》續(xù)編第二集,1925年神州國光社出版,1925年。

  2.《支那南畫大成十一卷 山水》(一),日本興文社出版,1936年。

  3.《南畫大成 山水一》第八冊,P1827,廣陵書社出版,2004年。

  備注 1.秦仲文題詩堂。

  2.黃賓虹舊藏。

  “清初四王”王鑒,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貞曾孫,家藏古今名跡甚富,豐富的家藏,為王鑒學習臨摹歷代名畫真跡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與王時敏、王翚、王原祁、惲壽平、吳歷齊名,并稱四王吳惲或清初六家,成為畫壇正宗。

  據(jù)秦仲文題跋,這幅《溪山幽居圖》山水小景原為黃賓虹舊藏,出版于《神州大觀》,秦氏曾反復臨習,后來于一機緣中購藏了這幅畫。秦仲文是民國時期對四王研究最深的專家之一,反復臨摹一幅小畫,可見此作的代表性。

  此畫繪于乙卯(1675)年,彼時王鑒已經七十八歲。自從四十歲罷官歸鄉(xiāng)后,王鑒一直潛心繪事,在晚年攀上了山水的頂峰。雖小小一幅,亦金光直射十丈之外。王鑒此處用巨然的披麻皴,淡淡的渲染,和松潤又堅實的筆墨構建出了那個時代至美的正統(tǒng)山水,無怪他在被尊為“婁東派”大師的同時,亦直接影響著王翚和“虞山派”的發(fā)展。

  609 金農 墨竹

  水墨紙本 立軸 112.5×29.5cm

  出版:《金農書畫編年圖目下冊》P182,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6月。

  著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第十七冊》P275,川2-096,文物出版社,1997年。

  備注:1.鈐印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金農》,P590,第29印。

  2.宮爾鐸鑒藏印

  金農被尊為“揚州八怪”第一,是因為他的文化修養(yǎng)賦予了其作品高出同輩的出塵韻味,成為文人可以賞玩的圖像,就連鄭板橋亦言“揚州畫好而金農最好”。金農的繪畫生涯,是從竹梅開始,到竹梅結束,因其曾說“予初畫梅竹,以梅竹為師”,而最終金農以竹梅聞于天下,以至于今人憶起金農,便會想到他的竹梅。

  本幅墨竹有俊俏的竹干,濃厚的墨葉,畫于白紙上,體現(xiàn)出強烈的形式和顏色對比度,正是金農的標準面目。根據(jù)金農自題七言“五代隃糜內庫紙,開軒畫竹云舒舒。莫將蒲葦輕相比,此是楊風子草書”,本幅用紙貴為五代皇家的內庫紙,而他把自己厚潤繁密的竹葉比作五代楊凝式的草書,既是文人的自信,亦是以書入畫的藝術宣言。

  金農的花草,無論用筆如何簡單,總能在和書法詩詞的搭配上產生特別的構圖享受,使其產生一種非常雅致的裝飾感,如同在這幅墨竹中體現(xiàn)出來的那樣。

  620 鄭板橋 墨竹圖

  水墨紙本 鏡心 106×46cm

  出版:《中日古代書畫遺珍》,P83,中國美院出版社,2011年。

  展覽:“舜水流風—中日古代書畫遺珍展”,余姚博物館,2010年。

  備注:蕭平題簽條。

  同為“揚州八怪”的鄭板橋,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進士。曾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后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擅畫蘭、竹、石、松、菊等,兼擅長詩與書。詩、書、畫均曠世獨立,時乃謂之“三絕”。此幅《墨竹圖》秀逸天成,為其詩、書、畫“三絕”得心之作。

  615 李鱓 蘭芝松石圖

  設色紙本 鏡心 169×45cm

  備注:鈐印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李鱓》,P390,第43印。

  “揚州八怪”之一的李鱓,康熙五十年舉人,曾為宮廷畫家。后任滕縣知縣,為政清簡,觸犯權貴,棄官為民,后在揚州賣畫。擅畫花卉蟲鳥,初師蔣廷錫,畫法工致;又師高其佩,進而趨向粗筆寫意,并取法林良、徐謂、朱耷,落筆勁健,縱橫馳騁,不拘繩墨而有氣勢,有時使用重色或彩墨結合,頗得天趣。因在揚州見石濤作品,風格一變,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622 袁江 山水

  設色紙本 立軸 122×50cm

  得益于17世紀江南商業(yè)的發(fā)達,描寫宮廷院落和世外仙山的裝飾性青綠山水在揚州興起。這類繪畫帶有宋代院畫的特征,成為富商巨賈營建被重重花園圍繞的府邸時,璧上的點睛之物。袁江、袁耀父子成為這場復古主義風尚中以超乎他人的繪畫能力而成為翹楚。

  袁江,字文濤,號岫泉,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雍正時,召入宮廷為祗侯。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樓閣工整山水當以袁江最有名。他將雄偉壯闊的山色與富麗堂皇的樓閣,很好地融為一體,既精細入微,又氣勢磅礴,有力地提高了“界畫”的表現(xiàn)能力,被推為清代“界畫”第一。

  本幅繪于1700年的“法趙大年筆意山水”,巧妙地運用袁江繪畫兩個標志性元素:界畫建筑與鬼臉皴法,卻非常自然地營造出不同尋常的文人畫詩意色彩,令這件不可多得的作品,欣賞起來舒朗有致,使觀者心境開闊。

  623 袁耀 五柳歸莊圖

  設色絹本 立軸 177×122cm

  來源:蘇富比紐約1989年5月31日,拍賣編號5862,其后長期借藏于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Iris & B. Gerald Cantor Center for Visual Arts美術館。

  備注:鈐印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袁耀》,P731,第3、4印。

  袁耀工畫山水、樓閣、界畫,畫風工整、華麗,與袁江相似。其精品有勝于袁江者。在袁耀的這幅大作上,每一個局部都被畫家的巧思關照著。每一根松針,每一片柳葉,每一道湖波,乃至庭院地面的鋪石,都纖毫畢現(xiàn)地提煉出來,又最終融入景像之中,合成一個完整的天地,讓人近觀遠視都可入畫,在山色湖光間上下徜徉。

  袁耀的自題顯示,本幅描繪的是五柳歸莊的景象。五柳先生是陶淵明筆下的高士,袁耀把他描畫成一個富有的文人,乘舟歸來,還不及岸,親眷家仆就迎出門來,在這美好的天地間迎接主人的到來。袁耀指出這是擬王維筆意的作品,王維是董其昌推崇的南宗文人畫宗師。和他父親一樣,袁耀作為“北宗”畫家也用這一幅比以往作品更加文人化的作品來回應了另一種時代風尚。

  601 王云 山水圖

  設色紙本 扇面 18×50cm

  出版:1.《藝苑掇英》第六十五期,寒英館藏歷代書畫專輯,P22,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2.《寒英館珍藏集》P47,榮寶齋出版社,2016年3月版。

  王云,揚州高郵人,字漢藻,擅樓臺、人物。與王翬常往來,切磋技藝,為康熙年間名家,在江淮一帶享有盛名。

  此幅扇面作于王云64歲時,尺幅不大,確是致為秀雅的一件精品,只以淡墨小筆繪出一水兩岸,卻在近景的實處與遠景的虛空間營造出無限的天地空闊感。從前景略施烘染的巖石開始,沿小徑進入被枯樹環(huán)抱的幽亭,從那里向后,驟然轉向無邊無際的水天一色,最后,藝術家讓遠岸落入氤氳的薄霧,秋江開闊、如夢如幻。

  王云的筆觸悠然而典雅,緩慢的行筆,筆力堅挺與松潤相互滲透,使這幅作在工筆的精致感與寫意的奔放性之間取得了完美的融合。

  604 馬守真 蘭竹石圖

  水墨紙本 扇面 18×53cm

  馬守真,著名的明末清初秦淮八艷之一,她秉性靈秀,能詩善畫,尤擅畫蘭竹,畫蘭造詣曠古爍今,堪稱一絕,且她品性如蘭一般圣潔,故有“湘蘭”著稱。在這幅可視為標準件的“馬湘蘭”上,可以見到一個既不恪守理法,亦不橫生恣縱的女子;這是晚明的秦淮風氣中,最上流的一路。

  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初夏,四十七歲的馬守真在這張細膩的云母箋扇面上寫下蘭草兩叢、蘭花數(shù)朵、新篁一枝、幽石一方;上有畫家自題:乙未首夏哉生魄(農歷每月十六日)寫,湘蘭馬守真;鈐“湘蘭”白文印。蘭草全用雙鉤寫出,用筆波磔中見風神流暢;葉片的正側、翻轉、穿插、避讓處,交代的清清楚楚,前后關系絲毫不亂。數(shù)朵蘭花嬌態(tài)呼之欲出。背景的新篁亦別有韻致,小小一株卻墨分五色,用豐富的弱對比,展現(xiàn)出竹葉明暗和層次。表現(xiàn)了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敏銳,卻又無任何柔弱之態(tài)。曹寅曾長跋馬守真的蘭花,有云“蘭仿子固(趙孟堅),竹法仲姬(管仲姬),俱能襲其韻”?!澳芤u其韻”,通其精神,是為藝術的最深的追求,此圖對照,方知曹寅此言誠不謬也。

  626 董其昌 書法

  水墨綾本 手卷 24.5×240cm

  晚明書壇影響最大,開一代書風者首推董其昌,他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的地位鮮有人可比。有明末四大書家“邢張米董”( 臨邑邢侗、順天米萬鐘、晉江張瑞圖)之稱。

  康熙皇帝對董其昌書法十分推崇:“華亭董其昌書法,天資迥異。其高秀圓潤之致,流行于楮墨間,非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經意處,豐神獨絕,如微云卷舒,清風飄拽,尤得天然之趣?!倍洳龝?,率意之作最為精彩。此幅董思翁摹晉人書帖五種書法手卷,“墨在若離若合之間,所謂伯樂相馬,重其神駿。”

  602 李因 梅花圖

  水墨金箋 鏡心 15.5×47.5cm

  出版:《白云堂藏畫—畫壇宗師黃君璧畢生收藏精粹》P224/225,臺灣國泰美術館,1982年。

  李因,字是庵,號龕山逸史,晚號今生,明末清初女詩人、畫家,工畫山水、花鳥,疏爽雋逸,亦工詩,著有《竹笑軒吟草》等。

  本幅黃君璧白云堂舊藏的梅花扇面,是李因五十歲時所畫,彼時,李因的夫婿葛征奇已經逝去十五個年頭。李因此間一直賣畫為生。李因的畫師法陳淳的水墨花鳥,曾用沉香木刻其雕像供奉。

  這幅梅花,比李因早先的作品更加生辣拙樸。李因無論寫詩作畫,都鮮有女子嬌柔的姿態(tài)。這個自比王維的女中丈夫,用更強的筆力涂抹出梅枝,展現(xiàn)著完完全全的文人式率意。

  603 祝世祿 書法

  水墨金箋 鏡心 16×50cm

  出版:《白云堂藏畫—畫壇宗師黃君璧畢生收藏精粹》,P220/221,臺灣國泰美術館,1982年。

  祝世祿,字延之,號無功,又號石林。江西省德興人,明萬歷十七年(1587)進士,授休寧知縣,任南科給事,尚寶司卿,工詩,善草書。

  同為黃君璧白云堂舊藏的祝世祿《書法》扇面,是典型的晚明紅金扇面,其上書寫了五言自作詩一首,書法面貌上一反董其昌一派秀媚的時習,已是明末草書的痛快面貌。

  明中期金陵書壇盛行尚意的審美風氣,但到了萬歷時在祝世祿的影響下,轉向了粗放的精神追求,講究書法的“態(tài)”與“勢”。祝世祿“工不如拙,整不如散”的藝術理論逐漸被大眾所接受,此后,萬歷至明末,書法風格演變進入了浪漫與狂放的大時代,出現(xiàn)了張瑞圖、倪元璐、王鐸、傅山為代表的大草書巨軸的時代高潮。

  南京經典2018春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7月20日——21日

  拍賣時間:7月22日

  展拍地點:南京金奧費爾蒙酒店(江東中路333號)

版權與免責聲明:

【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版權歸原網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