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shí)間:2018/6/27 19:10:33 來源:雅昌藝術(shù)網(wǎng)
椎拓留跡·金石永固
石鼓文,因刻于十座形似鼓墩的花崗巖上而得名。古來相傳為周宣王大狩所作,今多認(rèn)為記述的是秦君游獵之事,故又稱“獵碣,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刻文字。石鼓原陳于古陳倉(今陜西寶雞),高約三尺,徑約二尺,每鼓刻有四言詩一首。歷經(jīng)秦、漢、魏、晉多朝,散棄荒野,湮沒無聞,至唐初方重見于世。時(shí)人竇蒙之《述書賦注》、李吉甫之《元和郡縣志》、徐浩之《古跡記》均有著錄,韓愈、杜甫、韋應(yīng)物亦有詩文贊之。唐末至北宋,由王厚之《復(fù)齋碑錄》可知:“韓吏部請于祭酒,欲以槖駞輿致太學(xué),不從。鄭余慶始遷至鳳翔孔子廟。經(jīng)五代之亂又復(fù)散失。本朝司馬池知鳳翔,復(fù)輦至于府學(xué)之門廡下,而亡其一?;视铀哪?,向傳師搜訪而足之。大觀中歸于京師。初置之辟雍,后移入于保和殿?!彼位兆诩R十面石鼓后,曾命人以金填字,減緩風(fēng)化,并防人作拓。不久,靖康之難爆發(fā),金人得汴梁,保和殿珍異北去,石鼓被剔去黃金,棄之荒野。此一填一剔,令其上石刻大受損傷。元大德四年,國子教授虞集在淤泥雜草中發(fā)現(xiàn)石鼓,將之遷往國子監(jiān)保存。明清兩代雖未遭播遷,然護(hù)持無人,動(dòng)輒摹勒,歲久漫漶??箲?zhàn)前夕,又與大批故宮文物遷至南京,后輾轉(zhuǎn)入川。
LOT 1024鄧邦述舊藏先秦石鼓文
羅文紙 五屏軸
署年:清光緒己亥(1875年)司業(yè)汪鳴鑾監(jiān)拓本
尺寸不一
RMB 10,000—20,000
此本為汪鳴鑾用羅紋紙精拓本,汪鳴鑾(1839—1907),字柳門,錢塘人氏,同治進(jìn)士出身,精文字,能篆書。光緒年間官至吏部侍郎,兼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前文提及,石鼓明清兩朝皆存于國子監(jiān),而汪鳴鑾墓志銘中亦有說明他對(duì)“岐陽遺跡,監(jiān)視洗拓,以饗學(xué)子,得者寶藏踰于百年前舊拓”。
啟興宏圖·太平昌歷
私家藏畫像石,始于阮文達(dá)(阮元)所得武梁祠殘石“金馬”二字,汪容甫(王中)初訪得《射陽畫像》,藏之,陳壽卿(陳介褀)得《君車畫像》于淄博,遂為簠齋藏石之冠。當(dāng)時(shí)拓片已不多見。此石為胡賈輦?cè)ピ诎屠璨┪镳^中,氈蠟之事從茲絕矣。又《北魏曹望憘造像記》,清光緒年間在山東省臨淄縣桐林莊得,后亦陳介祺收藏。1921年由上海來遠(yuǎn)公司售與法國巴黎博物館,現(xiàn)藏美國費(fèi)城大學(xué)博物館。
漢畫像石之留存,以山東為最多,前賢未曾寓目者亦多。濟(jì)寧《嘉祥何饋》,同治辛未四月在嘉祥縣出土,而原石久遺,此為初拓本尤為難得。石門李笙漁跋于同治癸巳。其《何鐀》一榜其第三行“勤體”二字已經(jīng)損左半。癸酉去辛未甫及三年,石已微損,此本“勤體”二字完全無缺。其為見碑即施氈蠟可無疑義。舊為天津樊文卿彬,嘉興沈子培曾植所藏,蓋有樊、沈二先生印章,名人手跡彌堪珍玩。
LOT 1028漢嘉祥何饋、射陽石門漢畫像
紙本 經(jīng)折裝一冊
署年:舊拓本
38×25 cm.
RMB 30,000-50,000
LOT 1029漢君車畫像題字
紙本 鏡片署年:陳介祺拓本
95×137 cm.
RMB 500,000—800,000
鈐?。何淖种?白)、海濱病史(白)、簠齋(白)、君車漢石亭長(白)、半生林下田間(朱)
說明:《君車畫像》清光緒初歸濰縣陳介祺,宣統(tǒng)元年經(jīng)上海售出,今在法國巴黎博物館。
LOT 1030北魏曹望憘造像記
紙本 立軸
署年:舊拓本
125×67 cm.
RMB 20,000—50,000
說明:是造像全稱《襄威將軍柏仁令齊州魏郡魏縣曹望憘造像》,刻于北魏正光六年(525)。四面刊刻,三面為畫像,一面為題記。造像正書22行,行9字,風(fēng)骨俊秀,穩(wěn)慎精當(dāng),系魏碑精品。清光緒年間在山東省臨淄縣桐林莊發(fā)現(xiàn),后歸陳介祺收藏。1921年售與法國巴黎博物館,現(xiàn)藏美國費(fèi)城大學(xué)博物館。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此鄭季宣碑,乾隆五十一年(1786)翁方綱囑黃小松氏升碑之初拓本也,因碑體半埋土中,石質(zhì)又不佳,字跡剝落幾難辨認(rèn)。前乎此者,多茹不及此(桂末谷守拓本碑陽存卅八字)后于此者不一二十年即損十余字。近拓則陽面幾成沒字。
得黃小松本者往往以紙墨不舊輕視之。實(shí)則輕云淡月,椎拓極工。真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也!他漢碑金石家藏者尚多,此則宋拓寥寥,明拓亦不多存也。足本恐不出其右,漢碑石失者不其一,此碑現(xiàn)僅殘存數(shù)字。
LOT 1027漢鄭季宣碑并碑陰
紙本 線裝一冊
署年:乾隆間黃易升碑初拓本
30.5×21 cm.
RMB 80,000-120,000
LOT 1121無錫•廉建中 惠泉編 蓉湖雙棲圖題詠集附中國歷代題畫詩選
紙本 線裝一冊
署年:民國間稿本
簡介:廉建中別名蓉湖,擅詩詞,滬江大學(xué)教授。
惠毓明,廉建中夫人,上海文史館館員。
28×17cm
RMB 50,000—80,000
說明:是冊收入丁福保、吳承烜、賈鎰、黃段履、陳庸叟、丁建行、陸規(guī)亮、陳乃干、張伯初、薛公藏、王渭、劉慶文、項(xiàng)乃登、劉宏貢、蟄存、吳云亭、龐樹森、魯菣亭、倪俶豪、倪楊生、賈粟香、云僧、童樹民、陳牧青、汪溎汀、朱伯庸、許月旦、錢文選、焦文基、方慎盦、潘闕齋、賡堯侯、龔蟄盦、劉佩宣、孫福基、虞任卓、沈熙、陸淡盦、陸數(shù)坤、吳楚之、錢元贊、俞尚志、吳玠、曹崧喬、陳萬英、楊濟(jì)青、慕頤甫、孫同德、陸痩梅、吳克昌、姚永年、墨道老人、陳聲遠(yuǎn)、孫同壽、袁㬬梅、陳廣禮、徐光球、黃慕修、唐祖昌、洪殿楊、王泳樵、周筠坡、邱鏡吾、段廉夫、陸仁生、林拔、李耀生、趙其義、王覺天、顧藩、胡紅豆、丁左卿、張海、高志群、丁德彰、蔣廉可、王杰士、周齋京、袁琴孫、吳學(xué)慰、顧宗炎、張仲溫、傅琛等數(shù)十人之唱和集。
LOT 1048清•劉鶚輯鐵云藏印初集不分卷
紙本 一函線裝十冊
署年:鈐印本
31×17 cm.
RMB 45,000—60,000
說明:民國初鈐印本《鐵云藏印初集》一函10冊全,白紙,內(nèi)收抱殘守缺齋主人劉鶚珍藏古印蛻438余枚。所輯官印、私印、子母印、雙面印,每頁鈐印一至五枚不等,書口上鐫“鐵云藏印初集”,頁背下刊“抱殘守缺齋”,無序跋,開本寬闊,朱砂璀璨。
簡介:劉鶚(1854-1909),字鐵云,別署洪都百煉生,齋堂為抱殘守缺齋,丹徒(江蘇鎮(zhèn)江)人。通數(shù)學(xué)、醫(yī)術(shù)、水利等學(xué)。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shí),以低價(jià)向俄軍購得太倉儲(chǔ)粟賑饑,后被誣遣戍新疆病死。生平喜金石碑版,為最早收藏殷墟甲骨者之一。存世有《老殘游記》、《鐵云藏龜》、《鐵云藏印》。
LOT 1237九華堂擬古詩畫瀛海箋
箋本 單片十張附盒子
署年:民國間九華堂制
23×12.5 cm.
RMB 10,000—30,000
LOT 1236褚德彝定版古玉花箋
設(shè)色紙本 單片十二張
署年:民國間木版水印
28×17 cm.
RMB: 1,000—5,000
LOT 1235朵云軒書畫箋
設(shè)色紙本 單片二十一張
署年:木版水印
26.5×18 cm.
RMB 1,000—2,000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hà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