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4/8 19:28:21 來源:雅昌藝術(shù)網(wǎng)
[保利香港]芬氳凝熠:玫茵堂暨私人珍藏中國藝術(shù)專場
4月2日,保利香港2018年春拍“玫茵堂暨私人珍藏中國藝術(shù)”專場在香港君悅酒店舉槌,本場共114件精品上拍。其中,清乾隆黃地綠彩暗刻海水云龍紋貫耳橄欖瓶以360萬港幣起拍,1000萬港幣落槌,加傭金 1180萬港幣成交(拍前估價:HKD 3,800,000-5,800,000。
清乾隆 黃地綠彩暗刻海水云龍紋貫耳橄欖瓶
出版
《亞洲藝術(shù)》,2008年11-12月,卷36,編號6,頁127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款
說明 來源
1.美國新英格蘭藏家舊藏
2.佳士得紐約,2008年9月17日,編號480
3.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號EK349,購自Ezkenazi Ltd.
此瓶撇口,束頸,腹部呈橄欖型,下弧收至底,圈足,頸部飾雙貫耳。通體施以黃釉,紋飾先刻后繪。頸部及腹部飾以云龍紋,底部近足處以波濤海浪紋為飾,并對襯飾兩穿孔,作穿帶瓶式樣;器底亦施黃釉,正中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刻款。
景德鎮(zhèn)黃地綠彩品種始見于永樂朝,但永樂朝并無完整器傳世,目前所見多是從御器廠廢品堆積層采集的碎片。明正德、嘉靖時期燒造成熟,清代在明代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燒造,由于作為宮廷內(nèi)指定的品種。本瓶紋飾之黃、綠釉均為素胎上掛釉,經(jīng)二次燒成,此類作品盛行于明清二代,更成為皇朝禮制中的定燒品種。此器在傳統(tǒng)的黃綠二色上又加入了淺綠一色,使得整體色彩更為活潑、鮮明。
本瓶的器形源于青銅酒器,尤與西周的貫耳壺相近,外撇的圈足上均有兩個穿孔,《西清古鑒》卷二十上收錄的周貫耳壺九便為此種器形。本品器型之典型橄欖瓶式樣,亦為頂級御窯之屬,如可見臺北故宮藏的乾隆粉彩橄欖瓶,著錄于康熙、雍正、乾隆特展圖錄,臺北,1986,117號,唯本瓶的器形足及口明顯外撇,與雍正的橄欖瓶器形更為相近,可參一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雍正青花橄欖瓶,著錄于《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下)》,2000,93頁,圖版79。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另一件相同器形的雍正紅釉橄欖瓶,著錄于《清代御窯瓷器》,卷1,北京,2005,頁38-9。
另一件同在北京故宮所藏仿官釉的橄欖瓶,著錄于前揭書,352-3頁,圖版157。清宮舊藏一件與本瓶形制、釉色、紋飾完全相同的貫耳瓶,著錄于上述北京故宮博物院大系《雜釉彩,素三彩》,2009,131頁,105號。漱芳齋的多寶格上陳設(shè)一例瓶與本品一致,可見其尊貴。此類瓶現(xiàn)傳世中僅見四例,流通者僅三例:一對曾售于倫敦佳士得,1974年11月25日,拍品212號,此對其中之一瓶后單獨(dú)售于佳士得香港,2008年5月27日,拍品1595號,此對另一只秘藏至今;除本品外,最后一例售于佳士得香港,2015年6月3日,拍品3143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