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4/12 15:57:10 來源:雅昌藝術(shù)網(wǎng) 作者段維佳
[保利香港]芬氳凝熠:玫茵堂暨私人珍藏中國藝術(shù)專場
4月2日,保利香港2018年春拍“玫茵堂暨私人珍藏中國藝術(shù)”專場在香港君悅酒店舉槌,本場共114件精品上拍。其中,清乾隆紙本墨彩描金七佛偈唐卡 (六張)以1300萬港幣起拍,1800萬港幣落槌,加傭金2124萬港幣成交(拍前估價:HKD 15,000,000-18,000,000)。
清乾隆 紙本墨彩描金七佛偈唐卡 (六張)
成交價:2124萬港幣
題記:乾隆丁酉年告成時即以墨印,頒賜萬古柏林寺懸供,越百四十四年。住持澄海謹(jǐn)識。
來源
1.柏林寺舊藏
2.佳士得香港,2006年5月30日,編號1294
本組唐卡為皇家苑囿北海七佛塔碑石刻圖像之傳拓本,制作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背景為墨拓,陰線處填泥金,嘴唇處填朱砂,眼部留白。每幅唐卡上方為漢滿蒙藏四種字體金書文字七佛偈,包括《毗舎浮佛偈》、《釋迦牟尼佛偈》、《拘那舎牟尼佛偈》、《拘留孫佛偈》以及《迦葉佛偈》。畫面邊緣皆繪描金雙框,外框上下繪雙龍戲珠,兩側(cè)書雙龍逐寶圖案,欄內(nèi)四隅以漢滿蒙四體文字署「乾隆丁酉欽定」落款,內(nèi)框上下繪七珍,左右畫八寶。
本組唐卡歷經(jīng)戰(zhàn)亂僅余其五,《拘留孫佛偈圖》、《毗舍浮佛偈圖》、《迦葉佛偈圖》、《拘那含牟尼佛偈圖》、《釋迦牟尼佛偈圖》,以及恭錄于民國十年(1921年)北京柏林寺住持澄海抄錄乾隆所撰《御制七佛塔碑記》之全文,并簡述收藏此七佛唐卡之緣由,原《毗婆尸佛偈圖》與《尸棄佛偈圖》已散軼。
唐卡局部
乾隆四十二年,六世班禪向乾隆進(jìn)貢一套布本彩繪七佛偈唐卡(現(xiàn)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乾隆不識唐卡所繪內(nèi)容,便求教于章嘉國師。章嘉呼土克圖精通滿、藏、蒙、漢等語言,其著作等身,并且被奉為蒙藏佛典的圭臬。在章嘉國師的幫助下,乾隆皇帝方知班禪所貢乃過去七佛唐卡,便請國師考證唐卡所繪內(nèi)容,考察藏漢佛典的有關(guān)記載,確認(rèn)各尊佛像、父母、神足、侍者、弟子之名號及其種姓與駐地,并對這種配置完備的七佛偈十分尊崇。隨后,宮中便出現(xiàn)各式以七佛偈為題材的唐卡,至此,七佛偈唐卡的面貌為之一變,從以往的佛像與偈文的簡單組合,演變成西藏七佛偈唐卡的形式,畫出每尊佛的父母、神足與弟子的形象,并配以藏文名號,并以墨刻填金、墨刻填朱等方式營造不同效果,供奉于宮中佛堂或賜往西藏,亦成為宮中唐卡的主要題材之一。
此種唐卡制式常見于清宮佛教珍品,例如:紫檀及金銅佛龕、西藏進(jìn)奉佛像和唐卡題簽等,皆是以漢滿蒙藏四種文字記錄。唐卡畫心部分則是按照六世班禪向乾隆進(jìn)貢一套布本彩繪七佛偈唐卡為模本繪制,有所不同的是,此套唐卡中的主尊畫像則更加精細(xì),面部及衣褶處理更接近于清代乾隆時期北京宮廷造像風(fēng)格。
柏林寺為漢佛佛教寺院,原為京內(nèi)八剎之一。始建于元朝至正七年(1347),后于明代正統(tǒng)十二年(1447)重建,分別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為??滴醯哿畨鄢健⑶《?1758)撥巨款進(jìn)行重修,康熙帝更特賜「萬古柏林」匾額懸掛正殿內(nèi)。柏林寺曾作為清代皇家的藏經(jīng)館,自乾隆時起被用于保存龍藏經(jīng)版,這也是我國現(xiàn)存唯一一部較為完整的龍藏經(jīng)版。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對柏林寺進(jìn)行重修,乾隆皇帝親自撰寫碑文、匾額和對聯(lián),并寫下了《柏林寺拈香詩》,詩云:「柏林古剎炳長安,歲久榱題惜廢殘。況是近臨躍龍邸,特教重?zé)ㄉ⒒ǚ弧!?/P>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